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老子宗脉概况》

老聃,尊称老子,祖承姬氏,聃公嫡裔,诞于天子简末正阳,古于天子元五秋垂,安于陇山,天子景伴读、天子敬礼师。老子天生异象,眉发皆白,周灵王得见后称“上吉”,赐“老”,故而又被称为“老聃”。

老子是我们华夏民族这两千多年来,最神秘的、最让人魂牵梦绕的思想圣人。要想了解老子深邃的思想境界,就得从老子的祖上始源说起。

老子祖上第一世聃公是周文王嫡出第九子,周天王亲封为姬周主宗世子之师——聃公(爵位)。周王朝政治决策集团是以天子,世袭主正三公(周公、召公、毕公),世袭内辅四公(聃公、祭zhai公、荣(毛)公、邾公),天子嫡亲自命六卿公为治统集团的政体,下辖第一执行集团——二十八司,每公卿分别辖管两三个执行司。

作为姬周王朝的政治宗庙决策者之一,聃公主要辖管辟雍礼教及祭祀礼官的司礼师,以及历史文献记录、历法推演的司历官二司。司礼师和司历官都由聃公嫡出的后裔担任,主要以“李、杨”为封姓。司礼师多在周王朝的辟雍(贵族大学、小学的统称)里任教职,故而聃公后裔的礼教师多以“礼”为姓,因要避讳“周礼”,多用“有根之木,天子之师的子李”代替“礼”,李姓在春秋战国时期也诞生过非常多的杰出人物,如法家鼻祖李悝等。掌管历史文献及历法推演的司历官,也是聃公后裔的一支,主要是研究上古“三神易(八卦易,连山易,六合易)”和文王的《易经》,故而多以“有根之木,究阴阳之易的‘楊’为姓”,楊姓后裔中最负圣名的,当数战国初期名动天下的显学,自由主义倡导者楊朱子。

在姬周王朝初成,圣贤辈出的时代里,老子的祖上——第一世聃公姬聃,能被周天王封任为周王朝未来的天子、宗子之师,他在德行修养上,在政治领悟上,在历法推演上,应该学到了文王的很多精髓,不然天王不会将这么主要的位置托予他。聃公家族的确没有辜负天王的重托,历代都慎终若始地践行着他们家族的使命。

老子,是我们最为详熟的聃公嫡裔——老聃,是姬周第二十三世聃公爵位的继承者。老聃于天子敬二十七年(公元前493年)深秋,带领少量家眷,回到了祖源——灵台,并将历代聃公世代心血锤炼出的《姬氏道德经》传授于我祖上,另外还有一些关于“阴阳经”、卜筮等方面的心得。我祖上在老子百年之后,以“天子礼”将其安于陇山。后来,我祖上和老子带回来的后裔,同入陇东的大山,隐姓埋名,躲避乱世。

从第一世聃公姬聃传承到返回祖源的第二十三世聃公老聃,历时五百余年。尤其是经过“幽废妄乱”事件后,周王朝政权从宗周迁往成周,很多世族大公,包括周王朝的三大支柱周公、召公、毕公都被成周新政权政治边缘化了,但聃公家族却依然陪伴着这个逐渐落寞的王朝直到最后。太史公在《史记》里对聃公其后裔的归宿,有详细的记载,从对秦献公大谈天下未来大势的太师儋,到度过乱世而被汉王朝孝文帝聘请为胶西王太傅的解······可谓是祖上有荣德,子孙享护佑,续而以开支散叶······

老子是周春秋时期的伟大思想导师,更是华邦道统思想的开启者,是后来所有思想圣贤,诸子百家的思想太阳,至今还是我华邦民族的思想北斗。老子对春秋时期的影响,从孔子多次求学于老子(孔子三次说:吾诸闻老聃曰。),从诸子百家都以“道“为思想最高指导,就可以看出老子思想在当时的地位。老子家族在春秋战国时还出过数位真正风云人物,如法家鼻祖李悝,首倡自由的楊朱子等。李悝首著《法经》,推陈出新,依法理治国的思想,给我们民族带来了“法治”的思想之曙光。还有楊朱子能在那个混乱的时期,给当时的人们带来了思想上革命式的冲击,更在那个时代历史上留下了重重的一笔,但他没有像老子一样回归祖源!所以,我祖上只给我留下了关于他的故事,和关于他倡导的自由思想核心的十二个字:贵己,重生;克欲,内求;不明鬼神。

最令我历代祖上吃惊的是老子的后裔,在返回族源的八百年后,他们竟然建立起了中华民族封建时期至世界同时期,政治体制最完备的、思想文化最包容的、宗教信仰最宽泛的、民众生活最富裕的超级帝国——大唐王朝。

聃公家族及其后裔传承人,或者应该称李氏家族、楊氏家族,在我们华邦历史上,非常耀眼,人才辈出。不论怎么称谓,都可以说是姬氏宗脉,更是我华邦民族的杰出子孙。不论是聃公嫡裔继承者老子,还是其分支后裔的楊朱子,都为我们华邦思想文化做出了不朽的贡献。尤其是老子的《道德经》所蕴含的思想,几乎是这两千多年来世人思想探知、精神意境追求的指路星斗,更是世界哲学史上至今无法跨越的思想丰碑。就如今而言,他的普及效用还在不断地扩散,在新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所公布的翻译及发行传播量上,双居世界第一。我常常寂静地冥想,什么样的思想,能在两千多年的漫长时光里被世人所敬仰、研习、体悟呢?大概只有《道德经》和《易经》吧!这是为什么?我想每一位看过老子著作的人,都会有自己的答案,而且是研读、践行、体悟越久的人,答案越模糊,敬仰崇拜之意越浓。

我曾和我佛爷深入地讨论过聃公家族传承及后裔发展的事况:“为什么一个家族,他的后裔们能出现像老子、楊朱子这样超时空的思想圣人;老子的后裔们还能在乱世中,建立起政权完备的强大唐王朝,还为我们华邦民族文明进步,做出过如此伟大的贡献。”我佛爷和我得出的一致结论是:任何时代,任何家族,任何个人,道德教育传承尤为重要;道德教育的重中之重在于育德,在于对德之根性的培育;德性是所有思想文化传承的根基,更是思想,践行,做人,行事的基本根基。聃公家族之所以能传承千年而不衰,老子的思想之所以能传承两千余年而不衰,全是先圣们对德性的领悟及培育,对思想精神追求的培育;进而造就了像老子这样伟大的思想圣师,像楊朱子这样伟大的旷世奇才。

至到今天,我们华邦民族人口数量的第一大姓还是李姓,而且在世界各地、各行各业发挥着他们的光芒,这也许是对德性最好的诠释。

中国有句老话:人在做,天在看。

老子说:天道无亲,常与善人。

太一:人不欺天,天必佑之;天不欺道,道必合之!

敬与仁人 共勉

               弘道者姬英明

       丙申 冬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老子西出之真相
姬周王朝秘史系列 纪年(表)篇
老子渊源及其思想精华概述-《姬氏道德经》发布会传承人发言
老子圣辰来历---李隆基诏命老子圣诞
关于老子的身世,终于清楚了
【道篇298】朝华版《姬氏道德经》前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