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有声时即闻,无声时亦闻

《顿悟入道要门论》直说20

问:有声时即有闻,无声时还得闻否?

答:亦闻。

问:有声时从有闻,无声时云何得闻?

答:今言闻者,不论有声无声,何以故?为闻性常故;有声时即闻,无声时亦闻。

问:如是闻者是谁?

答:是自性闻,亦名知者闻。

问:有声音的时候能够听到,没有声音的时候还能听到吗?答:亦闻。问:有声时可以听到,无生时怎么能够听到呢?答:所谓闻者,不论有声还是无声,为什么呢?因为闻性常故,也就是闻性常在,不但有声时可以闻,无生时亦闻。问:这个闻者是谁呢?答:是自性闻,亦是知者闻。这个“闻”,即是我们的天然觉性,就是我们常说的了了觉知。

我们不断说空寂,也就是心空无住,而在心空无住时,了了觉知,这就是自性闻。境界当头,还是了了觉知,如如不动。假如境界当头,我们这个心粘上去,跟着境界跑了,那么,就失去了这个了了觉知。比如,一些学人初初明悟心性后,安住于此,了了觉知,但是妄想时时冒出来,或者面对境界把握不住,不知道什么时候就随着境界跑了,这就失去了这个空寂灵知之心境。我们说修行,即是要修正这个时时于境界上忘失觉悟的这个习性,保持这个灵知常在。

我们现在所说的这个闻性,也就是这个自性的觉知,无论有声无生,这个觉知性常在,皆是了了分明。我们平时说的无心,即是空寂灵知,并不是空荡荡什么都没有。如果什么都没有,空无所有,即失去了这个灵明觉性。那么,既然无心,又是谁知道这个无心呢?达摩祖师说:还是无心知无心。这个知,即是觉性,即是了了觉知。

我们学法修道,以求解脱,就是要在心地上觉悟,在每个念头上觉悟。如果妄想来了不知道,显然就是随着念头跑了,这就是流浪生死。因此,我们要时时警觉,妄想来了就了知,了知即是觉悟,因为一念了知,即斩断了妄想的连续,而于斩断妄想连续时,还是无心,还是了了觉知;妄想再升起,还是无心而了了觉知。如此于一一念上不断觉悟,妄想就会越来越少,最后达至无为。所谓无为,即是不用可以觉悟,妄想还未升起就自然觉悟了,自然化于无形。此时,任运逍遥,随缘度日,自然于任何境界如如不动,心空无住。

《金刚经》讲: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无所住就是不住一切相;生其心,即是升起这个自性灵知之心。如此于一切境界上心无所住,而又了了分明,即是佛,亦名佛见。因此,无论有声无声、有相无相,皆是无住而了了觉知。大珠慧海禅师说的“自性闻”,即是这个了了觉知性。

如果学人不能于此段问答了悟,即是不知何为自性,那就要在直下无心处认取真心,或选修其他方便法门,到妄想一时脱尽,自然了然于心。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湛然常寂,即是本心形相
《普照禅师修心诀》直讲(七)
什么是不起心动念
慧福生命禅学
意识心与空寂灵知
非境乱心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