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8分钟创伤』LISS失效后髓内钉固定股骨远端骨折




病例简介


患者,男,43岁。因左大腿外伤术后疼痛、活动障碍8个月收入院。

患者入院后描述病史如下:因车祸致伤。伤后左大腿疼痛、活动受限。否认伤后意识丧失及胸腹痛病史。伤后当天急诊收入当地医院,经检査诊断为左股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在当地医院急诊手术,行骨折闭合复位,LISS内固定术。

▲ 原始X线片示股骨中下段粉碎性骨折,远折端向后内移位

术后拍片发现骨折位内针固定置欠佳,于伤后第6天在当地医院再次手术,行LISS板取出,骨折复位、髁钢板固定,人工骨植入术。术后随诊过程中发现骨折愈合不良,患者一直未完全负重。患者在收入院时已术后8个月,扶双拐部分负重行走,患处疼痛,膝关节活动受限。患者否认肝炎等慢性病史。

A:急诊手术后侧位X线片示骨折对线尚可,对位欠佳,LISS板的近端在股骨前方,近端螺钉对股骨无把持作用

B:急诊术后正位X线片示骨折端有成角畸形,LISS板近端螺钉未很好地固定股骨

入院后查体:一般情况好。左大腿中下段外侧可见25cm手术瘢痕,局部压痛,未触及明显的异常活动。左膝关节屈伸0°~80°,左大腿髌上10cm周径比健侧少2cm,肢体测量无明显短缩。

常规化验检查未见异常,血沉、CRP在正常范围内。

X线片:左股骨中下段骨质不连续,有髁钢板螺钉固定,骨折线清晰,折端外后侧缺损。

▲ 伤后6天再次手术后X线片示骨折复位良好,用髁钢板固定,骨折端内有高密度影为人工骨。折端内侧有3枚拉力螺钉固定

A:伤后8个月正位X线片示骨折线清晰,骨痂生长不明显

B:伤后8个月侧位X线片示骨折线清晰,骨痂生长不明显,折端后方有骨缺损。

依据病史、临床表现、X线检查,诊断为股骨干骨折(左,中下段)术后骨折不愈合。

手术指征的选择

  • 患者为中年男性,股骨中下段骨折手术后8个月,骨折不愈合。

  • 为恢复患肢负重功能,有手术指征。从病史和检查方面,未见明显手术禁忌。

术前计划

  • 患者不愈合的原因:在术前查房讨论病例时,首先分析患者骨折不愈合的原因为:

  • 该患者为车祸致粉碎性骨折软组织损伤比较严重患者;

  • 在伤后的6天内接受了两次手术,而且第二次手术作了切开复位,用了3枚拉力螺钉固定骨折,加重了局部软组织损伤;

  • 在伤后第二次手术时未植自体骨,而植入了人工骨。可以说骨折局部血运的破坏是骨折不愈合的主要原因。

  • 感染因素的排除

  • 骨折术后低度感染是骨折不愈合的原因之一。

  • 患者伤后短期内进行了两次手术,应该考虑到感染的可能,但从伤口的情况,以及术前血沉、CRP检查的结果考虑感染的可能性不大,根据术中伤口内的状况可以进一步排除,术中应做折端癜痕组织的细菌培养。

  • 此次手术内固定物的选择

  • 患者为股骨中下段骨折不愈合,可以考虑应用的内固定物较多,有LISS、髁钢板、逆行股骨髓内针、DCS、股骨外髁解剖板等几种内固定物均可选择。

  • 实际工作中具体选择哪种主要根据:术者所在医院的设备条件、术者的熟练程度、病人的经济条件等因素。但是不论应用哪种内固定物,自体髂骨植骨都是必需的。

  • 在术前决定采用股骨逆行髓内针固定,主要原因是髓内针为中心性固定,也可以减少软组织的剥离。

  • 患者术前的血液储备

  • 患者为股骨骨折不愈合,此前已经经历了两次手术,折端的瘢痕较多,估计术中出血量较大。

  • 对于这类患者,在术前进行了自体储血。

  • 此患者术前的血红蛋白为17g/L,在术前进行了两次自体储血,共800ml 。

  • 入院后9天手术。全麻平卧位。手术用时3小时20分钟,手术中出血1200ml。

  • 术中自体血液回输477ml,将输入术前储备的800ml血液,未输异体血液。

手术技巧

  • 手术中先取原内固定物。为了减少出血,在透视下,在原手术切口的上段,将3cm皮肤切开用止血钳钝性分离至钢板,取出近端的6枚螺钉。

  • 然后在原伤口中点稍远1.5cm皮肤切口,将靠近折端的远端3枚螺钉取出。

  • 在原伤口的最远端,切开3cm皮肤,分离到股骨外髁表面,将髁钢板上最远端的3枚螺钉取出,将髁钢板取出。

  • 术中将原伤口上切开的近端两个伤口连成一体,逐层止血暴露折端。

  • 术中见折端存在明显异常活动,折端硬化,上次手术植入的人工骨呈碎屑状,与折端无愈合迹象。折端周围有瘢痕形成。

  • 将固定在股骨内侧的3枚拉力螺钉取出。清理折端周围的瘢痕,咬除硬化骨质,折端外后侧缺损2.5cm,用纱布压迫折端止血,术中将瘢痕组织送细菌培养。

  • 在膝关节前方作纵行3cm切口,透视下确定股骨逆行髓内针的入点,扩大髓腔至12.5mm直径,将11.5mm直径、长32cm的带锁髓内针插入到股骨髓腔内至合适深度,锁定远端3枚锁钉,检查骨折端无旋转畸形,锁定近端2枚锁钉。

  • 检查骨折端无旋转不稳定,但有轻微侧向不稳定。

  • 从对侧髂骨取2.5cm骨条,植于折端外后侧缺损处,将8孔窄的4.5mm系列LC-DCP板放在折端的外侧,近端3枚螺钉,远端2枚螺钉固定,再次检查,折端异常活动消失。

  • 冲洗伤口,将取下的其他髂骨剪成细条,植于折端周围。

  • 术中麻醉下松解膝关节至屈曲110°,缝合伤口。

术后治疗及并发症

  • 手术后伤口愈合好,未发生感染。术后血红蛋白134g/L。

  • 术后拍片骨折复位固定好。

A:术后正位X线片示骨折复位好,有逆行股骨髓内针及接骨板固定,植骨充分

B:术后股骨近端正位X线片示有逆行股骨髓内针及接骨板固定,髓内针近端前后方向锁定孔已被锁钉锁定

C:术后侧位X线片示骨折复位好,有逆行股骨髓内针及接骨板固定,髓内针尾端深度合适,植骨充分

D:术后股骨近端侧位X线片示骨折复位好,有逆行股骨髓内针及接骨板固定,近端锁钉正确锁入

  • 伤口Ⅰ期愈合,在术后即开始股四头肌收缩锻炼及被动膝关节屈曲活动,患者拆线后出院。

  • 术后6个月复查患肢膝关节功能正常,Ⅹ线片显示在骨折端周围有骨痂生长,患者逐步开始完全负重。

A:术后6个月正位X线片示骨折愈合趋势好,折端已模糊,折端内侧所植髂骨已经被骨痂连接

B:术后6个月侧位X线片示骨折端前方已有连续骨痂通过,折端已有骨质连接

  • 术后1年复查X线片示骨折愈合,患者患肢功能正常。

A:术后1年正位X线片示骨折线消失,骨痂连续,内固定物无松动迹象

B:术后1年侧位X线片示骨折线消失,前方骨痂连续、牢固,内固定物无松动迹象

讨论与思考

  • 此患者一期处理的失误之处在于:急诊手术时LISS板近端放置在了股骨的前方,螺钉未固定在股骨骨质上,且此病例不适合使用LISS固定。而在伤后6天再次固定时,在骨折端应用了3枚拉力螺钉,对软组织的损伤过重,也未能做到充分的自体骨植入,造成了骨折不愈合。

◆ ◆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手术详解 | 锁定钢板内固定系统治疗股骨远端骨折
InterTan与PFNA
临床综述:股骨转子下骨折诊疗进展
病例分享:MIPO技术在全身多发伤骨折中的应用
谨记:骨科内固定失效的4 类常见错误
荐读: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问题和陷阱(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