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祠堂在旧时代有多重要?看看《白鹿原》你就知道了,这是根之所在

《论语》: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儒家对于“孝”是极其看重的,如果说其核心思想“仁”还比较抽象,就连孔子都无法一言以蔽之,必须要从多达十几个维度来解释的话,但是“孝悌”就是可以具体化的行动了。

对父母要孝顺,对兄长要恭敬,这就是所谓的“孝悌”,也是儒家一切行为的基础,哪怕是没有什么文化的民众都可以做到,那具体又通过什么载体来在广大的民间来实施呢?

——自然就是祠堂。

最早的时候民间是不允许立庙的,直到明朝嘉靖 “许民间皆联宗立庙”,一瞬间成千上万的祠堂出现在了广大民间。

这祠堂可并非仅仅只是用来祭祀祖宗那般简单,看过《白鹿原》的朋友们应该都有印象,但凡白鹿村的大事,十有八九都在这里举行,俨然就是白鹿村的一个“政治文化”活动中心。

那么,这祠堂仅仅只有这些作用吗?它又有什么背景含义,或者什么注意点甚至禁忌之处呢?

且听红尘君来简单介绍一下。

祭祀先祖,团结一致

《左传》:国之大事,在祀与戎。

如果说在封建制王朝之中,国家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祭祀和战斗的话,那么对于普通的宗族百姓,他们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祭祀和吃饱肚子。

至于祭祀的对象,他们可不像那些帝王将相都要祭祀山川河流甚至天地,他们要祭祀的唯有自己的祖先罢了,希望祖先地下有灵,能够保佑家族兴旺发达,远离灾难和苦痛。

而一个宗族往往都是由一个祖先的血脉延续下来,所以他们拥有共同的祖先,就拿白鹿村来说,他们别看分为“白”“鹿”两姓,其实却是一个祖先,在白嘉轩花大力气把祠堂翻修之后,这里俨然变得气派和庄严,让我们来看看时候是什么模样。

五间正厅供奉着白鹿两姓列祖列宗显考显姚的神位,每个死掉的男人和女人都占了指头宽的一格,整个神位占满了五间大厅的整面墙壁。

然后每次家族但凡有大事发生,白嘉轩都要把族人全部带入到祠堂,然后带领族人进行过神圣而庄严的祭祀祖先行动之后,全村人就像是进行过一次灵魂的洗礼一样,凝聚力大大增加。

而且这能够进入祠堂,本身就是一种宗族对你身份的认可,像是黑娃带着田小娥回来的时候,就因为小娥背叛“丈夫”的“不贞洁”的行为而被白嘉轩为首的宗族长辈拒绝入内,让黑娃产生了极大的仇恨和耻辱感。

这也直接导致后期黑娃革命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要把这祠堂给砸了——其实他要砸的并不是这件房屋本身,而是宗法制度给予他的耻辱和痛苦,他以为砸了祠堂就可以扬眉吐气,报仇雪恨了,但这种千年下来已经深入骨髓的祖宗法度,又岂能如此轻易改变呢?

所以最后当黑娃决定重新做人,回归宗族的时候,他要做的第一件事也就是跪倒在祠堂之前,向祖宗祭祀和认罪,希望获得祖宗的原谅,从新回到宗族的行列。

而这一切的关键点,都是祠堂。

教化子弟,继往开来

祠堂除了对先祖长辈的祭祀以外,另一个重要的作用就是教导下一代人。

就像是白嘉轩和鹿子霖重新完祠堂,祭祀过祖宗之后,接下来马上要做的事情就是开设学堂,好让族中子弟学习。

对此,白鹿村的“圣人”朱先生给予了非常高的评价——

“你们翻修祠堂是善事,可那仅仅是个小小的善事;你们兴办学堂才是大善事,无量功德的大善事。祖宗该敬该祭,不敬不祭是为不孝:敬了祭了也仅只尽了一份孝心,兴办学堂才是万代子孙的大事;往后的世事靠活人不靠死人呀!靠那些还在吃奶的学步的穿烂档裤的娃儿,得教他们识字念书晓以礼义。”

其实朱先生的原型乃是民国时期的关中大儒牛兆濂,而他写的那本《乡约》也是宋代著名的大儒四吕兄弟写的《蓝田乡约》——也叫《吕氏乡约》,有着天下第一约的美誉,而这几位大儒无一例外,都是一边著书立说,一边教化乡民,桃李天下。

所以祠堂,正是一个宗族“继往开来”的载体,一方面祭祀祖先,另一方面也督促后代子孙,学习精进,好“出人头地,光宗耀祖”。

审讯惩罚,堪比衙门

除了这些婚,丧,嫁,娶,祭祀祖先等宗族活动以外,祠堂还有另一方面的作用——司法。

这里司的并非是“国家法度”,而是宗族规则,比如《乡约》里面谈到的那些“过失相规”的部分——“一曰酗酒斗讼二曰行止喻违三曰行不恭逊四曰言不忠信五曰造谣诬毁六日营私太甚”。

所以宗族之内,自有自己的一套规矩,每个家族也不尽相同,在“忠孝仁义”这个儒家文化的大的框架之外,还有着各自的家族特点,比如有些更看重“礼仪”,有些更看重“学问”,有些则是注重“生意”等等。

但是族规之下,惩罚也是必不可少的,毕竟大到国家,小到家庭,肯定要“赏罚并重”才行,而这些族内的惩罚,一般都是在祠堂进行。

这些惩罚小到没礼貌,见了长辈没有行礼,或者读书不用功——这些都要罚抄书或者当众道歉,但是同时也大到了“抽大烟,不守妇道,不孝爷娘”等重罚。

比如《白鹿原》中就记载了白嘉轩当众处罚抽大烟或是吃喝嫖赌导致倾家荡产,妻儿无着的几个“赌徒和烟民”,惩罚也是干脆利落。

——“赌徒们被捆绑双手遭受干枣刺刷子的抽打,并被处以将手深入滚水锅中煮烫的惩罚;两个烟鬼被众人数落之后,又被迫吞屎以保证他们牢记教训不再复发。”

而对于田小娥这个“不守妇道”的妖女,白嘉轩为代表的宗族高层更是不止一次的给予了严惩,而且还都是专门把族中的妇女都召唤过来,本来按照族规她们是没资格进祠堂的,惩罚手段也是极其残酷。

——“白嘉轩从台阶上下来,众人屏声静息让开一条道,走到田小娥跟前,从执刑具的老人手里接过刺刷,一扬手就抽到小娥的脸上,光洁细嫩的脸颊顿时现出无数条血流。小娥撕天裂地地惨叫。。。”

红尘君已经不忍再写下去了,大家可以自行脑补那些网红女明星们,光洁靓丽不知道花了几百万精心保护的脸被如此对待的场景。

而且宗族法规往往比国家法度还要严格,比如白家的接班人白孝文犯了规,白嘉轩处理起来也是毫不留情,甚至更为严厉,以维护他“一族之长”的威信和“祖宗法度”的森严,尽管他自己内心当时都处于崩溃边缘。

地方宗族的这种惩罚,往往比官府衙门的还要严厉,它不仅打击违反族规的人的肉体,同时给予他心灵以重创。

毕竟旧时代人口管制都比较严厉,大部分乡民一辈子都未必出村子几次,绝非现在这种全国甚至全世界四处随便游玩,全族都是低头不见抬头见的,一旦受了这种耻辱,不知道要几年在乡里抬不起头来,因此无论黑娃还是白孝文,受到惩罚后都不得不离开白鹿村,去外面冒险讨生活。

红尘君说

综上而述,这祠堂乃是宗族制度四大核心要素之一——族长,族规,祠堂,族田,而且还是其中的载体

所以无论祭祀祖宗也好,教化后代也好,还是惩罚犯了族规的族人也好,都必须要在祠堂之中进行,这在整个宗族的所有族人心目中的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就像是古代那些帝王最看重的就是“家庙”,甚至改朝换代的时候成功者一般也都会宽容的为失败者留下家庙,甚至还要专门划出一块地方来做供养,就是不愿意把事情做绝,而在地方和乡下,祠堂所起到的作用也和帝王的家庙一样。

而就算是到了现代,有些比较讲传统的人成功之后也都要回乡祭祖,重修祠堂,因为这是他的“根”,他的灵魂寄托所在之处。


参考文献:

《白鹿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祠堂功能说
中国的祠堂文化
【知识】祠 堂 概 述
是否应该建立宗族祠堂?
【家谱国际】原上祠堂,多少悲喜在其中
【族谱知识】 何为宗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