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何识别理财产品真伪?知道这三点就够了

随着生活水平提高,购买理财产品,实现家庭财富增值正变得日益普遍,但有一些不法分子精心设定“理财骗局”吸引投资,使投资者辛苦挣来的血汗钱在“假理财”中不见踪影。投资者之所以会落入理财陷阱,除了禁不住高息诱惑、架不住熟人推荐的主观原因之外,也有缺乏金融和法律知识的客观原因。

今天,就听律师跟大家聊聊“真假理财”那些事儿。

识别“假理财”,重在核对以下三点:

一、产品信息

银行理财产品分为银行自有产品和银行代销产品。合法的银行自有产品都有“产品登记编码”,就像身份证有编号一样,理财产品登记编码就是证明理财产品合法真实的有效标识码。在此,投资者可以登录银监会下属的全国银行业理财产品信息披露网站——“中国理财网”(https://www.chinawealth.com.cn)进行查询核对。

对于代销产品,则需要在代销银行和发行机构官网等正式渠道查询产品信息。

需要注意的是,在众多“理财骗局”中,尽管投资者签署的协议约定了出资入伙后的投资项目,但项目未必有,收益难实现,无法查询产品信息,不属于正规的银行理财产品,得不到严格的监管保护。

二、收益比例

正规理财产品是相对安全,收益较稳定的。高安全对应的是低收益,银行理财产品的常规收益在5%左右,那些动辄就保证收益率在10%以上的理财产品,违反了市场规律,收益难以兑现,多为虚假的宣传性口号。

三、购买形式

购买银行理财产品,首先,必须在银行专门区域进行,销售过程全程需要同步录音录像。其次,投资者必须填写调查问卷,接受风险承受能力测评,购买与自己风险承受能力匹配的产品。第三,签署产品合同,合同上需加盖公章,资金汇入银行账户或理财产品发行机构账户。

一旦遭遇“假理财”,应尽早维权:

首先,应立即寻求专业人员的帮助,协助专业人员了解情况,收集整理协议文本、资金支付凭证、交流咨询录音等证据;

其次,及时向监管部门投诉,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

最后,对损失严重,或“假理财机构”失联等涉嫌刑事犯罪的,向公安机关报案。在维权过程中,如果发现银行存在监管不力、用人失察,管理松懈等问题的,可要求银行承担部分赔偿责任。

律师提醒:

投资者应找正规的渠道,买正规的产品,不被人情蒙蔽,不为宣传诱惑。远离“假理财”,防范大于救济。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理财产品“报喜不报忧”,投资者知情权如何保障
理性投资银行理财产品 注意五个基本要素
什么叫打破刚性兑付?
818理财节 扒一扒理财曾遇到过的那些“坑”~~
信息不对称这个顽疾不解决,风险自负就是个笑话!
理财经理不告诉你的9个秘密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