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髋关节系列——关节置换术前倾角的测量
髋臼前倾角
髋臼前倾角是髋臼开口面与矢状面形成的夹角。成人正常髋臼前倾角为10° ~25°。髋臼的前后缘形态对前倾角有着重要的影响。研究表明,髋臼的后缘在近侧是直线型,远端为曲线状,髋臼前缘的形态还有曲线型、直线型及不规则型,使得髋臼的前倾角存在较大的个体变异。骨盆在不同的倾斜角度,从髋臼的后角到前角,髋臼的前倾角逐渐下降,坐位时前倾增大,站立时前倾角变化不大,仰卧位时前倾角减少,由下至上髋臼开口缘的前倾角逐渐增大,平均增加值(0.51±0.56)°。
髋臼前倾角一方面可以使髋关节的屈曲活动范围大于直立运动,适应人类的直立运动模式;另一方面可维持髋关节运动状态下的稳定性。
髋臼前倾角由下至上逐步增加,可使髋关节在矢状面的屈曲运动不受髋臼前缘的阻挡,有利于增加髋关节的屈曲活动度。研究表明随着髋关节屈曲度的增加,髋臼的外展角逐渐增加,髋臼对股骨头的覆盖率减小,髋关节趋向不稳定;如果髋臼没有前倾角,屈髋至90°时外展角变为0°,臼头覆盖率为零。而髋臼前倾角的存在,使得髋关节屈曲过程中,前倾角逐步转化为外展角,维持了髋臼对股骨头的有效覆盖。因此,生理性髋臼前倾角对维持髋关节在屈曲运动中的稳定性非常重要。
股骨前倾角

所谓前倾角即人体某部位轴线与人体冠状面的夹角。股骨颈前倾角就是股骨颈轴线与股骨髁额状面(即人体冠状面)所成的夹角。
1954年Billing首次对股骨近端的解剖结构和前倾角的概念进行阐述。其将通过股骨头中心和股骨颈基底部中心的线定义为股骨颈轴线,通过股骨颈基底部中心和膝关节中心的线定义为股骨干轴线。股骨头中心和股骨干轴线构成股骨颈前倾平面,而通过股骨干轴线且平行于股骨后髁连线的平面为股骨髁平面。则股骨髁平面与股骨颈前倾平面之间的夹角即为前倾角。
成人正常股骨颈前倾角为15°~ 25°,小儿较大。股骨颈前倾角个体差异较大,先天性髋关节发育不良患者,前倾角可以超出正常值10°-14°,并且这个角度会随着髋关节脱位程度而有所不同。
正常股骨前倾角的存在是符合人体负荷力线的要求,若前倾角变化,股骨头水平偏距(或)垂直偏距发生变化,股骨头臼间的相互适应关系也发生变化,使头臼的正常轻度不适应关系趋向于不适应关系,必然导致髋关节的载荷传导紊乱,而引起关节软骨的退变,继发骨关节炎的发生。
术前髋臼和股骨前倾角影像学测量方法
术前对髋臼和股骨前倾角的测量主要借助于CT影像测量CT重建长期以来被视作“金标准”,其他方法多是以此作为测量精度的衡量标准。具体方法如下:

1、术前CT测量髋臼前倾角:

  • 髋臼前倾角的CT测量方法是通过在髋关节CT 横断面上测量髋臼前后壁连线与骨盆矢状轴的夹角。

 
                    
术前CT测量髋臼前倾角方法
2、术前CT测量股骨前倾角:
  • CT股骨前倾角的概念是在髋关节CT 横断面上测量股骨颈轴线与股骨后髁连线构成的夹角。
  • 最常用的操作方法是用3 张CT图像重叠确定股骨前倾角的值。通过股骨头中点及股骨颈基底部中点的连线为前倾角的一边,即用2张 CT图像叠加确定前倾角的头颈轴(图①)。再选择一张股骨内外侧髁最大的CT 层面,两髁后缘的切线为前倾角的另一边(图 ②)。股骨头颈轴与两髁后缘切线的交角即为股骨前倾角(图③)。
术前CT测量股骨前倾角的方法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降低全髋关节置换术(THA)并发症,让我们从“规范”开始
髋关节形态学研究及其临床意义
早读 | 髋关节初次置换术前X线评估及手术操作要点
早读丨初次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技术要点,一文详解!
早读 | 如何做好一台完美的初次髋关节置换,技巧全在这!
DDH: 髋臼周围截骨术(PAO)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