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咳嗽、吐白痰:脾肺多阳虚,张仲景的名方,散寒、化痰,调和阴阳

上次我们写了一个湿热体质所产生的痰为“热痰”。

很多粉丝在看完之后,让我说一说“白痰”,也就是我们所说的“寒痰”。

我们都知道,人体的各种不适就是阴阳的不平衡。

要么阴盛阳虚;要么阴虚阳盛;要么就是阴阳两虚。

中医认为:寒痰的产生多是属于阴盛阳虚的情况,

给大家打个比方吧,这样能更好的理解:

阴盛阳虚可以看做是没有太阳的天气,没有太阳,最明显的感觉就是寒冷,还有个特点就是江河、湖泊很难被“气化”。

这个江河、湖泊就可以看做我们身体内的水湿。

水湿得不到运化,就会停滞在我们体内,中医有个名词来形容这个结果叫“水湿内停”。

我们身体内的水湿里可不止有液体,还有各种精微物质、以及没有运化出去的浊物。

当水湿内停的时候,这些东西堆积在一起就会形成痰。

而寒痰的出现就是代表身体受到了寒气、寒邪的侵入。

就比如喜欢吃生冷、喝冰饮料等行为都会让寒邪轻而易举的侵入。

因此,这类人最明显的症状有:身体怕冷、喜热;

咳出的痰量多、色白、清稀。其舌头多是白腻舌苔。

在了解这些之后,就要采用“健脾阳、散寒”的改善方法。

这里说一个张仲景先生的方子:苓甘五味姜辛汤。

茯苓、甘草、干姜、细辛、五味子组成。

本方干姜为君药,干姜性热,能够高效的散寒、暖肺,又能够温脾阳,让水湿得到运化。干姜出现在体内,就像阴天的时候出现了太阳,有一种“拨云见日”的意思。

细辛,入心肺肾三经,能祛风、散寒,常常用来跟侵入体内的寒邪“战斗”。除此之外,细辛还有通窍的作用,对于风寒引起的鼻塞(se)、流鼻涕有很好的改善作用。

茯苓,我们经常见,也介绍过很多次,能够健脾、利水、渗湿;入肺、脾、肾三经,而脾为生痰之源、肾为生痰之本、肺为储痰之器。因此茯苓用于脾虚痰湿的方子中,再适合不过了。

五味子,在这里主要是收敛肺气;

甘草,仍然是调和诸药。

虽然只有五味药,但是搭配恰到好处,有散寒、燥湿、补脾阳、敛气的作用。不愧是温补肺脾的良药。

此方虽好,也是有注意事项的,也很容易记住:不能用于热痰的情况,因此,黄痰、黏稠的人不宜使用。舌苔泛黄的也不宜使用。

最后王医生希望大家,在用药之前一定要经过辨证,看身体是否适合这个方子。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体内痰多如何化散?张仲景告诉你,治痰先找源,化痰先散寒
一个治寒痰的方子,深得阴阳和合之妙
!!!百病皆因痰,除痰先除寒!这是祖训
吴佩衡45,小青龙汤加减治疗痰饮咳喘!!
苓甘五味姜辛汤,咳嗽、吐白痰:脾肺多阳虚,散寒、化痰健脾阳、散寒
张仲景治“打呼噜声大”的经方!化痰湿,健脾胃,值得研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