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上士、中士、下士,不是等级思想】老子以...
【上士、中士、下士,不是等级思想】老子以上士、中士、下士对于他所论之道的不同反应来说明“道隐无名”对于认知主体的天资要求,因为“道”就像逻辑一样,抽象而看不见、摸不着,又不能“当饭吃”,因此,短视的“下士”不屑一顾,只有“上士”才可能深入探究它而成就有道社会。

天下有道,无为而治,则“百姓皆谓我自然”,人人“自化”而有自由;同时,有道社会“常善救人,故无弃人”(《道德经》第41,17,27章),患难有救,因此,不仅有饭吃,还能追求个人的成功、幸福,而且是有保障的社会。值得一提的是,老子把人分成三类,是直面人与人的个体差异,而不是等级思想。----溪谷 《道德经:无为与自由》(修订稿) 2019.11.14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开说《老子》6
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为何分三等?
《道德经》说人分上士、中士、下士,你属于哪类人呢?每一类人都有自己突破认知的路径,3000字梳理突破认知方法,让你一通百通
老子诠真195:执着于道者为什么被嘲笑?
第四十一章之一上士闻道
道与阴阳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