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西部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应重视创新科研组织模式

第一轮世界一流学科建设评估已经结束,西部高校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在“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教师队伍建设”等维度的建设成效区间多处于第三档次。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的主要任务毫无疑问是建设一流学科,一流大学建设也需要在一流学科建设的基础上进行。如何在凸显弱势的评估要素上改善短板,西部高校除了一如继往地重视高层次人才引培外,还需在“科学研究”方面进行顶层设计,推进以“一流学科”为中心的科研组织模式创新,形成富有生命力的科研生态体系,助推一流学科建设。

一、科研组织结构要从“课题制”走向“项目组制”

学科建设从来不是单兵突进的,都会有相应的纵向支撑体系和横向联合体;因此,一流学科建设绝不能仅仅关注单个自设的学科点,也要关注与学科点相关的学科群。推进科研组织模式从“课题制”走向“项目组制”,目的就是勾嵌以一流学科为中心的互相关学科融成组织体,打破学科建设中的科研人才和平台资源的行政壁垒,实现以一流学科领衔参与的、多学科融合的、技术多相位链接的、成果多路径涌现的科学研究综合体,使一流学科建设从单一的或重点的科研成果产生过程,变为“会聚”不同学科主体进行创新的活动,充分利用多学科协同与集群创造的优势,逐步形成一流学科建设的溢出和拉升效应。是否承担国家重大重点课题,是一流学科建设成效评价中“科学研究”指标的重要内容,随着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的大型化、复杂化,也需要多学科多主体的参与,“项目组制”就是使一流学科建设能够集中与整合校内优势资源,推进学科交叉,形成集成优势承接国家重大重点科研项目,同时随着项目的申请、执行和完成,柔性化、网络化的项目组制科研团队实现动态、可扩展和灵便地合作与解散;实现以跨学科的问题研究为中心的科研组织建设与收缩。

二、科研组织主体要从“实体”走向“虚拟”

虚拟科研组织的出现是当前研究型大学科研组织发展中的一个重要现象。一流学科建设既要重视基础理论研究,也要重视重大社会问题研究,西部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受人才和物资资源限制,恰恰又在这两个方面存在弱势,因此,“借力”应成必要之术。虚拟科研组织围绕特定的研究目标与内容,利用信息技术将各种创新资源和必要的组织功能整合在一个柔性的研究单元中,形成一个核心能力与资源互补共享的动态研发联盟,消除或降低不同组织间的条块分割,将高校和企业等不同组织单位衔接成一个综合的科研组织系统,实现更大的跨组织间的科研合作。西部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可将虚拟科研组织作为实体组织的有益补充,使部分科研组织主体从“主体”走向“虚拟”,可更好地将高校、企业及优势科研群体链接起来,促进西部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与校外资源信息的交流,既可使西部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与优势科研机构相融合联结,又可使西部高校一流学科建设与行业企业相链接沟通,从而打破高校与社会、一流学科建设高校与一流优势科研组织间的横向壁垒,突破西部高校自身人才与物质资源匮乏及能力不足等问题,实现多方资源为西部高校所用,并可提升西部高校一流学科参与跨学科、大集成、综合性科研项目和解决社会重大需求的能力。

三、科研组织形态要从“稳定”走向“动态”

“动态”既指科研组织要通过人员流动进行自我调节,保持组织创新活力,也指科研组织应在稳定中依据外界变化作适当动态调整。首先,一流学科的科研组织要具有持续的竞争力,必须要促进科研组织人员流动。通过科研业绩考核和岗位设置等手段,保障科研组织的适度稳定性与必要动态性,既可为优秀科研人员创造相对宽松的科研环境,又可加速科研组织人员的新陈代谢,改善科研组织的创新活力与动力。其次,要推进科研组织体系从分散型向综合型转变。西部高校现有的科研管理体系多基于传统院系框架建立,而一流学科建设须紧密结合社会发展的重大需求,须大力推动有组织、有一定规模的科研组织模式改革,从传统的单兵作战式的“服务型”向团队协作攻关的“组织-策划-服务型”转变,实现全校科研力量的有效组织与整合,服务一流学科建设与国家重大需求。再次,科研组织的发展方向应在稳定中作适当调整。一流学科建设应有一流知识的生产。科研组织应根据外部环境与自身能力的动态变化,主动适时对研究方向作调整乃至根本性变革,要以更加开放的姿态与本地区乃至全国行业龙头企业实质性战略联盟,变被动为主动,在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中实现自己的使命。

当然,科研组织模式没有一成不变的“最佳”设计,任何组织形式之间都不等效,组织只有在与环境的相互影响中才能达到动态平衡。西部高校一流学科建设,在人才与物质投入相对贫乏的背景下,要牢牢抓住“科学研究”这个“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的基石,将科研组织的优化调整不仅仅锁定在内部打圈圈,而且要朝新的方向调整,既要打破内部行政壁垒和互相封闭的格局,实现有效整合全校科技创新资源,建立新型的、有利于一流学科脱颖而出的科研生产力集聚和释放的科研组织模式;又要从传统走向前沿,从单兵作战走向协助攻关,瞄准科学发展的方向进行新的组合调整。

作者:广西大学科技处 副处长  刘培军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推进“双一流”建设 提升高等教育水平
新一轮“双一流”名单公布!
以科技创新引领高校全面创新
方芳、钟秉林|在建设一流学科的进程中着力加强创新人才的培养
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
当高校思政遇到95后00后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