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大埔茶阳饶庆捷及《桐阴诗集》简介

  饶庆捷(1739-1813)字德敏,号漫塘,人称“太史公”,茶阳城里人。祖父衍诰,字职赠号锡三。例授冠带寿官。以孙贵赠授微仕郎翰林院检讨。公禔躬俭素处事侃直,有阴德为乡人称赞。父饶裕,字毓材号笃菴。铨授登仕郎县尉。以子贵赠授微仕郎翰林院检讨。

  乾隆三十年(乙酉年。1765)补廪拔贡科试,时翰林院侍读翁方纲提督廣東學政,饶庆捷拔冠全省。丙戌廷试优等,授广州府从化学教谕。于乾隆三十五年(庚寅年。1770)省乡试考列第五,调任琼州府感恩学教谕。俸滿保举知县。于乾隆四十年(乙未年。1775)四月成进士(三甲第8名。本科进士158名,其中三甲103名),五月改翰林院汉书庶吉士,乾隆四十三年(1778)四月散馆,授翰林院检讨。庆捷一进翰林院即在“四库全书馆”(成立于乾隆三十八年二月)参与编纂《四库全书》,任缮书处分校官,从事图书的缮写及校勘事宜,前后十年时间。乾隆五十年(1785)二月初翰林院詹事府官员考试,饶庆捷以“缮写违式”被免职。

  乾隆五十一年(1786)庆捷旅居淞沪,旅沪乡人聘其主理“大埔会馆”事务。次年,清政府征讨台湾,50万石江川米(江苏、江西、四川产的大米)作为军粮需由吴淞出海,航运到福建,为此还从福建、广东调拨大船千艘。庆捷受总督李侍尧的聘请主理此事。

五十五年(1790)春,乾隆为庆贺自己的八十大寿“巡幸山东”,登泰山、谒孔庙。庆捷特进献《集文选诗》10首、《东巡雅》12章,受到乾隆接见。乾隆翌日授庆捷为内阁中书舍人。庆捷重登仕途,勤奋敬业。在阁五年,其座主、大学士嵇璜命专司红本,勗之曰:“忠敬则精神自倍”。

  庆捷于60岁时以年老请求致仕回乡。回乡后曾先后掌教潮州韩山书院和端溪书院。嘉庆九年(1804),大埔知县洪先焘修纂《大埔县志》,特聘庆捷主理其事。庆捷工于诗文,著作甚丰。致仕归乡后,整理旧稿,编成《桐阴诗集》八卷、《馆课拟存》文集四卷。其名字被列入《广东通志·本传》。

  其祖:衍诰。父:裕。两代均以庆捷貤赠微仕郎、翰林院检讨,晋赠奉政大夫。长子饶棻字敬薰,治礼经克郡庠生。

  《桐阴诗集》于清朝嘉庆七年(辛酉)初刊,因印数很少,流传不甚远。迄至民国26年(1937年),《桐阴诗集》经过130多年沧桑,已残缺不全,难觅全璧。汕头“饶氏自治会”饶晦斋、饶筱麟、饶公球、饶缓初、饶聘伊等人多方获得该书几本残本,互相校勘。为使庆捷公的诗能流传下去,商议重刊。此举获得众多乡贤的支持。饶宗颐先生捐资相助,于斯年七月重刊问世。新刊本分上下两部,共计八卷,有古今体诗825首。

  通观《桐阴诗集》,拟分为三个类型:

  1、吟颂家乡风光。如“卷一趋庭草古今体诗八十四首”。饶庆捷和亲友登临茶阳八景中的“南华石洞”前的南华寺时,写下《我爱南华好》二首,其一:“我爱南华好,西溪隔竹林;高家才数武,挈伴一重临。德树寻源远,禅堂得趣深;萧然云水意,领略辋川吟。”吟诵家乡的还有佳作还有《三河夜泊》、《赤蕨寺待晓》、《堠乡四景和杨钦斋先生韵》等等。

  2、体恤民生。如《大水行》描述了当时茶阳遭遇洪灾民生多艰的情形:“竟一日夜雨如倾,星韬日晦阴云崩;狮潭怒立数十丈,西与漳水浮沧溟,城中平地作泽国,失却千家万家室。……满耳嘈杂人语嚣,枳篱鸡犬纷腾逃……中夜势尽涨亦止,惊魂未定俯贴耳;东家塌西垣倒,哭声隐隐愁青天……”

  3、抒发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如:《南园探梅》、《蕉岭四景》、《惠州访东坡故居》、《登滕王阁》、《虎丘观灯》等等,占了绝大部分,更为可贵的是饶漫塘饱含赞叹之情,颂扬抗元英雄张达夫妇的《辞郎州》:“生为粤海雄,死作崖山烈;肠断白苹州,成年此一诀。欲别牵郎衣,飓风严如冽;去矣勿回头,回头行不得。”为了保卫家国抱定必死决心,夫妇临别时感天地泣鬼神的诗文,也占有不小的比例,如集文诗选写成的《辟雍颂》中:“皇帝御天下,五十有五载;际八十年,万寿无疆之期,普天率土,腾颂胪欢;于时宇内康宁,时和岁阜,宫庭之上,五代纯熙,锡极用敷,中外褆福。车书共道,庠序盈门;赞典礼于辟雍,奉觞豆于国叟,刊宏度之四部,收百世之阙文……”引文中的每一句话,都有来历,都是“文选”中古代文人如孔融、刘歆、陆机、扬雄、班固、曹植、张衡等人的名作佳句。可见饶庆捷的知识渊博,通贯古今。

  1936年春,时任国立中山大学校长的邹鲁先生,应约为饶氏族人集资重刻的《桐阴诗集》作序,提到“乾隆间有两诗人,其一为嘉应宋先生芷湾,其一为饶先生漫塘。两先生皆客家人皆翰林,官皆不达。宋先生其诗其才,凌踔蹈厉,磊磊落落,故其诗若神龙变化,不可方物也;若涉大海,浩浩乎莫测其津涯也。饶先生之品之学,又不独专以诗鸣,而其为诗举进士时,即以‘漏声人影’一联,受知于稽拙修相国。”“诗集刻于嘉庆七年(1803),流播不甚远,故其诗名不逮宋先生……盖宋先生为才人,其交游至广;先生为学人,平生友只翁覃溪、陆耻、钱辛楣诸人。”“先生在翰林时不为权贵所喜,故借大考黜之。当时权贵意即和珅。然则先生非独以学胜,其品尤以胜也。”序文中把饶庆捷和梅县宋湘进行比较,都同属乾隆、嘉庆年间的客家诗人、进士、翰林,仕途都不顺遂不得志;至于为诗则各有千秋,不相伯仲;宋湘声名远播与他交游至甚广有关,而饶庆捷的社交圈子则只几位师友而已,且秉性嫉恶如仇不事权贵,故名声比宋湘略有逊色。但饶庆捷学识取胜于世外,其人品更值得赞扬。


(来源:福建饶氏网 作者:饶国鹏 邓旺林、王绍沪等)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方志四川•历史名人】刘文传 ‖ 清代绵州李氏:一门四进士 兄弟三翰林(中)
《柳州诗存》增补 九十九
钦定皇朝文献通考 卷二百三十五
中國極品書法(一)【43P】
影刊宋金元明本词(29、30):景元本二妙集二卷
清朝畲族进士雷维翰的诗集《可青山馆诗存》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