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诺奖得主:做好这两点,没时间陪孩子也没关系

作者:川妈

自从有了二宝,我才体会到啥是二胎家庭的“紧迫感”。

两个孩子,一大一小,需求不同、喜好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都需要老母亲的陪伴。

可是,一天就24个小时,除去工作、写文章、做家务的时间,剩下的时间就算全都分给他们,也觉得不够用。

陪大宝学习,就很难抽身陪二宝玩;陪二宝玩,就没时间陪大宝运动。

可能对为人父母的人来说,缺银子、缺时间,就是生活的常态吧。

所以,心里不定期地就会有点小波动,觉得很愧疚。

这样的状态,在有了二宝后,持续了很久。好像思来想去,总是没有一个圆满的“解决方案”。

直到有一天,我看了一个有意思的研究,心里顿时敞亮了很多,像是找到了突破“无解局”的钥匙。

峰终定律

破解育儿迷思

不知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

带孩子去趟博物馆,提前做了好多功课,到了那里一顿输出。

结果孩子回来和同学说起时,印象最深刻的居然是博物馆里的网红冰激凌。

带孩子去吃烤肉,回来后说还要去。

本以为他是嘴馋想吃肉了,结果一问,居然是想喝那里的南瓜粥(免费送的)……

每当这时,是不是都有种“种瓜得豆”的感觉,让人哭笑不得。

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丹尼尔·卡纳曼,就曾深入研究过这种现象,他称之为峰终定律,翻译成英文就是Peak-End Rule。

峰终定律,本质上讲的是人的一种认知偏差。

我们对某件事的看法,主要由两个因素决定:峰值和终值。

换句话说,我们情绪最高或最低(高兴或低落)时,以及一件事结束时的心情,是决定我们体验好坏的因素。

峰终效应,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比比皆是,只是我们不自知而已。

前阵子,朋友就跟我说吐槽。

带孩子去吃烤鸭,回来问他好吃吗?他说:(烤鸭店赠送的)糖葫芦好吃!

辛辛苦苦带娃去上海玩,迪士尼、博物馆逛了个遍。回家后奶奶问:上海好玩吗?哪里最好玩?

孩子特别真诚地说:双层巴士最好玩……朋友在旁边,一口老血差点没喷出来。

这就是峰值的重要性。

纵使烤鸭再好吃,糖葫芦才是他的最爱。纵使迪士尼、博物馆再隆重豪华,可是坐双层巴士的时候,孩子最开心。

当一件事留在记忆深处时,往往都是最high或最low的情绪记忆。

终值,就更好解释了。

我在给学生讲课时,经常会举迪士尼的例子。

迪士尼好玩,但一天下来,光排队就让人极度烦躁。可是,大部分人回来后,总会觉得自己的迪士尼之旅还不错。

为什么?

答案就藏在晚上的那一场焰火秀。

疲惫的一天,让人心情不爽。但迪士尼的盛大古堡焰火,把所有人都拉回了兴奋中,听着周围的欢呼,看着绽放的焰火,疲惫感顿时没了。

这就是终值的意义。

就算过程再疲惫、再糟糕,只要结束时是美好的,我们的大脑就认!

如果把峰终效应对照育儿,就会发现简直严丝合缝、完美契合。

就拿这段时间来说,我工作忙,下班回到家的时间都不早了。没时间带二宝玩,只能在她睡前,给她讲几本她最爱的绘本。

陪伴的时间少得可怜,但二宝却很满足,每次看完绘本基本上就心满意足地秒睡了。

后来有一次奶奶跟我说,带二宝到楼下玩,邻居问她最爱和谁玩?她想都没想就说,“当然是妈妈,妈妈总给我读故事。”

这大概就是对终值,最好的解释吧。

记得之前一个育儿专家说过:不在睡觉前、吃饭时批评孩子

这其实也跟峰终效应挂钩。

睡觉前对应一天的结束,也就是终值,要让孩子愉悦;

吃饭时,人的心情好,如果批评孩子,会把峰值从高变成低,造成负面、消极的体验。

峰终定律

同样可以激励学习

对于二宝这样的小孩子,我们的陪伴主要就是吃吃喝喝、玩玩闹闹。

峰终效应实现起来,也很容易。

找到孩子喜欢、在意的事情,陪着他们一起做,就可以留下美好的峰值体验。

但对于大宝这样的大孩子,我们陪伴的主要时间,就是学习或者辅导作业。

这时候,峰终定律也一样有效。

如果做得好,不仅学习成绩上去了,亲子关系也能改善,省了老母亲的支架钱……

那么,到底要怎么做呢?

创造积极的峰值体验

很多孩子不爱学习,并不是排斥学习本身,而是负面情绪体验导致的“认知偏差”。

因为算不出来、写不出来,导致孩子的自信一点点被瓦解掉,从而产生了排斥、恐惧甚至厌学的情绪。

所以,解决学习问题,很多时候解决的是孩子的体验或者情绪问题。

  • 从简单的开始

我们常说,做什么事情,开始的时候是最难的。

但是,只要开始能够静下心来专心学习15分钟,接下来的学习就会顺畅很多。

所以,在每天最开始的阶段,可以先安排一些简单的学习任务。让孩子轻松好上手,打造渐入佳境的成就感。

  • 遇到瓶颈,不用一直死磕

孩子学习的时候,遇到难点或者自己不擅长的科目,就会产生逃避、拖延、畏难的负面情绪。

为了避免负面情绪堆积后的爆发,可以在学习中间,穿插一些孩子喜欢、擅长的事情来做。

比如,孩子不太喜欢英语这个学科,那么我们可以用番茄时间法,在学习25分钟后,让孩子安排5-10分钟的休息时间。

可以做些他喜欢的事情,比如下盘棋,吃点喜欢吃的水果,或者拍会儿球。

当然,如果孩子在学习时遇到了困难,比如怎么都写不出英文作文。

这时,为了避免孩子的负面情绪体验达到波谷,可以换一个孩子擅长的科目学,让孩子在学习上找回一些自信。

等到情绪平复了,再去挑战比较难的学习任务。

  • 让进步“看得见”

前面两个方法,都是避免孩子在学习时,负面情绪大爆发。但想要得到美好的峰值体验,还是要从正面情绪入手。

方法嘛,我觉得不妨参考下学校和一些学习型APP的做法。

幼儿园和小学的孩子,会因为一个贴纸、一个小红花而激动不已,学习热情高涨。

用APP学习时,也会因为得到了几颗小星星、几个盾牌而骄傲不已。

从本质上看,两者都是把孩子阶段性的进步,用“看得见”的形式表现了出来。

孩子看到自己的进步,就会积累起“我很棒”的积极体验。

那么,日常学习中,要怎么操作呢?

我不禁想起之前很火的、期末考试后的“40秒超市大购物”,就是孩子因为学习进步,得到的“可以看见”的肯定。

不过,类似这样的方式,频次都比较低,对于很多孩子来说,创造峰值体验的间隔太长,效果会不太显著。

所以,这里我分享两个可以在日常中用到的方法:

①学习积分

找一个专门的区域,可以是黑板、表格或者空白的本子,记录孩子每天在学习上的各方面进步。

并给予相应的积分或者星星、小红花,比如“学习主动”“状态专注”“学习效果好”等,都对应不同的分数。

这样将进步量化的积分制,可以从内在刺激孩子形成正向的、积极的峰值体验。

而且,它是时时可以进行的,操作起来也不难。

②奖励盲盒

大家有没有想过,为什么我们喜欢刷短视频、刷微博、看朋友圈?

一方面,是算法推送了我们感兴趣的话题;另一方面,是因为“未知”带来了巨大的好奇。

因为,我们永远不知道下一个会看到什么。这是一种很容易上瘾的刺激。

对于孩子也一样,想让孩子在学习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峰值体验,可以借鉴这种“未知”的力量。

把孩子每天或者经常想做、却没有时间做的事情,全部用小纸条写下来,然后统一放进一个小盒子里。

孩子学习状态好,就可以获得抽取盲盒的机会,赢得“做自己想做的事”的机会和时间。

如此一来,就可以让孩子在学习时,有一个非常积极的体验。让今天的学习,都留在美好的那一刻,达到峰值。

保留一个美好的终值

除了保证过程中的峰值,拥有一个美好的结束,也相当重要。

在学习上,怎么引导孩子获得终值体验呢?

  • 见好就收

我们陪孩子学习,很多时候会有这样的误区:

看到孩子在不擅长的学科上有了些进步,觉得应该趁热打铁、乘胜追击,赶紧再努把力、加把劲,多学会儿。

可结果却是,孩子从原本的亢奋、激动,变得烦躁甚至疲倦。

造成这样的结果,就是因为没有做到“见好就收”。

很多时候,想让孩子体会美好的终值,就应该在孩子取得一定进步的时候,及时刹车。

这样做,可以让孩子好不容易获得的成就感得以保留,学习起来更有干劲。

同时,孩子知道自己今天进步了、提高了,对明天的学习也会有好的期待,这些都是正面的体验。

但如果继续下去,孩子可能因为各种原因,导致好不容易得来的成就感被挫败消磨没了……

最后,将终值从开心、兴奋,变成苦恼、郁闷。

那么,孩子对于这一天的学习,会因为最后不好的结尾,而留下消极、负面的体验。

所以,学会“见好就收”,对孩子和家长来说,都是一种智慧。

  • 用擅长的事情结尾

除了见好就收,还有一个简单的方式。

就是把孩子擅长的科目、项目安排在学习计划的最后。

比如孩子喜欢诗词或者擅长数学,那么就把诗词或者数学排在最后来学习。

这样一来,孩子学起来轻松,而且很容易获得成就感和自信。自然而然,就可以获得正向的终值体验

相信我,这个方法我和大宝经常用,真的屡试不爽。

每次学习结束后,都能看到他轻松、愉悦的表情。这就是美好终值体验的魅力所在。

任何学习,都需要经历从不会到会的过程。

这个过程中,肯定会有累、有痛,需要坚持、努力,也会想要放弃。

峰终效应,虽然不能改变学习的整体过程。

但它可以通过合理安排、及时收手等方式,帮助我们更好地控制学习的节奏和计划。

虽然身体累,但可以收获心情或情绪上的喜悦感,从而增加孩子的学习动力。

对于更多的爸妈来说,了解峰终效应,也可以帮我们更好地平衡生活和工作的一些问题,减少经常占据我们内心的内疚感。

当然,峰值、终值的美好体验,也可以为孩子留下成长中美好的回忆,这也是非常宝贵的财富。

川妈说说

再说个不太相关的话题。

这段时间,忙到飞起,好几天很晚才从学校回到家,有时到家二宝已经睡着了。错过了陪大宝学习、陪二宝睡前读绘本,心里有些愧疚。川爸安慰我:“别想那么多,偶尔让他们离开我们的视线,我们放松一些,他们可能也会很舒服。”确实,等我们晚上回到家,大宝已经写完作业,正在带妹妹玩。二宝一天吃好睡好,玩得很开心。我们陪他们玩闹一会、看会书,他们很开心,嘻嘻哈哈上床睡觉了。愉快的一天。

我们常说,相比时刻陪伴孩子,高质量更重要。但啥叫高质量,可能有很多判断标准,但我想,孩子的快乐应该是最重要的一个。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来只要改变一点点学习的步骤,孩子就能对学习“上瘾”
善于运用“峰终定律”,家教水平将大大提升(下)
迪士尼“最浪漫核酸检测”背后的心理学定律,用在孩子学习上效果杠杠的
从苦大仇深到意犹未尽,学会这个方法,每个孩子都能对学习上瘾
【产品思维】20服务蓝图的核心要素:峰值、终值
心理学上有一条峰终定律,这家餐馆使用它营业额提升了3倍!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