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得了“三高”怎么办?高血糖、高血压、 高血脂健康知识分享

糖尿病、高血压、血脂紊乱,这三种疾病中随便一种都是要折磨死人的,一般都需要长期用药来控制血糖、血压和血脂。那如果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或者糖尿病合并高血脂高血压合并动脉粥样硬化又该怎么办呢?

糖尿病是心、脑血管疾患的独立危险因素。与非糖尿病人群相比,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增加2~4倍。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升高,即使未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心、脑血管疾病发生风险也显著增加。糖尿病患者经常伴有高血压、血脂紊乱等心脑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糖尿病合并高血压

高血压是糖尿病的常见并发症或伴发病之一,与糖尿病类型、年龄、是否肥胖以及人种等因素有关,发生率为30%~80%。

1型糖尿病患者出现的高血压常与肾脏损害加重相关,而2型糖尿病患者合并高血压通常是多种心血管代谢危险因素并存的表现,高血压也可出现在糖尿病发生之前。糖尿病与高血压的并存使心血管病、卒中、肾病及视网膜病变的发生和进展风险明显增加,也增加了糖尿病患者的病死率。控制高血压可以显著降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和发展的风险。

根据《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一般糖尿病合并高血压者降压目标应<130>老年或伴严重冠心病的糖尿病患者,考虑到血压过低会对患者产生不利影响,可采取相对宽松的降压目标值,血压控制目标可放宽至<140 0="">

糖尿病患者的血压水平如果超过120/80mmHg,即应开始生活方式干预以预防高血压的发生。血压≥140/90mmHg者可考虑开始药物降压治疗。糖尿病患者血压≥160/100mmHg或高于目标值20/10mmHg时应立即开始降压药物治疗,并可以采取联合治疗方案。

生活方式干预主要包括合理饮食、规律运动、戒烟限盐、控制体重、限制饮酒、心理平衡等。

降压药物选择时应综合考虑降压疗效、心脑肾的保护作用、安全性和依从性以及对代谢的影响等因素。

五类降压药物(ACEI、ARB、利尿剂、钙拮抗剂、β受体阻滞剂)均可用于糖尿病患者,其中ACEI或ARB为首选药物。为达到降压目标,通常需要多种降压药物联合应用。联合用药推荐以ACEI或ARB为基础的降压药物治疗方案,可以联合钙拮抗剂、小剂量利尿剂或选择性β受体阻滞剂。

在联合方案中更推荐单片固定复方制剂(ARB/钙拮抗剂或ARB或ACEI/利尿剂)。固定复方制剂在疗效、依从性和安全性方面均优于上述药物自由联合。

其中各类药物分别为:

ACEI,血管紧张素转化酶抑制剂,主要有依那普利、卡托普利、赖诺普利、福辛普利等。

ARB,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断剂,主要有缬沙坦、氯沙坦、厄贝沙坦、坎地沙坦等。

利尿剂,噻嗪类中效能利尿药为主,有氢氯噻嗪、吲达帕胺。

钙拮抗剂,最常用于降压的是二氢吡啶类钙通道阻滞剂,如氨氯地平、 硝苯地平缓释片等。

β受体阻滞剂,美托洛尔、阿替洛尔,和以β受体阻滞作用为主的α和β受体阻滞剂,如卡维地洛、阿罗洛尔、拉贝洛尔等。

复方制剂如下:

糖尿病合并血脂紊乱

2型糖尿病患者常有血脂异常,表现为血甘油三酯(TG)、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水平升高、游离脂肪酸(FFA)水平升高,HDL-C水平下降,持续性餐后高脂血症以及LDL-C水平轻度升高,小而密的LDL(sLDL)和小而密的HDL均增加。这些血脂代谢异常是引起糖尿病血管病变的重要危险因素。

保持健康生活方式,是维持合适血脂水平和控制血脂紊乱的重要措施,主要包括减少饱和脂肪酸、反式脂肪酸和胆固醇的摄入;增加n-3脂肪酸、黏性纤维、植物固醇/甾醇的摄入;减轻体重;增加运动及戒烟、限酒等。

进行调脂药物治疗时,推荐降低LDL-C作为首要目标,非HDL-C作为次要目标。依据患者动脉粥样硬化危险高低,推荐将LDL-C或非HDL-C降至目标值。

糖尿病患者不同心血管病危险LDL-C和非HDL-C达标值:

临床首选他汀类调脂药物。起始宜应用中等强度他汀,根据个体调脂疗效和耐受情况,适当调整剂量,若胆固醇水平不能达标,与其他调脂药物联合使用(如依折麦布),可获得安全有效的调脂效果。

LDL-C达标后,若TG水平仍较高(2.3~5.6 mmol/L),可在他汀治疗的基础上加用降低TG药物如贝特类(以非诺贝特首选)或高纯度鱼油制剂,并使非HDL-C达到目标值。如果空腹TG≥5.7 mmol/L,为了预防急性胰腺炎,首先使用降低TG的药物。

高血压合并血脂异常

小剂量阿司匹林:已患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的高血压患者,血压稳定控制在150/90mmHg以下建议服用:阿司匹林75~100mg,每日1 次(活动性胃溃疡或消化道出血、过敏者禁用)。

他汀等调脂药物:已患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外周动脉粥样硬化病的高血压患者,应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必要时加用其他调脂药物,使LDL-C降至1.8mmol/L以下;

无上述心血管病,但合并下述疾病或情况也应服用他汀类等调脂药物:

(1)慢性肾脏疾病;(2)糖尿病;

(3)严重高胆固醇血症:TC≥7.2mmol/L或LDL-C≥4.9mmol/L;

(4)至少具有下述三项危险因素中的两项:①吸烟;②HDL<1mmol/L;③≥45岁男性或≥55岁女性。

他汀类药物有洛伐他汀、辛伐他汀、普伐他汀、氟伐他汀、阿伐他汀钙、瑞舒伐他汀等,但有导致肌病、横纹肌溶解、转氨酶升高等副作用的可能,且随剂量增加风险升高。

糖尿病属代谢疾病,高血压和高血脂是心脑血管疾病,血糖、血脂、血压会相互影响,所以在治疗时应综合考虑伴随的合并症。

本文整理自《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国家基层高血压防治管理指南·2017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全科诊疗|预防糖尿病并发症,血压、血脂一定要达标
二、心血管病变风险因素的控制
预防和治疗糖尿病并发症 2010 ADA糖尿病医学治疗指南
糖尿病肾病:控蛋白不如控脂降压降糖药选择有讲究
指南速读:心血管疾病预防与管理临床实践
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年版)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