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国宋代哥窑:冰裂的断纹之美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其器表的纹片闻名于天下,同时又有紫口铁足之说。因其文献记载欠缺,遗址尚未发现和传世作品较少成为陶瓷史上的未解之谜。近日,故宫研究院成立六所,陶瓷研究所将在近两年展开对哥窑瓷器的研究,传奇而又珍贵的哥窑瓷也即将会揭开它神秘的面纱。 哥窑的概况和历史

哥窑,是宋代五大名窑之一,以其器表的纹片闻名于天下.关于哥窑的文献记载最早可见于明代《宣德鼎彝谱》:“内库所藏柴、汝、官、哥、钧、定各窑器皿……”,由于柴窑被传为五代所烧;故后世只列五大名窑,即官、哥、汝、定、钧。

哥窑,随着文献资料的不断发现和考古资料的不断充实,对哥窑的认识已渐趋清晰。然而;由于缺乏同代文献,且后代文献常是一鳞半爪,零零碎碎,有的还互相矛盾,仍无法揭开层层面纱,呈现它的真实面目。孔齐的《至正直记》明代《宣德鼎彝谱》陆深《春风堂随笔》等,具有过对哥窑的描述和记载。也产生了许多歌谣的传说。

哥窑特点主要表现在四方面,其一釉属无光釉,其二、“金丝铁线”的纹样,哥窑釉面有开片其三、“攒珠聚球”般的釉中气泡,其四、“紫口铁足”的风致。

专家揭秘哥窑瓷 1 哥窑细话:千古之谜乃千古之冤哥窑,作为宋代五大名窑之一,在中国的陶瓷史上一直有着不可替代的意义和作用。然而,哥窑遗址的所在,一直未能被破解。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沈岳明认为,宋哥窑的产地就应该在龙泉,一些出土的龙泉黒胎的烧造历史,也佐证了这一观点。而且,他认为,哥窑本来是清楚的,是人们把“传世哥窑”和“哥窑”的概念混淆了,才产生了所谓的“千古之谜”,这种“千古之谜”,可谓“千古奇冤”。 2 哥窑迷踪:混进官窑的哥窑瓷既然龙泉烧造的黑胎青瓷就是人们日思夜想的哥窑产品,那这些产品到哪儿去了?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书记沈岳明说:“除了现在两岸故宫等哥窑产品中有部分为真正的宋哥窑产品外,也有部分产品已被人为归入官窑产品中。”因为在中国陶瓷史上,一讲到官窑和哥窑的时候,总提到“官哥不分”,元代孔齐的笔记中更是用到了哥窑“绝类古官窑”的描写,所以官哥窑烦人瓷器分类上并不是那么完全准确。 哥窑与传世哥窑

官窑与哥窑对比 > 哥窑瓷器和官窑共同之处。如:都开片,都是金丝铁线,都是支钉和垫砂两种烧法,以支钉为主,都是紫口铁足,都是古朴典雅。那么它们的区别呢?哥窑看起来有出汗感觉、哥窑器口比官窑厚官窑器看起来上扬,而哥窑不是这样,哥窑厚重,官窑口薄等。这些都是区别的依据。 官、哥两窑在鉴别上是可以区别的。这要认真、细心、反复的认识实践才可以鉴别。 哥窑与传世哥窑产生起源 起初并没有哥窑和传世哥窑之分。1932年,故宫博物院接收清宫遗址的文物,清点造册的时,发现一批相对来说造型比较规整,却没有详细记载(时间、产地)的瓷器。当时,根据文献上记载,发现其特征跟哥窑比较一致,所以就把这个定为哥窑的产品,但是也有人提出来这样将其定义为哥窑不太准确。后来,人们就把这批哥窑和与故宫博物院之哥窑特征相似的一类器物,均称为“传世哥窑”。 哥窑与传世哥窑瓷器特点 龙泉哥窑特征:黑胎、紫口、铁足、青釉、浅断白纹(开片无人为沁色)、薄胎厚釉,对于开片的描素;蟹爪纹、流水纹、百圾碎、牛毛纹、文武片等。产地;南宋早期龙泉溪口、大窑、小梅等。龙泉哥窑属于宋代官方指定烧造品。传世哥窑特征:胎色有;黑、白、灰、沉香色、砖红、褐红等釉色有;月白、米色、米黄、炒米黄、浅青、青、浅灰青、灰青、粉青等。有薄胎厚釉、厚胎厚釉、厚胎薄釉的多种表现形式。 哥窑瓷器技艺特征 1 哥窑釉属无光哥窑属青瓷系列,釉色为青釉,浓淡不一,有粉青、月白、油灰、青黄等色,因窑变作用,釉色多显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色泽。胎色有黑灰、深灰、杏黄、浅灰等。釉面有一层如酥油之光。

2 金丝铁线金丝铁线”的纹样,哥窑釉面有网状开片,或重叠犹如冰裂纹,或成细密小开片(“俗成百圾碎”或“龟子纹”),以“金丝铁线”为典型,即较粗琉的黑色裂纹交织着细密的红、黄色裂纹。

3 紫口铁足哥窑器坯体大都是紫黑色或棕黄色,器皿口部口边缘釉薄处由于隐纹露出胎色而呈黄褐色,同时在底足未挂釉处呈现铁黑色,由此,可以 概括出故有“紫口铁足”之说。

4 聚沫攒珠“聚沫攒珠”般的釉中气泡,哥窑器通常釉层很厚,最厚处甚至与胎的厚度相等,釉内有气泡,如珠隐现,犹如“聚沫攒珠”般的美韵,这是辨别真假的一个传统的方法。

哥窑的发展与仿制 1 元仿哥窑元代瓷器普遍比较粗糙,瓷胎厚重而疏松。仿哥窑制品胎体厚重,泛松且色灰黄,即使小件器物也缺乏曲折能力。釉饰多呈浅灰白色(月白),釉质较薄,釉面不太均匀干净。开裂细小纹片,开片较为零乱,色调也不清晰。

2 清雍正哥窑水平极高,可以乱真。大多数胎质较厚。雍正官窑的哥窑瓷胎为铁灰色,经火烧结后,外表铁黑或泛油亮光泽,釉质光润,有油灰、灰青及粉青色。由于胎体含铁而具有自然的紫黑色,施釉露骨,故亦能出现”紫口铁足”。

3 宋哥窑宋哥窑瓷器都有紫口铁足;开片;宋代器型;气泡之密似攒珠的特征,不同之处则在于胎色和釉色。有宋黑胎哥窑、宋龙泉哥窑、非黒胎宋哥窑。送龙泉各要釉色带有龙泉青瓷的特征。

4 明仿哥窑其特征是釉饰呈暗黄色,釉面平滑光润,但是不具有宋器那种油腻感。开片纹路稀疏,纹线清晰而僵直。足端裹釉、底边施釉、中心点釉,足底没有露胎处。铀色有天青、粉青、月白、米黄。

5 民国哥窑清末民初,各国大肆收罗中国瓷器,由于真品较少,致使专门生产和销售假古董的行业应运而生,仿古能手相继涌现。这个时期的仿哥窑,釉色基本上是粉青色和月白色,没“紫口铁足”特征。

哥窑瓷器收藏复烧 1 陶瓷大师:陈坛根陈坛根1949年出生于浙江龙泉青瓷世家,对龙泉青瓷原料和釉料的加工工艺有着深刻的研究。其作品《哥窑58厘米艺术挂盘》、《美人醉》、《冰裂纹挂盘》等十余件在全国性陶瓷评比中荣获金、银奖。《哥窑80厘米迎宾大挂盘》被北京;《冰裂纹圆洗》被韩国康津郡青瓷博物馆收藏,曾多次赴日本、韩国参加青瓷文化艺术交流。其作品在国内外享有较高的声誉,深受国内外陶瓷专家、收藏家的高度评价,并被广泛收藏。

2 宋哥窑鱼耳炉拍卖成交1008万鱼耳炉为仿商周时期礼器铜簋的形制,因可用来焚香而得名,是宋代官窑瓷器中的名品。这件宋哥窑鱼耳炉为直口、弧腹、圈足,造型醇厚古拙,两侧置鱼形耳向外扩张,增加了器物庄严、凝重的感觉,颇为古朴典雅,在造型上属标准的宋鱼耳炉形制。此鱼耳炉通体施青灰色釉,釉色莹润,以灰青为主泛米黄色,釉面上布满了大小不一的“金丝铁线”纹片。这件宋哥窑鱼耳炉最后以1008万元成交,一时成为行内的热点

3 用买别墅的钱买回哥窑古瓷文这件哥窑瓷瓶,线条流畅,釉层肥厚,釉面光亮,通体遍布自然开片,纹片大小不一,小片呈金黄色,大片呈铁黑色,俗称“金丝铁线”。而釉面开裂本来是一种缺陷,但哥窑通过人工控制,有意使釉面呈现冰裂或鱼子状的片纹,形成一种缺陷美。这件宋代宫廷御制哥窑瓷瓶便是何伯背着家里不惜重金,用一栋别墅的钱换来的。 馆藏哥窑瓷器赏析 1 哥窑青釉弦纹瓶宋,高20.1cm,口径6.4cm,足径9.7cm。瓶撇口,口沿现酱紫色,细长颈,扁圆腹,圈足。颈及肩部凸起弦纹4道。器里外及底心满釉,“金丝铁线”。底足露呈酱褐色。 此瓶颈部细长,腹部虽鼓而不显臃肿,整体具有一种纯朴、典雅的艺术效果。 藏于故宫博物院。

2 哥窑胆式瓶高14.2cm,口径2.2cm,足径5.4cm。瓶小口,长颈,颈下渐阔,最长径在近足部,圈足上宽下窄。通体施米色釉,开黑色、米色纹片,俗称金丝铁线,呈自右上向左的斜纹。 此瓶造型秀美,器型为宋代所仅见,釉色润泽,纹片典型。此类器传世极少,弥足珍贵。 藏于故宫博物院。

3 哥窑青釉菊瓣式盘宋,高4.1cm,口径16cm,足径5.6cm。清宫旧藏。盘通体作14瓣菊花形,弧腹,圈足。内、外及圈足内均施灰青色釉,釉面被“金丝铁线”般开片纹所分割。足底无釉,露出黑色胎骨。 这件菊瓣式盘造型规整,青灰色釉素裹,交织如网的开片纹妙趣天成,堪称古陶瓷模仿花朵造型的典范。 藏于故宫博物院。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龙泉哥窑如何鉴别——瓷器鉴藏 【瓷库中国】
(2)吕成龙主讲:传世哥窑瓷器与龙泉哥窑瓷器哥(官)窑型瓷器的主要区别第二集
“哥窑”宋,元,明,清各时期特征
吕成龙《故宫收藏哥窑瓷器》
五大名窑之哥窑与官窑之谜
神秘的哥窑之争何时了-头条网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