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重庆医科大学黄爱龙教授课题组发现宿主调控乙型肝炎病毒cccDNA新机制

近日,重庆医科大学感染性疾病分子生物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黄爱龙教授课题组在国际肝脏病学领域顶级期刊HEPATOLOGY在线发表了题为“A functional variant in UBE2L3 contributes to HBV infection and maintains cccDNA stability by inducing degradation of APOBEC3A protein”的研究论文。

这是数月来,该杂志又一次发表黄爱龙教授课题组相关研究工作。


从2013年起历时五年,课题组联合成渝两地多家医院建立了上千人的乙肝高危暴露儿童队列和乙肝慢性感染儿童的病例对照样本库。该研究聚焦儿童乙型肝炎队列,首次揭示了泛素结合酶基因UBE2L3单核苷酸多态性位点与儿童乙型肝炎慢性感染和干扰素治疗具有显著性关联;进一步的病毒学机制研究揭示UBE2L3通过泛素-蛋白酶体途径促进APOPEC3A的降解,从而有利于维持HBVcccDNA的高稳定性(图1)。这项研究首先鉴别出了乙型肝炎病毒感染相关的易感基因UBE2L3, 揭示了cccDNA在体内持续稳定存在的新机制,为乙肝高危儿童的预防和慢性乙肝患者的治疗提供了重要的科学依据。


周莉副教授、任吉华博士和博士研究生程胜桃为本篇文章的第一作者,陈娟研究员和黄爱龙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乙型肝炎病毒共价闭合环状 DNA(cccDNA是病毒进入细胞后首先形成的产物,在肝细胞核内可形成微小染色体,作为HBV复制的中心,对乙型肝炎病毒的复制以及持续感染状态的建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HBV cccDNA在肝细胞核内持续稳定的存在被认为是HBV感染慢性化、抗病毒治疗无法彻底清除以及停药后肝炎复发的最主要原因。因此,HBV cccDNA是当今乙型肝炎病毒研究领域中的热点和难题,而其中解析cccDNA的调控机制也被国内外专家一致认为是慢性乙型肝炎治愈策略中需要优先解决的重要科学问题。


HEPATOLOGY杂志2018年4月也曾发表了该课题组的研究成果(http://news.cqmu.edu.cn/s/104/t/344/27/24/info75556.htmfrom=timeline:):揭示在乙型肝炎病毒自然感染状态下,cccDNA微染色体转录受其组蛋白乙酰化状态调控;并首次明确在乙型肝炎病毒进入肝细胞早期,组蛋白去乙酰酶SIRT3可结合至HBV cccDNA并协同组蛋白甲基转移酶抑制病毒复制(图1)。


以上重要科学发现相继阐明了宿主调控乙型肝炎病毒cccDNA转录和稳定性的新机制,为寻找新的抗病毒药物靶点提供了坚实的实验依据。


图1. 宿主调控乙型肝炎病毒cccDNA新机制


论文链接:

https://aasld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hep.29912

https://aasldpub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hep.30497


(来源:《国际肝病》编辑部)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乙型肝炎病毒(HBV)研究重大进展一览
干扰素和核苷(酸)类似物治疗对HBV cccDNA的影响与慢性乙型肝炎的功能性治愈
HBV cccDNA形成机制:HBV共价闭合环状DNA形成机制的研究进展
慢性乙肝无法治愈的现状即将迎来改变
关于乙肝你了解多少?
慢性乙肝:碱基编辑或成治疗新方式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