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两千多年前周朝还是奴隶社会怎么能有那么高那么复杂的青铜文明?这科学吗?

不要动不动就拿'科学'说事。'科学'二字不过是'知识'(knowledge)。慢慢演变成了'可验证,可重复的'的知识。这就是现代意义的'科学'。

两三千年前的西周时期,中国人的祖先铸造了如此灿烂的青铜辉煌,今天反倒被认为'没知识',不科学,真是为老祖宗抱屈,为题主汗颜。

从最初青铜器的用途来看,古人们铸造它们并非为了实用,而是为了'天大的事'——祭祀。为了供奉祭品,祭拜神灵或祖先,表示崇敬并祈求护佑。

所有这些青铜器不光造型精美,工艺精良,而且有的上面还有铭文。详细记载了发生了什么事?为谁而铸造这些青铜器? 被国人誉为'国之重器',被博物馆称为'镇馆之宝'。

青铜器本身的研究价值,文物价值,美学价值,历史价值还不够'科学'吗?

不说别的,就说'模范'二字。汉 王充《论衡·物势》:“今夫陶冶者初埏埴作器,必模范为形,故作之也。” 宋 沈括 《 梦溪笔谈·异事》:“褭蹏作团饼,四边无模范迹,似於平物上滴成。” 模范,用今天的话来说,就是铸造冶炼时的'模型'。

几千年以前的古人懂得如何铸造成型,其冶炼技术,合金技术都是难以想象的。今天却成了不'科学'。

从青铜器发展到玉石器,从玉器发展到瓷器,再到现在的塑料,不锈钢,合成材料。从祭祀用慢慢过渡为实用器,比如说'鼎',不就是演变成了'电饭煲'了吗?这就是科学,这就是'涨姿势'。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周末|再也不用担心去博物馆看不懂青铜器了
我是古董商(7) | 青铜时代
汉代鸮面盒灯略论
西周青铜器辨别方法
青铜之美
鉴宝秘笈 | 青铜鉴定篇——从铜锈如何辩真假!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