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广成子解》苏轼
userphoto

2017.10.25 安徽

关注
广成子解
苏轼
原文:
黄帝立为天子,十九年,令行天下,闻广成子在于崆峒之山,故往见之。(《广成子解》今译)
黄帝曰:“我闻吾子达于圣道。(听说您达到道的最高境界)敢问圣道之精。(抖胆问圣道的精华)吾欲取天地之精,(想摄取天地蕴藏的动能:运动的能量,)以佐五谷(用以补养农作物)以养民人,吾又欲官阴阳(又想掌控阴与阳)以遂群生(顺阴阳之道领导众生)为之奈何?(怎样做啊?)”
苏轼解:
道固有是也(道固然有这一真理),然自是问之(然而从这儿去问))则道不成(就成不了道,不合于道),(“是”:这个,这里)
原文:
广成子曰:“而所欲问者(你要问的)物之质也(一切事物、物质之本质)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但是你设想的统治阴阳,却是对事物的违背、破坏)
苏轼解:
得道者不问(已经得道的人不用问)问道者未得也(问道之人说明他还没得道)得道者无物无我(得道的人,没有物,也没有我)未得者固将先我而后物,(没得道的人必定先想自己,而后才是物)。夫苟得道(说人一旦得道)则我有余而物自足(那么必然自己精神道德充足,物质自然够用)岂固先之耶?(怎么能先想自己那?)今乃舍己而问物(现在却是不谈自己,而去问物质)恶其不情也。(嫌他不诚实啊)
故曰:(所以广成子说)“而所欲问者,物之质也,而所欲官者,物之残也。
言其情(就说他的实情)在于欲己长生(是想自己长生)而外托于养民人(而托词说为养民人)遂群生也,(让众生顺遂天地之道)岂非道之余乎?(岂不是道之末流吗?)
原文:
广成子曰:“自而治天下也(自从你治理天下呀)云气不待族而雨,(云气还没得相聚就下雨)草木不待黄而落(草木还没等发黄就落地了)日月之光,益从荒矣!(日月的光之能量,越来越荒费啦!)
苏轼解:
天作时雨(老天按时下雨)山川出云(云出于山海)、云行雨施(云气行动,雨就施行)而山川不以为劳者(那山川并不以为劳累)以其不得已而后雨(因为他不得不下雨)非雨之也(不是主动要下雨啊!)春夏发生(春夏按顺序草木出生)秋冬黄落(秋冬叶黄而落)而草木不以为病者(但草木并不以为是病)以其不已而后落(因为它不由自主而后落地,并不是主动去落啊!)
今云不待族而雨(如今云气不等聚集就下雨)草木不待黄而落(草木不等黄就落下)虽天地之精(虽然是天地的精华)不能供此有心之耗,(也不提供给人为的虚耗)故荒亡之符(所以荒费残亡之象征)先见于日、月(最先见于日、月,日、月最先有感应),以一身占之,(用身体来比喻)则耳目先病矣!(那就首先是耳不听,眼不明了啊)!
原文:
广成子:“而佞人之心,翦翦者,又奚以语至道?”
(你这位善言词之人,心地狭窄,又怎么可以跟你讲大道?)
苏轼解:
真人之与佞人,犹谷之与稗也。(真人与凡人,犹如稻谷与相似之稗草)所种者谷(所种下的是谷种)虽瘠土堕农(即使地贫人懒)不生稗也(也生不出稗草)所种者稗,虽美田疾耕(种下的是稗草种子,即使四肥人勤,出生不了谷穗。)今始学道(如今刚开始学道)而问巳不情(就问得不虔诚)佞伪之种(不真实的种子)道何从生?(道怎么能产生,从哪里生出?)
黄帝退(出),捐天下(放下国事)筑特室(盖修炼的草屋)席白茅(趺坐在茅草)闲居三月(清静无为三个月)复往邀之(又去求见广成子)。
广成子南首而卧(头朝南而息卧),黄帝顺下风(小心地顺着下风向)漆行而进(跪着走)再拜稽首而问曰(三次跪拜,扣头至地而后问)
“闻吾子达于圣道,敢问治身奈何而可以长久?”(抖胆问您治理身体,怎样才可以长久?)
苏轼解:
弃世独居且(出世独修),则先物后己之心(那么先问物不问自身,这种人心)无所复施(没有存在的地方,也想不起来)故其问也情(所以他这次问的是真情)
原文:
广成子蹶然而起曰:(蹶然:急剧状)“善哉问乎?(问得好哇:这次问到点上了,从自身小宇宙开始,才能到达大宇宙之道)来,吾语汝圣道。(过来,我告诉你大道)
苏轼解:
广成子至此(到这时候)始以道(才把道)语黄帝乎?(告诉黄帝吗?)曰:否。(我说不对)人如黄帝(象黄帝那样的人)而不足以语道(还不够格听讲道)则天下无足语者矣。(那就全世界也没够格听讲道的人啦)。吾观广成子之拒黄帝也。其语至道已悉矣(我观察广成子之所以拒绝黄帝呀,他讲的话,其中圣道,聪明的黄帝早已听懂得道了。)是以闲居三月而复往见(所以静修三个月再去求见)蹶然为之变。(急剧地为黄帝而改变态度)其受道岂始于此乎?(黄帝他接受了道,哪会是从现下才开始哪?!)
原文:
广成子曰:“至道之精,(大道之本身精华)窈窈冥冥(深远难见),至道之极(道在极端最高处)昏昏默默(广成子已达之某层宇宙外之间隙)
苏轼解:“窈窈冥冥者,其状如登高望远(往下看,却看得极远),千里之毫末(最远处的纤维之丝也很清楚)如临深府幽(象亲临极深之处,可探到最幽深处)玩万仞之藏宝也(得到最深远最高处的妙理)。”
昏昏默默者(达到无星无光的最暗处)其状如枯木死灰(毫无生命气息)无可生可然之道也(没有生命,没有意识,往上看昏昏默默,什么都没有,往下看明察秋毫,一目了然)
苏轼曰:道止于此乎(苏子说:道就此到头了吗?)曰:此窈冥昏默之状,(这种昏天黑地的状态)乃致道之方也(乃是修炼的方法)如指以为道(如果指的是道的形态)则窈冥昏默者(那么,什么也没有,昏暗状态)可得谓之道乎?(可以叫作道吗?)人能弃世独居(人能出世独修)体窈冥昏默之状(体会道无形无声的状态)以入于精极之渊(用以进入到精进之极处,极深之渊源)未有不得于道者也。(这样没有不得道的)
学道者,(学道的人)患其散且伪也(就怕不专一,心不诚)故窈窈冥冥者,所以致一也,(窈冥昏默才能一心不乱,专一之极)昏昏默默者,是所以全真也(什么都没有,无物无我才能达到求真啊)
原文:广成子曰:“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视与听都会迷乱人心,唯有静才能抱养元神,身体会自行调正)必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形乃长生(一定要静而清纯,不要劳耗外形,不要动摇精气,肉体才能长久)慎汝内(守住心性)闭汝外。(封闭外部一切刺激)多知为败(外部凡人见解多了,修炼会失败)”
苏轼解:
“自此以上(从这里往上)皆真实语(都是真言实话)广成子提耳画一,以教人者(是广成子耳提而命,凝炼为一用以教导人的),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则无为也(不看不听,静守元神,就会无为)心无所知,则无思也。(心无所想,才能静无所思)心静必清,无劳汝形,无摇汝精,则无欲也(清静节劳,精不耗损,就无**)三者具而形神一。(无为,无思,无欲三样具备,就会形与神合一)形神一而长生矣。(形神合为一体,就可以修炼长生了)内不慎,外不闭,二者不去,而形神离矣!(内不断欲,外受色之刺激)或曰:(或许有人说)广成子之于道(广成子对于道)是数数与?(就这么点东西吗?)曰:(我说)谷之不为稗,在种时一粒耳,何数不数之有(谷子不是稗草,就在于这一粒种子啊,有什么数不数的,那是“量”而不是“质”)然力耕疾耘,不可废也(当然精进,,勤修,不可荒废)
广成子曰:“我为汝遂于大明之上矣(我把你同化到光明的空间以上)至彼至阳之原也(到了阳极的空间)为汝入于窈冥之门矣(又可以进入深遂之门)至彼至阴之原(到那个阴极的空间)
苏轼解:
窈冥昏默,长生之本(静到一切皆无,是长生的根本)长生之本既立(长生的根本立住了)亦必有坚凝之者(也必然有坚定、凝固之法)二者如日月水火之用(两者如阴阳之道)所以修炼变化,坚气而凝物者也(所以修炼中的变化,坚其精气,凝在体质)盖必有方矣。(其师必有方法传授)然皆必至其极,不极不化也。(然而必需修到顶点,否则不能同化于道)
原文:广成子曰:“天地有官,阴阳有藏”(天地有管理,不是无政府状态,阴与阳都潜藏在广大世界之物质中)
苏轼解:
“广成子以窈冥昏默立长生之本,以无思,无为,无欲去长生之害,又以至阴至坚凝之(广成子用无知无识,空无境界确立长生的根本,用无思、无为、无欲屏去伤害长生之患,又用阴极锻链考验他)吾事足于此矣(我认为修炼的事,到此够充足了)天地有官,自为我治之
(宇宙有人为我们管理,不用我们操心。)阴阳有藏,自为我蓄之(阴阳潜藏于各处,为我所用而蓄存,用之不竭)为之者在我(修行在我)成之者在彼(成功在于师广成子)
原文:广成子曰:“慎守汝身,物将自壮(慎重保持住人身,他会自己提升而坚强)
苏轼解:
言长生可必也(是在说,长生可以修道)物岂有稚而不壮者哉!(凡物哪里有幼苗不自己长壮的哪!是一个不知不觉的自然过程)
原文:
广成子曰:“我守其一,以处其和”(我专一守德,处于和的状态)故我修身千二百岁矣(我修行已一千二百年了),吾形未尝衰(外形从没有衰老过)
黄帝再拜稽首曰:(黄帝再次行大礼,叩头至地说)
“广成子之谓天矣!”(广成子您的道太大了!)
广成子曰:“来,余语汝,(广成子说:“过来,我告诉你:”)
彼其物无穷(宇宙无限广大,)而人皆以为终(人都以为世界就这么大)彼其物无测(宇宙深不可测)而人皆以为极(但是人都以为掌握了真理)”
苏轼解:
物本无终极(物质不灭)其分也成也(它分化,生成)其成也毁也(它成熟,它毁烂)物未尝有死(物质不灭,只是形态转化)故长生者,物之固然(所以长生永恒是物质的固有性质)非我独能,(我并不是特例)我能守一而处和,故不见其分,成与毁耳(能永恒处在静止中不再发展,也就不分化,不解体)
原文:
广成子:“得吾道者,上为皇而下为王(修得吾道之人,上乘者为皇,下等的为王)失吾道者,上见光而下见土(失去我道的,上等的能见到光的空间,下等的入于土)
苏轼解:
皇者其精也(达到“皇”之位的已经是精致的粒子组成)
王者其粗也(只够“王”资格的,是粗糙的粒子组成)
生者明,死者幽(活着的人在有阳光的世界,死者在幽暗的世界)幽者不知明,明者不知幽(阴阳两界不能沟通。)
原文:
广成子曰:“今夫百昌皆生于土,而返于土(现在一切生物,都从土中出生,又返回到土中)故余将去汝,入无穷之门(所以我将要离开你,进入无穷宇宙的门口)以游于无极之野(去飘游没有边界的广大空间)
苏轼解:
“盖有以示化,去世,形解入土之意也与?(是表示将去世,尸解入土的意思?)
原文:广成子曰:“吾与日月参光,吾与天地为常(在宇宙中,我与日、月一同发光,我和天地同在)当我缗乎?远我昏乎?人其尽死而我独存乎!(有缘遇到我道的人会牵线同行;远离我道的人会昏聩糊涂,人都有死而我独存。)
苏轼解:
“可见,可言,可取,可去者,(会看会说话,会生会死的)皆人也(都是人间的你)非我也(不是原来的生命)不可见,不可言,不可取,不可去者,是真我也(见不到,非言语所能形容;不能取出,不能离开的是你的元神,是原来的你)近是则智(接近这个道理的人会有智慧)远是则愚(远离这个道理的人会愚昧)
得是,则得道矣(得到这个,就得道了)故人其尽死而我独存者,此之谓也(所以别人都死了,而我独存,就是这个道理!)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广成子
苏轼文集
仙道源流 修真功法
彭祖八百岁长生隐诀
《黄帝四经》谭41(顺天地之道决定了人生活的法则)
南师讲述:黄帝问道于广成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