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古今医案研读:李介鸣治浅表性胃炎案(益胃汤合失笑散加减)

【名医简介】

李介鸣(1916~)男,汉族,湖南新宁县人,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主任医师。1931年随天津老中医彭笠僧学习中医,1933年随北京老中医施今墨学习中医。1935年开始在北京市执行中医业务,任中医师;历任原江阴县卫生股主任、北京中医杂志编审委员会委员、北京中医学院教师、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内科中医师、中国医学科学院阜外医院内科中医师。早年潜心钻研脾胃病,后治脾胃病独树一帜。1974年后,所治的病多数是“心脏病”,认为人的一身不离气血,气血不调,则百病丛生(此为临症要诀)。受施今墨老先生的影响,其认为中医学术既不能守旧,又不能西化,应发扬祖国医学的特点,理论必须密切结合于临床。他更主张中医学要创新,不能墨守口规,踏步不前。著有《施今墨先生学术思想及临床经验介绍》、《活血化瘀治疗胸痹心痛》等。

【医案】

李介鸣治浅表性胃炎案

金某,男性,30岁,司机。

1992年6月3日初诊。

主诉:

胃脘疼痛8年,加重1个月。

病史:

患者自1984年以来,胃脘部经常隐隐作痛,在合同医院做胃镜示:“浅表性胃炎”。曾服用乐得胃、胃气止痛冲剂等中西药物,疗效不明显,症状时轻时重。近1个月来,胃痛又作,呃逆反酸,前来诊治。

现症:

胃痛隐隐,时轻时重,灼热不舒,呃逆反酸,口干思饮水,纳差食呆,大便干燥。舌质红,苔薄黄,脉细弦。

辨证立法:

胃阴不足,瘀血阻络。

治宜:

滋阴益胃,活血止痛。

方用益胃汤合失笑散加减。

处方:

沙参,麦冬,白芍,玉竹,甘草,生蒲黄(包),五灵脂,元胡,佛手,川楝子,炒谷芽,炒神曲,熟军,煅瓦楞。7付水煎服。

1992年6月10日二诊:

服上方7付,胃痛明显减轻,饮食增加,大便通畅,偶有反酸呃逆,仍口干思饮水,眠差。舌质红菩薄黄,脉细弦。守方加石斛,夜交藤,7付,水煎服。

1992年6月17日三诊:

7剂药后,胃痛消失,诸症减轻,已无反酸。舌质红,苔薄白,脉细弦。守方去熟军、煅瓦楞。再服7剂,巩固疗效。

本案引自(《李介鸣临证验精选》)。

【原案评析】

胃主受纳,喜润恶燥,体阳而用阴。其纳降功能,依赖胃中阳气之温运及津液之濡养。本案患者为出租汽车司机,生活不规律、饮食无按时,时冷时热导致脾胃功能受损,而出现胃痛、灼热不舒、呃逆反酸、口干纳呆、大便干燥等胃中燥热,阳明失润,胃阴不足之象。李老以沙参、麦冬、玉竹、石斛、白芍、甘草等甘寒滑润之品,滋胃阴之虚、润阳明之燥;佐以熟军苦寒泻热,缓下通便;炒谷芽、炒神曲益胃消食增加食欲;煅瓦楞制酸止痛。胃痛日久“久病人络”,气血失调故加佛手,行胃中之气;金铃子散行气活血,理气止痛;失笑散活血散瘀;可治一切心腹诸痛。诸药相合,使胃阴得复,胃酸渐止,气血调和而诸症自平。

【作者寄语】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张喜德教授治疗浅表胃炎伴糜烂医案
李鲤教授治疗胃痛医案两则
治疗胃痛(慢性浅表性胃炎)的中医验方
马文辉教授医案:反流性食管炎(3例)
姚树锦中医世家祖传秘方——胃痛(慢性浅表性胃炎)
中成药临床应用指南:三九胃泰颗粒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