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美 国 往 事 ——汉密尔顿之死(三)


6月18日,伯尔还沉浸在自己竞选失败的愤怒中,这时他看到了库珀的那封回信。如果是以往,伯尔会以惯有的骄傲和蔑视,对待这样的流言中伤,让对方自讨没趣。现在他已经被人们抛弃到了一片荒野上,一无所有了。对这样的攻击他再也不能无动于衷了。伯尔被激怒了。他对库珀的信毫不怀疑,他知道,多年来汉密尔顿一直在诋毁他。

如果在1800年以前,伯尔根本不会与汉密尔顿对着干,因为后者在华盛顿政府和亚当斯政府中拥有巨大的影响力。在杰弗逊麾下出任副总统时,他知道自己的命运握在联邦党人手中,因此也不敢与汉密尔顿为敌。此时,汉密尔顿是可以攻击的对象了,虽然他现在依然享有盛名,但已经失去了令人闻风丧胆的权力了。

伯尔已经身败名裂,在失败的竞选中他饱受人身的攻击和大众的羞辱,他希望从一个诋毁他的体面人物中,找一个出来决斗,或许可以挽回一点影响。自然地,他毫不犹豫地选中了汉密尔顿。

库珀的信让他找到了一个理由来攻击汉密尔顿。他们之间的荣誉之战,与诽谤和人身攻击已经没有太大关联了,更多的涉及政治和权谋。

就在6月18日当天,伯尔让他的朋友尼斯带着他的一封信找到汉密尔顿,要他解释,他在库珀跟前说的“一个更加可鄙的看法”指的究竟是什么?这封信的语气和内容让汉密尔顿意识到伯尔正在发起一场荣誉之战。

汉密尔顿一生中的每一件事都在说明,他既不会躲藏一场决斗,也不会尝试妥协,更不会甘愿受辱。由于背负着西印度群岛不幸的过去,他早已断定一辈子都要维护自己的荣誉。他本性中再也没有什么东西比这更重要的了。

这个口无遮拦的人,随时准备战斗,以捍卫自己的品质。虽然为此,汉密尔顿多次卷入决斗的边缘,但最终都得到化解。所以他只是名义上参加过决斗,但从未付诸过行动。

当时的美国法律尽管已经严厉禁止决斗,但决斗之风在军官阶层还是十分盛行。这些人为自己的浪漫的荣誉情结感到骄傲,汉密尔顿和伯尔都受过这种文化的熏陶。

军人往往担心躲避一场决斗,而被贴上懦夫的标签,从而严重削弱自己的领导力。在汉密尔顿的思想中,美国当时正处在内忧外患中,如果法国人打了进来,他很可能还要再披戎装。如果拒绝伯尔的挑战,对他的勇气说明了什么?在汉密尔顿看来,勇气和领导力是不可分割的。

决斗的宗旨在于影响舆论,打击对手。

决斗也是解决矛盾的巧妙形式。决斗者很少会毫不留情地杀死对手。双方都将注意力放在枪口所造成的威胁上,通常都是通过谈判,以和解或道歉而告终,而非射出子弹。决斗的要义并非展示枪法,而是展示勇气。

但是,汉密尔顿此时正遇到一个他从未遇到的情况。在此前的荣誉之战中,他都是处在进攻的位置。他善于出其不意地捉住对手,要求对手道歉或撤回言论。他善于运用这种策略,让那些诽谤者从此不再开口。在这方面,他是老手。

但现在,他发现自己处于接受决斗者的一方,被剥夺了作为受害者可以理直气壮进行声讨的权利。他不能采取傲慢的挑衅姿态,因为他处在诽谤者的地位。

收到伯尔的信后,汉密尔顿没有给他一个平和的道歉或声明,反而以一种无端被打扰的不耐烦,责备伯尔对他的指控太不具体,让他无从回答。当尼斯告诉他,这个答复无助于解决问题时,汉密尔顿答应,两天后给他一个明确的书面答复。

两天后,汉密尔顿的回复,依然没有一点安抚伯尔的意思,反而有一种居高临下的教导的语气。汉密尔顿认为“更可鄙的”是一个程度语气,他无法得知库珀所指的是什么。

他强调:“对于一个和我竞争长达十五年的对手,我对他的评论原则上不应该得到质疑。”汉密尔顿准备承认或者否认某些明确的指控,而不会像伯尔所要求的那样,撤回所有言论。

“我相信”汉密尔顿最后说,“经过反复思考,您会得出和我一样的看法。如果不是这样,那我只能感到遗憾,并坚决承担后果。”由此,汉密尔顿堵塞了任何调停的余地。

尼斯于是又找到了汉密尔顿的好朋友彭德尔顿,希望他能做做汉密尔顿的工作,安抚一下伯尔,避免一场决斗。结果,彭德尔顿也惹了一肚子气。汉密尔顿一点也听不进彭德尔顿的劝告,认为伯尔粗鲁无礼,无理取闹。彭德尔顿想不到,汉密尔顿居然强硬到如此程度,无法沟通。

汉密尔顿内心的骄傲,使他不能向伯尔低头,因为,汉密尔顿认为伯尔在各方面都不能和他相比。

已经被逼上绝路的伯尔,对汉密尔顿企图占领道德高地的做法,怒不可遏。他认为,现在他和汉密尔顿之间的矛盾,除了决斗,已经没有任何其他解决途径。6月27日,伯尔通过尼斯,正式向汉密尔顿提出决斗邀请。

汉密尔顿邀请彭德尔顿作为自己的助手,将决斗日期定在了7月11日。因为7月6日,他还要出席一次开庭,此外还有一些私人事务需要处理。

一旦同意决斗,汉密尔顿就不得不面对自己身上的两大矛盾。一方面它要捍卫自己的个人荣誉,保持自己的政治声望,另一方面他又要忠于自己曾经发表过的反对决斗的声明。最后他选择了一个光明磊落的做法:浪费子弹,也就是说,故意不击中对方。

在儿子菲利普面临决斗时,汉密尔顿也是这样对儿子说的,结果菲利普倒在了血泊中。现在汉密尔顿还要故技重施,实在让彭德尔顿大吃一惊,这无异于让自己去送死呀,他劝汉密尔顿千万不可以这样干。但是,固执自信的汉密尔顿对于自己认定的事,一般人是很难劝阻的。

汉密尔顿考虑到这场决斗可能带来的政治影响,为此他专门起草了一份声明,希望澄清自己的行为。他承认,他对伯尔的一些言语,即使所言不虚,但对伯尔还是造成了一定的伤害。因此,他表示自己在决斗中不会先开枪,并且会将子弹射偏。甚至第二枪仍然不会先开,希望给伯尔两次终止决斗,进行反思的机会。他表示,对伯尔除了政治上有反对意见外,并无其他恶意。

对于自己所以同意进行决斗的动机,汉密尔顿坦承是为了维护自己的荣誉感和领导能力。因为,美国的未来可能还有一些难以预料的事情发生,还需要他的领导力。也就是说,为了保卫祖国,他必须捍卫自己的政治生涯。他的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休戚相关。

在生命的最后几天里,汉密尔顿虽然郁郁寡欢,但依然显得十分平静。7月8日是个星期天,早晨,在爽朗的清风中,他和艾丽萨带着孩子们在新建的别墅草地上散步。回家后,他们又围坐在一起,汉密尔顿带领全家诵读《圣经》。下午的时候,在门前的一棵大树下,他和孩子们躺在草地上说说笑笑,一直到繁星满天。

第二天一早,汉密尔顿告别了全家,来到纽约曼哈顿的寓所中,他起草了一份遗嘱,希望他的固定资产能够抵偿他的债务。不过,他认为自己身后应该不会留下很大的债务亏空。但是,万一资不抵债的话,他希望自己孩子中如果哪一个有能力,就将那亏欠的一部分还上。

作为一位对私有财产和契约精神的坚定维护者,汉密尔顿认为他在这个方面必须要交代清楚,严格履行。只是,作为一位精明的财政部长,汉密尔顿没有想到他身后会给艾丽萨留下那么沉重的债务,如果没有人们急公好义的帮助,一家人几乎难以为生。

然后,汉密尔顿处理了自己律师事务上的一些相关事宜,还去看望了一位病重的朋友。与他打交道的那些人事后都说,汉密尔顿是那么的平静,完全看不出来会有大事发生。

9月10日晚上,回到寓所,汉密尔顿给他在新英格兰地区的一位朋友写了一封信。他和伯尔决斗的一个重要起因,是防止国家分裂,而在新英格兰地区的联邦党人中,正在蔓延着这样一种危险。“我再次表达自己的一个观点,”汉密尔顿说,“分裂我们国家的行为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这就是汉密尔顿,致死还惦记着自己的国家。

然后他又给自己的妻子写了一封信。他告诉艾丽萨,作为一名基督徒,他无法容忍自己杀死别人,所以,他决定将生命交给伯尔处置。“这势必增加我的危险,并让你备受折磨。但是,”汉密尔顿说,“你应该宁愿让我清清白白的死去,而不是负罪地活着。希望上苍能够保护我,我也卑微的希望他能够保护我。但是,如果相反的情况出现,希望你能记住,你是一名基督徒。”

由于纽约州严禁决斗,当时人们一般选择去纽约州附近的新泽西州进行决斗。虽然新泽西州也禁止决斗,但法律处理起来比较松。汉密尔顿和伯尔选择了威霍肯的一处悬崖上。那儿丛林茂密,十分隐蔽。

七月的早晨凉风习习,汉密尔顿按约定的地点从格林威治村登船,当小船在映着点点星光的哈得孙河面上缓缓向北而去的时候,汉密尔顿的心情也渐渐平静下来了。他回望着过去十年让他安身立命的城市时,万千思绪涌上心头。

过去的十年,纽约市的规模已经翻了一番,成为美国的一个欣欣向荣、充满生机的大城市了。汉密尔顿可以说是这个城市的缔造者,规划了这个城市的未来。他指着晨曦中的城市,和彭德尔顿谈论着这个城市的发展前景。

当汉密尔顿和彭德尔顿赶到决斗地点时,伯尔已经在那儿等候他们了,并将决斗地点清理干净。那是一块十多平方米的岩石,十分平坦,四周都是浓密的树林。

1804年7月11月早上7点,决斗正式开始。彭德尔顿和尼斯有条不紊地为两位决斗者划出了十步的距离,然后抽签决定双方的位置。彭德尔顿抽到了选择权,但是,汉密尔顿却很随便地挑选了一个对他不利的向北方向,那儿可以眺望到城市和河流,但也迎着早晨太阳刺眼的反光。

在双方选择好自己的手枪后,汉密尔顿和伯尔面对面地站定,准备了断他们之间的纷争了。两人都遵循决斗的礼仪,相互表达了敬意。当决斗的监督者彭德尔顿问双方准备好了没有,两位绅士都给予了肯定的回答。然后,彭德尔顿高喊:“举枪瞄准!”两人同时都举起了枪,在爆炸声中,两把枪同时喷出了火光。

接着,彭德尔顿看倒,汉密尔顿身体稍稍摇晃了一下,微微地扭向左边,然后一下子倒在了地上,说了一句:“我不行了。”伯尔射中了汉密尔顿的右腹,这是致命伤。

彭德尔顿连忙把河边等待的医生找了上来进行抢救。伯尔和尼斯匆匆地离开了现场。汉密尔顿的一枪射在了离伯尔一米多高的大树上。他遵循了自己的诺言,向伯尔放了空枪。

奄奄一息的汉密尔顿没能再回到自己的寓所里,小船一靠码头,他就被抬进了码头边一个朋友的别墅中。他等待着艾丽萨带着孩子从自己的家中赶来。见到了艾丽萨,汉密尔顿反复说:“记住,艾丽萨,你是一个基督徒。”

知道自己已经快要不行了,汉密尔顿希望由三一教堂的主教莫尔为他做临终祈祷。可是莫尔非常犹豫,因为汉密尔顿是因决斗而死,这不是一种虔诚的行为。

“这我明白,”汉密尔顿说,“我是一个罪人,祈求主的怜悯。”汉密尔顿表示,他也是反对决斗的,也企图避免这场决斗,最终,他是怀着绝不伤害对方的心情走上决斗场的。人们也劝莫尔,不要拒绝一个临终之人的最后愿望。

怀着深深的同情,莫尔终于同意重新考虑自己的决定。这让汉密尔顿十分兴奋,他对莫尔说:“我亲爱的先生,相信您能体察到我的不幸,也知道什么原因导致了这一切。我请求您为我举行圣餐礼,我希望通过这种神圣的仪式融入教会。”

最后,汉密尔顿对伯尔保证,如果他能活下去,必定反对决斗。接着,他举起双手,表示:“我对伯尔先生并无恶意,我是带着绝不伤害他的决心同他见面的。至于他对我所做的一切,我都已经释怀了。”

第二天早晨,汉密尔顿的意识依然清晰,但他的身体机能已经衰竭,四肢不能动弹。艾丽萨知道,告别的时刻已经到来。前一天她一直没有让孩子们见自己的父亲。她抱起两岁的小儿子,让他吻别父亲。然后又让七个孩子在床尾排成一列,希望汉密尔顿再最后看他们一眼。汉密尔顿两眼充满泪水,说不出一句话来。

1804年7月12日下午2点,四十九岁的汉密尔顿离开了人世。他走得非常安详,几乎悄无声息。在结束充满激情和戏剧性的人生之后,在达到无可比拟的高度和深度之后,他终于在上帝的眷顾下步入了另一个世界。

汉密尔顿的鲜血将朋友家的地板染红了一大块。多年来,这个家族一直将这个神圣的印记保留着。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汉密尔顿的决斗
《哈密尔顿》此影片描绘出了美国最重要开国元勋和财政部第一人
教练增重64斤与客户一起减肥(1)
决斗简史
sexy维多利亚-彭德尔顿
美国建国史话(37):杰斐逊第一任期的重大事件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