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拳理拳法】论太极拳“刚柔相济”之——退要刚, 进要柔

太极拳不可偏执于刚,也不可偏执于柔,而应是刚柔相济,才符合太极拳的真义,才是名副其实的太极拳。百度解释“刚柔相济”为:刚强的和柔和的互相调剂。所谓互相调剂,就是太极拳听劲懂劲的功夫,能达到刚柔相济者,方能阶及神明。这是所有习练太极拳者应该去追求的目标。


刚柔相济在太极拳中的概念太过广泛,本篇文章中,笔者仅就太极拳“退要刚,进要柔”的要求提出自己的见解,有不当之处,恳请读者指正并讨论,期望在争鸣中获得进步。


“退要刚,进要柔”,也有说“退要方,进要圆”。退,本是化劲,但又不能丢劲,所以必须化中有发,退中有进,这就是“退要刚”;进,本是发劲,但也不能顶劲,所以必须发中有化,进中有退,这就要求“进要柔”。


洪式太极拳对于“退要刚,进要柔”的要求, 体现在身上就是全身立体螺旋的缠丝劲;体现在步上就是不丢不顶随遇平衡的星月步法;体现在手上就是自转的顺逆缠法和公转的正反圈。


以身法为例:立身中正,腰脊中线为轴,身体表面任何一点都是轮子的边缘。做立体螺旋运动的身体就如同一个旋转运动的轮子,对方发劲接触身体瞬间的那个点,如果刚好是垂直于轴心的方向,就会形成轴心力,劲是刚的;随着身体旋转的螺旋力,把来力的方向变换成切线力,又是柔的。如果来劲不是垂直于轴心,则有两种可能,一则是逆着身体旋转的方向,会形成截劲;一则是顺着身体旋转的方向,会形成借劲。这就是太极拳“以身迎手”的功夫。


在洪均生先生《学拳回忆录》中记载着这样一段故事,是记述陈发科公的父亲教授后人的场景:“陈师是非常谦虚的,即使在学生面前也从不夸自己。当谈到往年用功成就的过程,还说:在十七岁时,父亲回家,赞许我的功夫有些进益,老人一高兴,站在院中,让子侄数人一齐围攻。正值严冬,老人穿着皮袍马褂,袖手应付,人一进身,他略一转动,众皆纷纷转跌。”


以手上为例:手臂的运动规律有公转和自转,公转中包含着开与合,自转中包含着顺和逆。再以洪式太极拳基本功双手正反圈为例,来解释“退要刚,进要柔”。无论正圈还是反圈,收进来的合,都是掤化引进,手臂同时向外顺缠自转,恰恰就是为了收进来的过程中保持向外的掤劲,此为“退中有进,化中有发”的不丢,即“退要刚”。而自胸前转出去的开,都是发劲,手臂同时逆缠自转,恰恰又是为了发劲的过程中自然形成化劲,此为“进中有退、发中有化'的不顶,即“进要柔”。

以步法为例: 星月步法,是已故太极宗师洪均生先生命名的太极拳的步法,象形。以双脚为例,一只脚自转形成的轨迹为星星,另一只脚走弧线,形成的轨迹恰如月亮;以单脚为例,脚后跟为轴自转,形成的轨迹为星星;前脚掌贴地外摆或者内扣形成的轨迹恰如月亮。此为星月步法名字的由来。


步法分进退。退步时,虽然是后退,因为是走弧线,所以不至丢劲,又因为身体立体螺旋的转动,带动前脚内扣而形成整体向前的挤劲,此为“退中有进”,即“退要刚”。同样,进步时,因为走弧线进步,所以不至顶劲,又因为进步的腿随身体向内螺旋转动落下,此为“发中有化”,即“进要柔”。


太极拳的步法是在身法正确的基础上形成的,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太极拳身法步法的刚柔相济,实为太极拳“平立互寓”的真意。无论各家太极,均应从身法步法中追求,得此者,则得太极。


文/田芸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太极拳之球体感
洪氏太极丰碑-太极宗师洪均生先生谈洪氏太极拳
古拳法阙疑025:知古“太极步”练法者少之又少,走古“太极步”行拳时妙之又妙!松溪派名家陈晓东《拳略...
解密太极拳(七)
杨氏太极拳的劲路是DNA密码的双螺旋轨迹阴阳相济
练习太极拳如何找到“劲点”的感觉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