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庄子#:入忘境,与天地合一“他(李叔...
#读庄子#:入忘境,与天地合一
“他(李叔同,即弘一法师)怎么由艺术升华到宗教呢?当时人都诧异,以为李先生受了什么刺激,忽然“遁入空门”了。我却能理解他的心,我认为他的出家是当然的。我以为人的生活,可以分作三层:一是物质生活,二是精神生活,三是灵魂生活。物质生活就是衣食。精神生活就是学术文艺。灵魂生活就是宗教。”
——丰子恺.《我与弘一法师》
丰子恺先生将人生的三种境界比喻为三层楼,有人认为这三种境界可解释为佛教的”求、缘、舍”,那么道家的人生境界又是什么呢?
我们姑且将道家的人生境界也分为三层:
一、我是我
大多数的人总是千方百计的加强与物质世界的联系,寻求人类社会的共性。于是通过物质的积累、人际的交往以及提高社会地位等来加强这种联系。
这个阶段,与物质世界的联系越紧密,人的存在感越强。
我们用物质的存在,坚定的证明了自己的存在。

二、我是谁
在物质世界,我们要证明我是我,是一件比较简单的事情,各种证件、亲戚朋友、名称头衔等都可以拿来佐证自己的身份,那么如果抛开这些外物,如何去感知自身的存在呢?
有的人开始寻求一种与物质世界的相对脱离,从积极寻求人类的共性转而寻求自己的个性。
从用物质证明自己的存在转而寻求一种思想上的自证。

三、忘我
忘却自己的存在,将自己与自然融为一体,从而达到一种精神上的绝对自由和超脱。

忘物忘己
庄子说:“忘乎物,忘乎天,其名为忘己。忘己之人,是之谓入于天。”
忘记外物,忘记天地,这样就称为忘掉自己。忘掉自己的人,就可以与天地合为一体。

庄子说:“忘足,履之适也;忘要(腰),带之适也;知忘是非,心之适也。”

如果忘记自己脚的存在,那一定是鞋子穿上很舒适;

如果忘记自己腰的存在,那一定是自己的腰带很合适;
如果可以忘记是是非非,忘却恩怨情仇,那么心将会变得平静坦然,闲逸自适。

天地外物是由自己的心显现出来的,所以忘己,同时也是忘物,忘物忘己顺应自然。

忘生忘死
庄子认为生即是死,死即是生,生死不过是由一种物质转化为另一种物质而存在,是一种自然变化,生与死之间没有界限,终了就是新的开始。
因此,庄子说:“相忘以生,无所终穷。”
忘掉了自己,生命就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无生即是永生,忘生忘死,与道合一。

忘乎道
《庄子.内篇.大宗师》有云:“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鱼在水里,便会忘却水的存在;人在道中,就会忘记了道的表象。
真得了道的人,会忘了自己有道;
人游于大道之中,便会忘掉一切。
忘掉一切,才会真正与道融合,才会一言一行都在实践道,都体现了道。
所以,道家的三层境界,最高境界便是入“忘境”,入“忘境”便可“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庄子四句话,带你从迷失中找到方向,做一个有智慧的人!
庄子心法
生死大道
论清静无为
道家的人生哲学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