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1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引发的思考

作者:王虹娟,杨文玲

单位:新疆克拉玛依市人民医院检验科

转自:检验医学

血小板计数是常用止凝血功能筛查指标。现在,全自动血细胞分析仪是临床检验测定血细胞特别是检测血小板数量最普遍的仪器,其具有快捷,方便,重复性好,工作效率高等优点,在临床检验工作中被广泛使用。

但是,仪器再先进、再完善,也会出现假阳性或假阴性,其中计数血小板就会出现假性降低。下面将工作中遇到一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案例与大家分享。

案例经过

患者塔某,女,38岁,维吾尔族。在某体检中心检查血常规,结果显示:白细胞与红细胞无明显异常,血小板计数(PLT):23×109/L。

到我院进一步检查。经询问后得知该患者无皮肤紫癜,无出血点,无牙龈出血,无鼻出血,无胃肠道出血等临床症状。既往体检,无肝胆脾疾病及其它出凝血疾病。

我高度怀疑她可能是1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征得患者同意后,同时分别采血蓝管(含柠檬酸钠3.2%),红管(无添加剂),绿管(含肝素钠20 IU/ml),紫管(EDTA-K2.0mg/ml)。严格按照静脉采血法操作,标本无凝血、溶血,保证实验前质量。

采集后使用检测仪器为希森美康XT-4000I全血细胞分析仪进行检测。检测时间按即时、5分钟、15分钟、30分钟,同时将紫管进行37℃温浴15分钟后检测。

结果见下表:

表1  血小板计数检测结果(×109/L)

紫管血常规30分钟结果提示:血小板聚集和血小板减少。直方图如下:


并将紫管进行推片复检。推片复检用油镜(×100倍)观察血涂片尾部及血涂片两侧可见成堆及成簇血小板。图如下:

当即时结果出来后,就证实我的猜想。该患者是1例EDTA依赖性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患者。并嘱咐患者下次检查血常规时主动告知采血护士:自己不能用紫色管子采血,要用蓝色的管子!

案例分析

血小板减少症是指多种原因导致血小板计数低于参考区间下限(<100×109/L)。假性血小板减少指某些因素可致血小板计数假性减低,但实际上血小板并不减少的现象,可能会导致患者误解,甚至临床误诊或临床医生抽骨髓进一步检查并输入血小板等治疗,给患者造成极大的伤害。

目前假性血小板减少常见的因素有:EDTA抗凝剂诱导、标本采集时血液凝固、巨大血小板、冷凝集素等。

国际血液学标准委员会(ICSH)推荐使用EDTA(乙二胺四乙酸)-K2作为血常规检查的抗凝剂,其抗凝原理是EDTA与血中钙离子结合形成螯合物,从而阻止血液凝固[1]

EDTA依赖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是由于EDTA抗凝全血后血小板聚集,导致用血液分析仪计数血小板减少的现象。其发生率约占0.1%,是一种体外现象。

其机制是血小板糖蛋白复合物(GP)Ⅱb/Ⅲa中隐藏着抗原决定簇,由于血小板糖蛋白(GP)Ⅱb/Ⅲa需要在钙离子存在下保持异二聚体结构,而EDTA可以通过它与钙离子的螯合作用分离GPⅡb/Ⅲa,导致GPⅡb表簇暴露,与待测标本血浆中相应的自身抗体结合,激活细胞中的磷脂酶A2和磷脂酶C,水解血小板膜磷脂并释放花生四烯酸等活性物质。这些活性物质能够活化血小板与纤维蛋白原受体,引起血小板不同程度聚集[2]

当血小板计数<100×109/L时,血细胞分析仪提示血小板减少、聚集,血涂片复检时显微镜镜检出现成堆、成簇血小板,且患者无任何血小板减少临床症状,用其它抗凝管采集的标本血小板计数正常,各种矛盾情况摆在我们面前时,首先考虑EDTA依赖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

解决EDTA依赖的假性血小板减少症方法很多,如本案例中用无添加剂的红管即时检测;用蓝管(柠檬酸钠)抗凝剂采血。还有专家提出用37℃温浴;用草酸铵溶血剂手工计数血小板;加入氨基糖苷类抗生素,如:阿米卡星、卡那霉素;用相差显微镜直接观察血小板;用网织红计数的光学血小板计数PLT-O通道计数等。

但本案例中用37℃温浴没有解决假性血小板减少。而有些基层医院没有相差显微镜,没有网织红计数的光学血小板计数PLT-O计数通道,那该怎样处理呢?复检!

血细胞分析复检内容包括:用血细胞分析仪对细胞数量再测、应用显微镜对异常细胞的发现和确认、以及外观对大体标本的合格性判断。在日常工作中严格按照国际血液学复检专家组推荐的41条显微镜复检规则进行复检[3]

通过染色良好的一张血涂片和一台普通生物显微镜镜检初筛后,用更换抗凝剂或其它方法纠正假性血小板减少。并及时与临床或患者沟通,而且我们检验者有责任告知这种情况,避免下次“剧情”重现。

总结

血常规是检验工作中最基础、最普及的检测项目,小小的血常规却是疾病诊断的重要依据。把控好临床检验前、检验中、检验后的层层质量关,至关重要!

用扎实的临床医学知识、规范熟练的操作技能、力排假阳性和假阴性结果,并及时与临床沟通。让患者在治疗疾病上少走弯路,减少痛苦。这样才能精准服务于临床!

参考文献

[1]刘成玉,罗春丽,临床检验基础[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4:8.

[2]王前.王建中,临床检验医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338.

[3]尚红,王毓三,申子瑜.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16.

END

荟萃名家,聚焦临床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血小板假性异常的原因及其对策
血常规的审核,你最担心的指标是什么?
【病例分享】EDTA依耐性假性血小板减少
由真空采血管中抗凝剂引起的血小板假性减少
血小板在血液中最不起眼,但作用无法替代,一旦下降就有生命危险
血小板为何出现假性正常结果?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