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PUDF2019 | 糖尿病患者外周血管病变,如何早期识别与干预?

编者按:外周动脉疾病(PAD)是糖尿病最常见的早发心血管并发症,患病率高,危害大。临床实践中,有必要对其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2019年5月11日,北大糖尿病论坛“糖尿病大血管并发症的精准诊治”专场上,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内分泌代谢科、糖尿病足诊治中心冉兴无教授就PAD早期识别与干预的三大关键问题(何时、何处及何法)作了专题解析。


冉兴无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PAD概述

近年来,PAD在中低收入国家及高收入国家的患病人数均显著增加,但相较而言中低收入国家患病人数更多。一项系统性回顾和荟萃分析显示,我国PAD患病人数不容忽视,尤以东部地区及中青年人群(35~49岁)为著。2010年,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PAD患病人数分别为1518万、1108万和865万。进一步分析发现,中低收入国家与高收入国家PAD患病的危险因素存在显著差异,这可能与工业化及城市化过程本身可能影响周围动脉疾病风险有关。

一项纳入了192万人的队列研究显示,PAD是2型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早发心血管并发症。在中国糖尿病患者中,下肢血管病变(LEAD)患病率较高。China DIA-LEAD研究表明,在中国糖尿病患者中,以踝肱指数(ABI)≤0.9作为诊断标准、ABI≤0.9或>1.3作为诊断标准、以ABI/超声和跛行试验作为诊断标准,LEAD患病率分别为19.8%、21.6%和21.2%。另有研究发现,与非PAD患者相比,无症状或症状性PAD患者的全因死亡及心血管死亡风险均显著增加。一项系统性综述表明,糖尿病合并PAD患者大截肢后的5年死亡率非常高(图1)。因此,对于PAD,我们临床实践中有必要进行早期识别和干预。

图1. 糖尿病合并PAD患者大截肢后死亡率增加

PAD的早期筛查

对于PAD而言,早期筛查虽然需要相应的费用,但获益远大于支出,具有极大的必要性。临床实践中,常用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如图2所示。目前,国内外已发布了多部有关PAD筛查、诊断与治疗的指南。需强调的是,ABI是下肢动脉病变可靠、重复性好、无创性的筛查指标。但是,经典的超声多普勒ABI法并不利于PAD的筛查。这是因为,其需要寻找血管,存在耦合剂不适感,还需要必要的技能训练,会增加护士的工作强度及检测时间。与之相比,自动血压脉搏波法则更简便易行,且与经典的超声多普勒ABI法一致性好。近年来,研究发现,一种新的超声半定量评分系统(ULLA评分系统)可能是一种不错的新筛查方法。

图2. 各种常用于LEAD诊断的非侵入性方法

糖尿病合并PAD的干预

对于糖尿病合并PAD的患者来说,其治疗目标包括预防心血管事件发生和保肢两大方面。具体来说,需要预防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进展,预防心血管事件;预防缺血导致的溃疡和肢端坏疽,预防截肢或降低截肢平面,改善间歇性跛行患者的功能状态。其治疗策略涉及一级预防(防止或延缓神经病变及PAD的发生)、二级预防(缓解症状、延缓神经病变和PAD的进展)及三级预防(血运重建,溃疡综合治疗,降低截肢和心血管事件发生)。

要想降低PAD患肢的死亡率,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干预十分必要,需积极预防全身动脉粥样硬化疾病的进展、预防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就危险因素控制而言,血糖控制非常重要,强化血糖控制有助于降低PAD风险。不过,糖尿病合并PAD患者的抗血小板治疗尤其是双联抗血小板治疗能带来临床获益,但现实应用仍面临诸多挑战。

对于患肢,要预防缺血导致的溃疡和肢端坏疽、预防截肢或降低截肢平面、改善间歇性跛行者的功能状态。因此,扩血管药物治疗和改善血供的微创或旁路手术等也是十分必要的。

总结

在我国,对于吸烟、女性的糖尿病合并高血压,年龄在40岁以上的患者,应该进行PAD的筛查;对于50岁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无论男女),不管有无心血管危险因素,均应进行PAD的筛查。为了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采用血管彩超对于糖尿病患者的近端动脉进行筛查可能更为敏感。为了降低糖尿病患者的死亡率,传统的心血管危险因素干预十分必要。为了降低截肢率,对于发生PAD的患者进行扩血管、改善血供是十分必要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快速上手,早期发现糖尿病大血管病变
IWGDF关于糖尿病足合并周围动脉病变的防治指南(主要推荐)
规范糖尿病足的筛查
NEJM 综述:外周动脉疾病的诊疗进展
糖尿病足
当心!糖尿病合并下肢动脉病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