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同治
​同治帝怎么会惨死于梅毒病下的?同治帝死因揭秘

来源:趣历史 时间:2014-04-26 16:07:01 编辑:xuyajun

  同治帝是因梅毒而死还是因天花而死 ? 在咸丰 十一年(1861年)七月,一直沉浸于酒色,而荒废朝政的咸丰帝最终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的烟波致爽殿,卒年31岁,他那年仅6岁的儿子载淳登基,年号开始定位了“祺祥”,在辛酉政变 之后,便改为了“同治”,意思是东西两宫太后 打破了清朝 的祖制,来垂帘听政,共同治国。

  在载淳执政的前十二年期间里,每天上朝不过就是摆摆样子,真正操纵国家大权的是“垂帘”的慈禧 太后。在载淳十八岁同治十二年(1873年)正月,成年的载淳早已经到了该亲政的时期,慈禧太后才不情愿的撤帘归政,让儿子同治帝亲政。

  可惜的是同治帝亲政还不到两年,就忽然患了重病,在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1875年1月12日)驾崩了。死的时候年仅19岁,正是年富力强的时候,同治帝的突然死亡也成为了大清朝无数的谜案之一,为我们后世留下了无数的猜测和疑问。

  民间传说同治帝是死于了梅毒,而又有传说是死于天花,那同治帝的病情和死因究竟是什么呢?


  在第一历史档案馆收藏的清代皇帝 “脉案档簿”中《万岁爷进药用药底簿》中详细记录了自同治十三年十月三十日未刻,载淳得病至同年十二月初五酉刻死去前后三十六天的脉案、病情和用药的情况,御医诊断同治的症状是:“湿毒乘虚流聚,腰间红肿溃破,漫流脓水,腿痛盘挛,头颈、胳膊、膝上发出痘痈肿痛。”近年来,历史学界以及医药学界的专家和教授们,对清宫御医们留下的这些《脉案》进行了认真的分析和研究,最终得出这些资料是翔实可靠的,在对同治皇帝的病情发展和用药的情况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得出的结果和档案中所记载的一样,“同治皇帝死于天花”。

  那为何民间都传说同治帝死于梅毒呢?而据野史中《清宫遗闻》的记载,同治到私娼处,致染梅毒。翁同龢日记云:十一月二十三日,“晤太医李竹轩、庄某于内务府坐处,据云:脉息皆弱而无力,腰间肿处,两孔皆流脓,亦流腥水,而根盘甚大,渐流向背,外溃则口甚大,内溃则不可言,意甚为难。”二十八日又记:太医云:“腰间溃如椀,其口在边上,揭膏药则汁如箭激,丑刻如此,卯刻复揭,又流半盅。”二十九日再记:见“御医为他揭膏药挤脓,脓已半盅,色白而气腥,漫肿一片,腰以下皆平,色微紫,看上去病已深。”李慈铭日记也记载:“上旋患痈,项腹皆一,皆脓溃。”但他又说:“宫廷隔绝,其事莫能详也。”

  其实,清朝的典章制度是非常严格的,如果说同治帝和学伴(恭亲王 的儿子载澂)经常私自从紫禁城里跑出去“微服私访”,在青楼寻花问柳,而且没有史官看见并记录在案,是没有什么可能性的。

  翁同龢在他的日记中记载,同治帝在临死的前三天,头脑还一直很清醒。19岁的他在生命垂危之际,不会不考虑继承人的问题,由于惧怕慈禧太后,他把密旨密传给既是师傅又是权臣的李鸿藻是极有可能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医后裔证实同治帝死于梅毒
同治帝神秘死亡,却被一宫廷密档揭开:死状惨烈,太监都不敢近身
同治皇帝为什么会染上花柳病?
大清那些事儿(三十七)
揭秘清朝同治帝载淳的死亡真相
大清朝最短命的皇帝,被慈禧打压了一生,死因至今成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