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郭侯湘上来,觌面照清泚 —吴敏树笔下的郭嵩焘

                  1、优良的家传

晚清政治家、外交家和湘军创始人郭嵩焘是湖南湘阴人,根据晚清文学家吴敏树考察,湘阴郭氏源出于山西。

郭氏一姓出于虢国,在《春秋左氏传》里,“虢”“郭”属于不同的文字,而《公羊》僖公二年传称虞国虢国事,“虢”字都写作“郭”字,实际上它们就是一个字,庄公二十四年《春秋》传里有关于郭公的记载,写到虢国的事就脱了下文。《管子》书里所称的郭君,就是虢君,诸侯子孙逃到别的国家,都以本国名作为姓氏。唐朝的颜师古写就的《急就篇注》称,晋文公灭虢国,虢公丑奔走京师,于是姓郭氏。按照《左传》的记载,晋文公灭虢国之后,又有虢射做了晋大夫,这就是郭姓人用国氏作姓的最早证明,不一定要它的书写为“郭”。

1857年,吴敏树在为郭嵩焘写的《郭氏家传》中说,郭嵩焘家族为湘阴巨族,世代有科第官人,郭嵩焘的祖父和父亲,他们都因为品行道义闻名于世。郭嵩焘祖父当学行兼优的生员时,家庭最富,为人性豪爽,重义气交情讲究答应的事,即使一掷千金也毫不可惜。人们因为困难求告,他一定有回应,不回应就不自我满足,从未考虑他的负担,平常很多人围着他坐并请求支持,纵然是他掌中玩弄的物件,客人有的想要它,郭嵩焘祖父就拿去送给别人。

由于郭嵩焘祖父的帮助借以兴起家业的,有数十家之多,他收容救济存活下来的人不计其数。有一任县令因为在郭家借贷重金而死,他的家人请求拿两个长得很美的婢女作抵押,他急忙拒绝这请求,将借条焚烧了,他所宽舍乡里老百姓借款的还很多。

过去湘阴城中,有很多富室。郭氏家不是最富的人家,而喜欢施舍的要数郭氏。

到郭嵩焘父亲这一辈,资财开始败落。他父亲还在经常借贷不止,若自己没有就为人担保从他家借贷,过了几年还在为人还债,因为这原因最后困难到穷人行列。

家财散尽后,郭嵩焘父亲研究方剂学著作,储备良药用来施给病人。每当给人药时,一定亲自去看病人好没好,与病人同忧喜如家人一样。

郭氏几代人如此积德,所以郭嵩焘兄弟出生后,他们以才子身份参加科举考试,文章振动天下。湘阴人都说:“这家人应该这样。”

                  2、湖南翘楚

在中国近代史上,湖南的曾国藩、郭嵩焘、左宗棠、罗泽南、胡林翼、彭雪琴、刘孟容、李元度等一批人,他们是同一时代人,同为湖南翘楚,个个都是中国近代史上的厉害角色,天国战争成就了这批人,是他们拯救了晚清摇摇欲坠的江山,拨正了中国这艘航船的前进方向。

曾国藩、郭嵩焘和刘孟容都是岳麓书院时期的同学,自认识之日起,三人就结为挚友。

1857年,吴敏树写了一首长诗送给这三位湖南翘楚,诗曰:

湘乡一袒呼,尺棰笞千里。指挥书生流,杀贼皆可喜。浔阳恨宵炬,危命轻脱屣。只手天下援,顾重良为此。豪哉髯绝伦,其气不衰止。哦诗嗟丧马,占易解亡矢。胡然浪自嘲,故人欢笑耳。刘侯起开说,群疑失涂豕。郭侯湘上来,觌面照清泚。艰难有会合,夜幕灯光紫。星辰动九霄,蛟龙伏波底。偕为楚人歌,孰谓南风死。昔公初下时,前事吾能纪。军船缆洞庭,金陵期直指。寇张且返旆,是亦非料拟。泱漭湖山间,长蛇上高垒。湘潭始大戮,岳阳遂驱抵。沿江战及汉,坦如平地履。洒扫黄鹤楼,呼酒酹江水。馋夫始欲瘖,执口屈利嘴。由来兵家事,得失故相倚。百胜若可夸,一蹶或不起。大贤力负重,于道盖深矣。沉机处晦冥,忍垢受瘢痏。拔才置群帅,奏捷委诸子。何必非臣功,终乃蒙帝祉。几年戎旅殷,多见军书侈。工欺盗乃炽,痛迫火焰始。我久预知游,公甚不吾鄙。常怀莫助爱,窃恐幸缘耻。日月冀清平,优游竟残齿。郭侯本赞谋,立朝行有俟。和诗愧雄篇,吾衰诚窳啙。

诗的前一截写的是刘孟容和曾国藩。首联就把一个书生杀敌的形象勾勒出来:在湘乡露着上身一呼吁,不多的兵力就打到了千里之外。书生杀贼,成绩可喜。只手撑天,天下援助。

吴敏树感叹说,雄豪啊,曾国藩的美髯绝伦,他的意气也不曾衰减而止息。

接着,诗人用大量的篇幅用来写郭嵩焘,他说,郭侯从湘江来,江水当面照见他清澈明净的面容。

星星使九霄发生变化,蛟龙潜伏在水底。谁是星星,谁是蛟龙?郭嵩焘啊!

当郭嵩焘的战船停在洞庭湖的时候,太平军凶猛极了,他们在湘潭大肆烧杀,湘军和太平军在洞庭湖作战,沿着长江战到汉水。

最后,吴敏树说,我想参与游历已经很久了,你也并不轻视我……我天天盼望清平日子,优哉游哉过完老年。郭侯原本赞成这个意见,在朝为官就要知道等待。

                   3、意见相左

1861年,湖南的毛中丞与郭嵩焘商量,想要编一本天国战争期间湖南牺牲的湘军将领传记,邀请吴敏树参加编写。

还在前一年,郭嵩焘回省城,经过岳阳,来到捐输局拜访吴敏树,因为吴敏树回家了,没见到人,郭嵩焘就走了。

吴敏树愉快地接受了毛中丞的邀请,在十月间来到长沙。郭嵩焘实际担负总编辑的责任,但这时候他不在长沙,吴敏树没见到他人,又要搜寻资料,年关将至,心就有点烦躁。

吴敏树访问丁果臣,曹镜初,二人都说郭嵩焘最初打算用《楚军》作为书名,不久改名《湖南》。

吴敏树遂致信郭嵩焘,认为不妥,天国战争从江忠源开始率领乡勇,如今督帅曾国藩接续而扩大乡勇,湖南的乡勇在清军中半边天下。十年来征战的成绩,死于战事的壮烈,在国史书中的应当不少,他们大抵是我们湖南的人。

但是也有例外,有统领湘军而不是我们湖南人的,比如塔忠武,虽然他名声卓越,如果不在现在著录,将来也恐怕难免有讹误。

吴敏树说,之所以想要编撰这书,是因为要表扬忠义,并且用来著明事实,这就是历史意义。如果忠义事实,都不能够全部显现,而仅仅拘泥原貌只为湖南人打算,那怎么能成一本书?而又怎么预备将来史官的采用收录啊?

吴敏树认为,现在这书以湘军作为开始,实际应该起于咸丰元年(1851),大学士赛公视察军队的那天,这是江忠源之所以出山,湘军之所以兴盛的开始。

郭嵩焘不同意吴敏树的意见,写了洋洋数千言驳斥吴敏树,后来,郭嵩焘调往他地任职,吴敏树回家过年去了,这件事情就不了了之。

1862年,吴敏树为这事写下三首诗寄给郭嵩焘和罗研生,诗曰:(1)谁道天家事,频年涕泪中。方期轩驾返,俄痛鼎湖空。事极何多变,形危或转功。今朝中兴运,似与国初同。(2)义武湖湘士,咸丰战伐年。勋名多不细,气节尽堪传。庙烈将垂史,军书合并编。此时须状上,他日恐讹湮。(3)中丞新使节,风力动南疆。问俗先褒劝,因时急表扬。高文旧史氏,直笔老诗狂。余本无能士,相从托慨慷。

吴敏树始终认为,那些在天国战争中牺牲的湘军将士应该记载在国史中,他们有资格享受庙祭,后人不应当忘记他们。

                4、与郭嵩焘的往来

吴敏树和郭嵩焘也是很要好的朋友,而且二人的老家相距不远,在洞庭湖撑一只船,半天的工夫就可以到达对方的家。

1869年,吴敏树有几本史学著作刻印问世,郭嵩焘闻听消息后,写信来索书,吴敏树赋诗一首,诗曰:生非蓬观马班群,藏史名山欲附君。百里一贤推旧学,千秋三代在斯文。云消岳岫秋容淡,水落湘波木叶纷。敝帚自知金不直,感私惟有涕横分。

吴敏树说,夏商周三代流传千秋就在于这文字,自己也想学司马迁、班固史书藏于名山,只可惜自己是一把破扫帚。

1869年,吴敏树给郭嵩焘写去一诗《与筠轩论通志事》,诗曰:巴陵旧县岳阳军,载考源流赖有君。何况三湘虞狩地,恐讹四郡汉书文。长沙贾傅初来客,唐代刘生最拔群。九水三江吾有说,妄谈宁可益多闻。

吴敏树说,岳阳是个古老的地方,关于九水三江我自有说法。

1869年,吴敏树作诗《野菊书怀寄筠轩》三首,诗曰:

(1)秋霜被原野,暖日在山足。灿灿黄金花,盈盈百丛簇。何来小游蜂,喧飞满空谷。自非香有闻,如何歆彼族,幽人似陶潜,散出游远目。白衣林间来,走送酒一斛。

(2)华堂秩宾筵,秋色罗堂阶。园丁百金力,培养自春来。主人富嘉客,西园撰上才。耀彼琼玉姿,散为风露怀。野叟塍垅间,摘把私徘徊。不升君子堂,焉知有蒿莱。

   (3)林壑有本性,发生自天机。秋风一夕高,山中生彩仪。彼株者谁子,嗜好与时违。供之玉缻中,风味高贤期。陶公呼不来,白社徒尔为。赖有延之赠,从君衡门栖。

这几首小诗写得极好,特别是第一首。

第一首写的就是陶渊明式的隐士生活:秋霜、暖日、黄花、游蜂、隐士、酒、原野、山足、空谷,一个隐士生活在这么一个幽静而充满菊花香的地方,老百姓还给他送酒来饮,这不就是世外桃源么?

这里没有征战,没有人收税,没有尔虞我诈,没有欺凌,目之所及,全是纯粹的自然美景,灿烂的菊花,盈盈簇簇,小蜜蜂闻着香气绕着菊花飞舞。

第二首诗是一个对比描写,一边是华美的厅堂有条理地设宴筵宾,一边是山野老夫走在塍垅间,摘一把稻子私下里徘徊着。

君子的厅堂和旷野的野草,你爱哪一个?

第三首诗说,树林和山谷自有它的本性,万物的蓬勃生长都出自自然之理。高尚贤良的人在哪里?晋代陶侃的爱民和清廉是呼不来的。

1870年,郭嵩焘的儿子郭刚基年仅二十一岁就死了,丢下娇妻幼子和五十几岁的父母,郭嵩焘痛断肝肠,吴敏树写去一诗《奉云轩时新丧其嗣子》劝慰郭嵩焘,诗曰:玉楼天计太匆匆,半夜催人短梦中。北渚未收垂泪叟,西河岂是丧明翁。读书真苦劳儿辈,作达殊难慰乃公。苗秀颜渊胡可喻,稻孙今见绿丛丛。

吴敏树劝解说,子夏在西河丧子哭瞎了他的眼睛,颜渊这苗子不错可早死了,这都是人生无奈啊!

后来,吴敏树又为郭嵩焘早夭的儿子《郭小云诗集》写序,又写《郭依永传》,该帮忙的他都给郭嵩焘帮忙了。

郭嵩焘为官廉洁清正,刚直不阿,在官场一直不顺,吴敏树很看重他这一点,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好朋友。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1870年,庚午岁,同治九年,66岁
清·郭嵩焘《行书折扇》
传说中一书顶万书的书:《曾国藩做人 胡雪岩做事》二
清末名臣被污蔑为汉奸,在照片上留下临终预言诗,如今却句句应验
郭嵩焘的朋友——张自牧及其手札
清朝畲族进士雷维翰的诗集《可青山馆诗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