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十二,周易的厄运

十二,周易的厄运

前节言:易的作用意义就在于能将万物共性的难见难知也都变成易见易知。

这个认识是我本人的认识,不能代表其他人,包括古或今的研易们者,更包办不了上

古制易古贤,但是自以为这是最符合古贤制易初衷的,因为在易传里早有昭告天下的名句:“夫易何为者也?夫易开物成务冒天下之道,如斯而已者也。”开物,打开事物的外表;成务,还原其运化过程;冒,显露、展现;天下之道,该物内部的道物。物内道物是难见难知的,今则通过周易模拟将其冒出来,如此即变为易见易知了,这就是易该做的份内事。

   司马迁也说“易本隐之以显”,其言似乎不是空穴来风,与易传甚合。

所以,本人对于这一点即易的作用意义的判断很自信。

然而,命途多舛,周易的运气实在不佳,三千年来可谓冷遇剧创连连,频遭几被肢解窒息于摇篮之生死厄难。

先是被遗忘搁置:

一件优秀精美器具,得会用、并真在实际上使用才能成为有用。周易好比就是那件精美器具,然而自它成形受使后,竟然一直没人用也没人会用。周初可能由于武王灭商,战事紧张,政务纷忙,无暇顾及周易。而周易的横空出世,绝对是当时的重大事件,是必然列为国家重器之列,不会轻易示人的,所以只好藏诸密室高高挂起了。刚刚忙乱没几年不意竟又出现状况,武王突然去世,将偌大个朝政丢给幼子撒手不管了,于是就又接着忙乱。大概当初就因为这种连续忙乱情况,周易的学问继承乏人,产生了传续断裂。因为文王武王相继离去,加之文王制易知易的老班底也相继归天,只剩周旦孤掌难鸣了。应知,周易不是技术技巧之类,可以教几个徒弟即能流传不绝,它是理论极新的纯粹高端知识,非随便即能学来的,故此周易学术因长期搁置而断裂便难以避免。

也许易传即谓易象的那些文字,就是文王老班底们为了启示后人,唯恐不懂,临终前拼力补充出来的,如此可谓不幸中的万幸,使我们今天总算有棵救命的稻草!然而当时易象文字依然于事无补,还是让人十分费解,这样周易便越行越远了。

搁置的时间不得而知,或者几十、几百年,才渐渐从上到下传播开来。这时人们更加不懂,珍之而莫知其用,于是胆大者试着用来卜筮,这就是春秋左传零星记载的周易卜筮二十余例。因为那时行为或知识面都比较单调,除了卜筮好像不知别的了。

有人说:《周礼·春官宗伯》上不是有记载“(大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的么?明明说易是有专门机构管理着,你怎么又说束之高阁?这里并无矛盾,掌,只是保管而已,如果说掌是掌握应用,语义就不甚通了,因为一事用三易同时去算不很可能,如用其一去算,再提三易便成废话,所以这个掌字只能解为保管义,况且周易出,连山归藏二易已成多余,没有继续流传的必要,但做为资料保存下来亦不失为一种最佳处理。所以掌应是保管义而不是应用,掌保管义与搁置没大区别。

总之,在西周时期基本处于搁置状态,正统的易学学术被迫断裂,真实的易义自此渐渐变得生疏以致于遗忘。这不能不谓周易遭遇到的第一次厄运。

周室东迁之后走向衰微,各地诸侯开始自肥坐大,周易有关文字也乘此时渐渐流出,诸侯国上层的少数士大夫有机会得以接触并以之为至宝,其中部分精锐人士尽管不能透解其奥,然如万物有道以及阴阳五行之类,却能一见即明,如有灵犀,融会贯通,与熟悉领域结合也就水到渠成了。因为此际的周易及其注释易象文字,都是原滋原味,没有其他染杂,所以在实践运用中皆基本能保留易之真义,从而促成了华夏第一次百家文化空前繁荣局面。东周春秋战国,可谓周易历史上唯一最为得意扬眉的一个时代了。

风云莫测,六国灭归于一秦,穷征暴敛,天下仍然混乱未宁,直到汉初环宇始定,之前周易虽然侥幸躲过始皇焚书之难,可是更大的灾难也随之姗姗到来。应该说,西汉是易学第二次活跃时期(第一次为春秋战国),各种易说纷纷出笼,由于易学学术断裂近千年之久,真义早已淹灭无踪,故均是胡乱摸索的一偏之见,鱼龙混杂,歪理邪说严重泛滥,其中影响最大而深远者当属孟喜京房一派。该派胆大妄为公然大刀阔斧地施以阉割、纂改,再经过乔装打扮之后仍然假周易之名混迹于世:(1)将六十四卦卦序打乱重新编为八宫(组),(2)删去全部卦爻辞,只留各卦卦画,(3)每卦六爻之下安阴阳五行,六爻之间排世应,(4)引入纳甲六亲,(5)加进年月日时四组干支等。此恶改一出,便大受谶纬、卜筮二派的欢迎,掀起一股股神秘化妖风,尤其卜筮乘机大行其道,在唐宋卜筮者们的发挥补充下,使卜筮理论技法更加完密,直至于今仍高据该行业霸主地位,并且大有周易舍我其谁的狂妄行状。这种恶劣后果,始作俑者非孟京学派莫属。

自此,周易学术更是每下愈况,走上迷茫的不归路。这是周易遭遇到的第二次大厄运。

第三次厄运便是唐宋明清的象数、义理两派的纠缠争论。

孟京易说后人称之为象数,由于此派将周易扒扯得只剩下卦画外壳,徒余其表,严重跑偏,于是侧重义理的王弼易学出,王弼上承费直,下有唐孔颖达,二派互相抵牾亦互为依恃,势力相当,影响巨大,后之历代易者均不离二派之外。实际上二派皆非周易正统,俱远离真义,象数抛弃卦爻辞,已自动脱离周易行列;义理虽然解释卦爻辞,然而弃象而望文生义。二者争来争去是错误与错误之间谁更错误之争,是狼与狈之争,皆非善类。

近二千年,周易在两个错误之间打转,一步前进不得,能不又是一大厄运?

第四次厄运即是近现代百十多年,六个字:乱易、抑易、敌易。不必细说了。

周易遭此四大劫难,除在春秋战国冒冒泡外,再无抬头之日,沉沦再沉沦,至今走不出那个大山之下的低谷,实在可悲之至。四次大劫都是相当的严重,而对其伤害最大者,莫过于第二次孟京掏心弃肝的肆意纂改,那简直就是一次将周易置于苟延残喘,死过去再留你一口气的地步。周易,她那活泼美丽阿娜多姿的真实,还能找得回来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五十四 揭秘周易
李零先生谈《周易》
历代周易研究
轻松学《易经》:帛书《易传》母本竹简脱落与还原 ——帛书《衷》尾题“二千”之谜
万献初:读懂《周易》的四种方法
李零:《周易》是本什么样的书(下)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