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第十八期】汪口村——赣北无双景,江南第一祠
先一起看看汪口的美景吧~

接下来就让带领大家了解一下这个村落的整体概况!我们先从一份档案开始!

光阴荏苒,曾经的繁华已远去,留下的却是是秀美和古朴。

这就是小编今天要给大家介绍的婺源汪口~

汪口村又名“永川”,是一个以俞姓为主聚族而居的徽州古村落。汪口作为皖南古民居项目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先后被授予“中国民俗文化村”和“江西省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国家4A级景区。

古为徽州府城陆路经婺源至江西饶州的必经之地,又系婺源县城连通东北乡水路,货运到乐平、鄱阳、九江等处之码头。沧海桑田,历代续建的井泉沟渠、堤坝桥涵、村巷石阶、码头驳岸、水利设施、古树名木等古代乡村要素自然淳朴,保护良好,于2009年被评为 “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及“中国传统村落”。

俞氏宗祠

婺源宗祠是“打包”获评的国保,共包括7个宗祠,江湾镇汪口村的俞氏宗祠是其中之一。被国内古建专家誉为“建筑艺术宝库”的汪口俞氏宗祠是国家级的文物保护单位。俞氏宗祠是婺源县现存宗祠中最完整、最华丽的一座,与黄村经义堂齐名,称得上婺源宗祠的代表,被誉为江南第一祠,宗祠前是一个小广场,直抵永川河边。

宗祠主体宽度前小后大,状如口袋,堪舆术认为这种形状利于聚财。俞氏宗祠为三进院落。前进,门首为木构造五凤楼,歇山顶,青瓦笼盖,俄角高翘。门楼正面,檐下斗拱密布,横枋刻双龙戏珠图案,横枋下面明枋深雕双凤向阳。门楼里面,前间顶部用木板卷棚,后间平闇天花。由两廊与游亭达正厅,横梁跟尾处是围121厘米、高207厘米的石柱;摆布作吊柱支持的垂柱上端,精雕牝牡狮子相对,有板有眼。

祠堂中进三间,前、后进各五间,均有庭院,共有柱70根,地面、天池、台阶全铺青石板。前、后进走廊两侧有小圆门通花园,花园内遍植花卉绿草,还有百年木挥三棵。

平渡堰

为使商船更好地通行和深水码头的建设,以及防洪缓水势的需要,婺源的大学者江永(1681年——1762年)在距汪口村水口处设计建造了“平渡堰”。堰坝成曲尺形。曲尺的长边拦河蓄水,曲尺的短边与河岸夹道形成通船航道。平渡堰在不设闸门的情况下,同时解决了通舟、蓄水、缓水势的矛盾,是水利建设史上的一项奇迹。

养源书屋

养源书屋坐落于汪口下街桐木岭巷石级顶部。由赐封奉直大夫(从五品)、翰林院待诏俞光銮于清光绪五年(公元1880年)建造。在书屋院门围墙上,有县衙于光绪十年三月二十三日刻石明示碑文,落款为“钦加同知衔特授婺源县正堂吴鹗”。书屋由前院、课堂、塾师室、厨房等组成,前院内有一棵古木樨。

一经堂

坐落在李家巷中段,其主人俞念曾是公元1737年(清乾隆二年)州同知(五品)。他从“人遗子,金满籯,吾教子,惟一经”的古训,将自己的厅堂取名“一经堂”。 石库门枋的门面砖雕、石雕简朴,而室内的梁、门、槛、护净等木雕则精雕细刻保存完好。

懋德堂

在狭窄的巷子里还藏着一座“懋德堂”。该宅是有着“业至三省,家无百丁”之称的巨商俞理臣的家产。俞理臣家财殷实,为人谦和,乐善好施,在当地颇有声望。宅子取名“懋德堂”,就是希望子孙行大善,积大德。懋德堂的建筑装饰十分精美,从大门砖雕的精致,到宅内梁、栏、门窗木雕的华美,无一不独具匠心,令人赞叹。据说,该村雄伟壮观的俞氏宗祠在修缮时,大门的五凤楼就是俞理臣出的巨资。

大夫第

大夫第石雕构图讲究,物体逼真,呼之欲出,栩栩如生。

现存大夫第有两处。一处在李家巷,为清咸丰年间(1851—1861年)建的一座官宅。是一幢回廊式建筑,其石库门的石雕精美绝伦。右隔壁还有一间完整的生活起居室。另一大夫第在四通巷,也是回廊式建筑,比李家巷的大夫第更有气势,保存也更完整。

汪口村史馆

也称“鑑三六公祠”,这里原是俞氏三六公一脉的支祠,又称“迪公众屋”。后来成为汪口船工行业的“汪口船会”,也是昔日汪口水埠头最大一家经营水上运输生意的——“俞利通行”。“汪口船会”前后三进,前厅木雕屏风上镌刻着大大的“船会”二字,展示了商行昔日“代客载货发夫”的旧貌;中厅陈列着一艘乌篷船,两侧墙上分别悬挂着一幅昔日的水路行程图;汪口曾为婺东货物集散地,素有“草鞋码头”之称。

乡约所

古街中有了修缮一新的“乡约所”,这是明清时期乡村的一种基层管理组织,也是昔日俞氏宗族对族人进行伦理说教的祠堂。

“乡约所”的大堂有着石雕栏杆,壁上悬挂着一幅“归仁里”匾,下方陈列着明太祖朱元璋的六条“圣谕”:“孝顺父母、尊敬长上、和睦乡里、教训子孙、各安生理、毋作非为”,两旁墙上还贴着《俞氏乡约》和《乡约会戒》的“管理条例”,俨然就是一个家族执法的“衙门”。

官路正街

村子里面贯穿两头的长街叫做官路正街,被称作“千年古街”,砖雕始建于宋代大观年间,繁华于清代初期。古街道东西向,呈弯月型,青石板路面,古街建筑均砖木结构,粉墙黛瓦,有二至三层和三进规模。官路正街上的老屋,一般不设庭院,只有店面、客座和橱房设施。据《婺源县志》载,汪口古为重要的水陆码头,“通舟止此”。

如今,漫步古色古香的长街,既有清新寂静之感,亦依稀可感昔日商业码头的繁华。给当时河滩上常停泊的百十号商船装卸货物提供了方便,对汪口这个“草鞋码头”的经济贸易交往与繁荣,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接下来是分别婺源、九江、武汉到汪口的路线图!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原创】谭山宜诗词作品:游汪口村
村介绍模板—婺源汪口村
江西上饶婺源汪口古村
【江西】白墙青瓦入画屏
婺源,中国最美乡村(二)
【醉美婺源】汪口.俞氏宗祠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