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哥窑双辅首尊
​        哥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名声远播,其如玉似冰之釉质,古朴敦厚之型制,素雅幽远之趣味,哥窑的名称最早出现在元代的《至正直记》,书中记载:“近日哥哥窑绝类古官窑”、“其色莹润如旧造”。相传宋代龙泉有章氏兄弟各主窑事,弟弟建的窑称为“弟窑”,也称“龙泉窑”,哥哥建的窑称为“哥窑”,也称“哥哥窑”。宋人尚玉,信奉儒教,常拜孔子。子曰:“夫玉者,君子比德焉”。意指夫子常以古玉比喻君子,以古玉之德来喻君子之德,故制瓷亦仿玉之效果。五大名窑之中,又以汝、官、哥三窑,突显宋器之美,古时文人君子,视若至宝。其中哥窑釉属无光釉,犹如“酥油”般的光泽,色调丰富多彩,有米黄、粉青、奶白诸色,且因窑变作用,釉色多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泽,非人为主观意志所为。且其通体釉面被粗深或者细浅的两种纹线交织切割,术语叫作“冰裂纹”,俗称“金丝铁线”。另因其土质含铁量较高,烧胚时发生还原,瓷器胚呈紫黑铁色,瓷器没有涂釉的底部显现瓷胚本来的铁色,叫“铁足”,而釉彩较薄的口部呈紫色,叫“紫口”,俗称“紫口铁足”。

        文化作此哥窑双辅首尊,圆口微敛,颈、肩、腹自上至下连成一体,颈两侧附管状耳,俗称贯耳。贯耳瓶的造型最早出现于宋代,是仿汉代青铜器投壶而制。此类扁方体贯耳瓶是乾隆时期流行的一种官窑传统器型,仿宋官窑贯耳瓶变化而来,直至晚清都是哥窑之典范。宋代五大名窑始终是明清两朝官窑追慕效仿的典范,而此贯耳瓶为清朝仿宋哥窑之作,不但承继了宋官窑的造型端雅,更为难得的是在瓶的口沿和底足上,完美再现了哥窑最具特征的“紫口铁足”,且在釉色上的经营,更为此尊带来灵动之息。该尊通体素朴无饰,仅在颈部配以贯耳,为简素造型添一分灵动;随贯耳而下,能看积釉丰厚,釉面质感细腻光滑,素雅沉静,润如半透明的青玉。以简洁的线条越是能令人注目于釉色饱满之处,可见匠心独具。通体施米黄釉,口釉薄处微呈褐色,极富凝重古朴之感。釉面滋润肥厚、光莹匀滑。其造型古朴大气,庄严肃穆,富有深意。型釉纹皆透露着宋人理性的风骨,神韵气质非同凡响,可谓宋哥窑瓷器的经典之作。此藏品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稀世珍品,明代文献中记载的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历来受到收藏家、鉴赏家、考古学家等专家学者的重视和关注,对哥窑的课题研究从未间断且方兴未艾。

        哥窑瓷器,代表着中国陶瓷艺术的最高成就,属于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哥窑瓷器虽然在宋代瓷器中只占极少数,但是由于其所处地位和具备的优越条件,使它在当时烧造了一批宫庭所需的高档瓷器,其高超的烧造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成为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宋代五大名窑八大窑系特征分期断代(一)
(转载)宋代五大名窑之:哥窑
中国宋代哥窑:冰裂的断纹之美
世界首次哥窑主题展|走进故宫细看金丝铁线
明清仿“哥釉瓷”,谁更技高一筹?
金丝铁线——故宫博物院哥窑瓷器展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