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从宜良到红河 自驾车行走滇越铁路游记之二

从宜良开始,滇越铁路进入了漫长的山地。铁路靠着隧道、桥梁,跨过一座座山,狭窄的乡道没有这等福利,只能上下盘旋。2座车站之间,铁路只有几公里、十几公里,开车围着山左转右转,往往要跑上几十公里。不过,路上的风景很棒,路面也很安静,仿佛来到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标题所写的红河州,其实并不准确。红河州是一大片而不是某个点,它是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位于昆明东南方向,面积很大。说到哈尼族,有人会想到梯田,没错,在红河州的元阳、绿春等县,哈尼人建造的梯田,极富特色,值得一览。滇越铁路从宜良往南,有一段位于红河州与玉溪地区之间,先是弥勒的地界,然后途经开远市区,再往后是蒙自郊区。蒙自是红河州首府所在地。蒙自之后,一直到国境线,仍然处于红河州的范围。也就是说,滇越铁路国内段,有相当大的篇幅,在红河州境内。

下面这张拼凑而成的地图,是法国人当年绘制的。游记第二篇,记录的是宜良到开远。这个区间,铁路里程178公里,我的行车里程346公里。这一天,观看了仍在使用的6座车站:宜良、禄丰村、盘溪、巡检司、十里村、开远,此外,还看了已被裁撤的7座车站——宜良与禄丰村之间的羊街子、狗街子、滴水、徐家渡,禄丰村与盘溪之间的西洱站,盘溪与巡检司之间的拉里黑站,巡检司与十里村之间的小龙潭站。

宜良到盘溪,全程是幽深的山谷,景色相当不错。盘溪到开远,山谷没那么深了,地形较为舒缓,但公路与铁路相距较远,公路所走的路线,是名副其实的翻山越岭,一路上人家很少,最热闹的,是经过了一个很大的火电站和一个巨大的露天煤矿。

风景怡人的宜良坝子

穿过峡谷,进入宜良坝子,立即产生了一种愉悦感。这好感,在离开市区,继续往南时,依旧保持着。论面积,宜良坝子在云南排行很靠后,它的面积并不大,但在这里获得的好感——恬静、舒适,并非每个坝子都拥有。这些年在旅途中发现,小镇往往能带来舒适感,可不知为何有人热衷于“大”,最近几年还特喜欢在昔日地名前加个“大”字。似乎大就是先进,大就是最好。游览过30多个国家,很多弹丸小国,国土面积与经济数字根本不值得一提,但那里的人们,生活品质之高,生活环境之优越,远远超过了咱们的想象。咱这儿少数人才能享受到的生活氛围,在人家那几乎普及全国。

中国靠“大”占了很多优势,比如资源、比如市场,但也伴随着某些不足——在家门口随便搞一搞就能大把赚钱,无需提高品质。比如某些农家乐,餐具、服务、味道、就餐环境,没有一样值得夸耀,可每逢节假日,照样人山人海。汽车也是如此。卖下沃尔沃轿车,不研究在世界范围内如何开拓更多市场,而是一门心思在国内建厂。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150年前,欧洲商人努力把生意做到全世界,把别国口袋里的钱,挣到自己的国里。最早是以武力为后盾开拓市场,后来变成靠智商,甭管哪个,收获都不小。咱们却始终陶醉于“大”,慷慨地把自己的一切贡献出去,如同老舍先生在《茶馆》里写的那句台词:咱大清国有的是金山、银山。不在乎。

滇越铁路经过宜良坝子,景色犹如江南。

离开宜良市区没多远,经过羊街子站,宜良站到这一站是7公里。羊街子站已被裁撤,多余出来的钢轨,堆在昔日的道线及站台上。

羊街子站,距离宜良站7公里,海拔1539米。

无论哪种轨距的钢轨,横截面都一样,都是“工”字型,我国铁路标志,就是因它而来。下图是法国技术人员在100多年前的制图。滇越铁路的钢轨在法国制造,是Vignle型,每米重25千克,标准长度9.58米。

滇越铁路是单线,为了提高运力,只能采用多建车站的方式——即使是4等小站,也至少有两股道,这样一来,可以提升容量,从而提升运力。正是这个原因,1910年全线竣工后不久,法国人就开始增建车站,车站总数从最初的34个,升为43个,增建的9个车站里,就有眼前这个羊街子站。

羊街子站所在地是南羊镇,过了镇子继续往南,7公里之后是狗街镇。镇子在河的东侧,河西,一个僻静的小村里,则是狗街子车站。1978年,在这俩站之间,发生过一起火车对撞事故,7人遇难,14人重伤,原因是值班员没有按章操作,导致相对而行的两列火车,同一时间进入同一区间。事后,昆明铁路局把这一天定为每年一度的安全日。

狗街子站,距离羊街子站7公里,海拔1493米。

这个车站已经停止使用,站内站外空无一人,但站房建筑比较新,估计是最近二三十年的建筑。

站台上一片寂静,犹如无人区。站台上的调度室,也是现代建筑。

1910年滇越铁路竣工时,首批车站34个,狗街子站是其中之一。找到一张老照片,像是50年代以后拍的,尽管如此,照片里的建筑,眼下一点儿都找不到了。

按理说,裁撤的车站,站内轨道也会随之拆除,因为不需要会车了,只保留正线即可。可狗街子站里的线路,依旧保留着,仅仅站牌涂白。

狗街子站之后,宜良坝子即将走完,山就在眼前了。

进入150公里的南盘江峡谷

此时,滇越铁路开始傍着河走,这河叫南盘江,是珠江的源头之一。估计从这儿弄条船,漂呀漂,最后就能漂到广州了。从这儿开始,滇越铁路将在南盘江峡谷中,行驶大约150公里。整个旅程中,滇越铁路4次跨越南盘江,眼前所见,是第一次跨越。

附近还有一座铁路桥,从地图看,它是前往广西百色的铁路线。

刚刚进入峡谷,地势还不太险峻,对面出现一个村庄,周围全是鲜花,停车观看时,恰好有列货车驶过。

这段山谷,景色很美,村庄很少,给人一种恬静感。如果等到最佳光线时拍几张,再经电脑修饰,就能变成绝佳的风景照,摆在网上,起个耸人听闻的标题,比如中国最美的10个地方、一生中必须去的10个地方,等等,没准能吸引许多人。事实上,每次在网上看到这类东西,都觉得挺可笑。且不说后期加工,即使是现场原图,游客也不见得一定能欣赏到。道理很简单——最佳时机。比如黄山云海,特漂亮,可它不是每天都呆在那等着你。我去过至少30次黄山,只有三四次看到了云海。

进入山谷的路,是条很窄的乡道,车辆稀少。那天下午我沿着它走了四五个小时,一共只见到了不足20辆车。

再往前,峡谷开始变窄。滇越铁路在南盘江峡谷蜿蜒150公里,中间以盘溪分界,分为南、北两段。现在是北段,北段较险、南段较缓。事后回想,这一段可能是最精彩的。

往前走了大约10公里,路开始逐渐脱离南盘江,此时看到谷里有座火车站,还专为车站建了一座步行桥。

站在路旁,可以看到车站全貌。其中,背靠山坡的那座黄色建筑,是货真价实、原汁原味的老站房。事实上,保存如此完整的站房,在整个滇越铁路国内段上,并不多见。也就是说,它实在太珍贵了。

这个车站叫滴水站。第一篇游记开篇时提到的那位友人,陪我来的,就是这里。现在再见,倍感亲切。

保存完整的滴水站

法国人修建滇越铁路时,首批34个车站,划分为5个等级,特等站有2座,碧色寨站与河口站,1等站是昆明站,2等站是开远站,3等站有6座,分别是可保、宜良、禄丰村、盘溪、芷村、腊哈地,剩下的24个站,都是4等站。滴水站是4等站。

滴水站,距离狗街子站13公里,海拔约1430米。

这张老照片,是一座典型的4等站。右侧一高一矮的联体建筑,是站房。左侧的单个建筑,据说是厕所(为什么有3个门,我没弄明白,难不成当时就有第三洗手间的概念了?)

从下图可以看出,滴水站站房,保存的实在太完整了,仅仅是在昔日的站房与厕所之间,增加了一座灰色砖房。

在法文版《滇越铁路》一书中,有详细的工程图,下面这张图,就是4等站的站房图。

4等站的典型特征是单翼站房,3等站则是双翼站房,规模大一些。随后的旅途中,6座3等站我都去了,历史建筑仍然存在的,唯有芷村站,其余5个站都进行了改建。

观察这些带有尺寸的图,发现当时的站房面积,还不如有钱人的住宅。站房小,可能是诸多国家都存在的现象,至今仍是如此。在数个国家旅游、需要乘坐火车时,往往会发现进出站特别便捷,下了公交车进入一个小房子,走不了几步就能来到站台上。相比之下,我国的火车站实在太大了,从汽车站、地铁站走到火车站台,很多时候真得需要一些体力。其实,机场也是如此。

曾向一位在铁路科研部门工作的人请教,咱的车站为何不能设计的人性化一些。人家告诉我因为中国人多,站房小的话,容纳不下。我还是没搞懂。在我看来,站房的作用是购票与检票,旅客休息 不是最主要的。换句话说,它应该让人群流动而不是静止在这儿。您买了8点的车票,7点50您来了,进站上车,走人完事儿。您要是6点就来了,自己想办法找地儿呆着就是了。可咱的车站,很担心旅客提前来了没地儿呆,于是把站房弄得大大的,给进出站带来很大不便。

家里有个柜子,塞满东西,于是又买一柜子,希望以此可以缓解,但不久便发现,新柜子很快又被塞满。我相信不止一个人有类似经历。其实,柜子越多,没用的东西越多,最彻底的解决方案是别弄那么多柜子,屋里才能变得干净利索。火车站恐怕也是这个道理。中国至少有13亿人,站房做得再大,也不够用,不如让它回归本质。东京车站是明治维新时代修建的,至今仍在完好运转,百年前的普通铁路、几十年前的高速铁路,此外还有地铁,融于一站,换乘特别便利,其中的经验,或许值得咱们当中,那些热衷拆除人性化的老站、修建规模庞大的新站的人们,学习学习。

这是2等站的工程图,当时的2等站只有开远一座,据此猜测,这没准儿就是昔日开远站的模样。

我没能找到1等站与特等站的工程图,但其中有座特等站现在还在,那便是大名鼎鼎的碧色寨站。它的故事,在第三篇游记里再聊。

4等站的站坪长350米,两股道,由于滴水站已被裁撤,有一股道被拆除了。

不过,至少在我到的时候,股道拆除工作似乎还没全部完成。

滴水站被撤销的时间并不长。友人2年前到这儿,还看见过站牌。

如今滴水站的站牌,已被涂白。但滴水二字,尚可识别。

谈论滇越铁路,人们往往把焦点对准人字桥与碧色寨车站。碧色寨车站是座特等站,受到关注理所当然,可这座小小的滴水站,凭着完整的历史建筑,周围的青山秀水,以及便捷的交通(此处往北是宜良,往西是澄江县城与抚仙湖),非常值得自驾车到此一游。

当我正要离开,一列货车驶来,给寂静的车站带来些生机。我甚至想,如果可以,应该把它租下来,一是为自己创造一个世外桃源,二是顺便开个茶馆、咖啡馆,就像爱琴海边那些雅致的休憩之所一样,估计能吸引游客前来消费。

从滴水站到徐家渡站的翻山越岭

滴水站的下一站,是徐家渡,它俩之间,铁路只有13公里,依旧是沿着南盘江走,可沿江没有公路,于是查看地图,发现附近有一条小路,走了几公里,路没了,再查地图,又找到一条路,接着走,不久,路再次消失,只好进行第3次规划。就这样,折腾了好一阵,在山里转来转去,终于在太阳落山的时候,回到南盘江,老远就看见了村子,村子后面的山坡上有铁路,不用说,这里一定是徐家渡村,由于有了公路桥,渡口消失了。

村庄内的建筑十分密集,村民们纷纷在家门口摆出各种什物,比赛着谁占路更多。好在村子最高处有个广场,把车停好,顺着铁路走到徐家渡车站。

徐家渡站,距离滴水站13公里,海拔1360米。

刚才已经讲述了车站的等级划分,看到这张徐家渡站的老照片,就知道这是座4等站。

徐家渡车站已被撤销。一位友人见到第一篇游记,赶紧送来几张在徐家渡车站拍的照片,背景是蓝天,比我在黄昏时抵达强多了。这里面,有一张是水塔,是1910年的建筑,完好地保存至今。

其实,历史上的徐家渡站房还在,只是降低了高度(左侧浅色建筑),高高的人字形屋顶被取消了。老站房旁边,是后来修建的一长排灰色砖房,一边儿是商店,另一边是旅社。大多数火车站旁都会有旅社,十分简陋,往往只是一张床而已,价格十分低廉,90年代初期我沿成昆线旅行时曾住过,最便宜的是2块钱一宿。

徐家渡的下一站是禄丰村站,铁路距离是14公里,公路距离34公里。需要首先往东,爬上一座山,顺着山脊往南去,临近南盘江时再下山。这段路十分崎岖,当时天已经黑了(从照片看天似乎还是亮的),两侧什么样的景色一点儿也看不见,只是从海拔表看到,最高时,升到了2150米,也就是说,往上爬升790米。刚才从滴水站翻山到徐家渡站时,也曾爬到2200米的高度,而这一段铁路线始终保持在1350米左右,可见,驾车探访滇越铁路,就得无休止地上上下下,犹如驼峰。

在夜幕中抵达禄丰村,村子很小,紧靠着铁路,东侧两三公里的地方,是竹山乡,跑过去试图找些吃得,可店铺都打样了,唯有一家超市亮着灯,正在上门板。买了瓶啤酒,就着自带的压缩饼干,面对着南盘江,解决了晚餐问题。至于睡觉,自然是后排座了。

禄丰村站以后的路更为曲折

一大早,来到车站。看着站牌子,很是感慨,从宜良到这儿,如今只是一站地而已,可我已经走访了4个站,围着座座山峦,兜了好几个圈儿。禄丰村的一下站是盘溪,铁路距离63公里,历史上这之间还有4个站,都去的话,恐怕要绕行200公里。

禄丰村站,距离徐家渡站14公里,海拔1350米。

禄丰村是个细长条,笼聚在铁路两侧,车站上方有座学校,传来稚嫩的朗朗读书声。站内的历史建筑不见了,只有一座新式建筑。在地图上看到,铁路抵达禄丰村站之前,曾跨越南盘江,这应该是4次跨越中的第2次。本想去看,无奈禄丰村以西有大范围的施工,土方车来来往往,交通不畅,没能去成。

铁路在禄丰村之后,沿着南盘江来了个90度的右转弯,然后比较直地往南去——滇越铁路国内段以蛇形著称,直线非常罕见,这一段虽然不是笔直,但也很不错了。不过,这一段沿江没有公路,我得驾车沿着盘山公路,继续兜圈子。

离开禄丰村站时,在导航仪上规划路线,被告之需要往东绕行,里程为127公里(下图绿线)。查看纸质地图,发现中间有条小路,蜿蜒曲折,似乎可以走过去(下图红线),于是试探着往前走,结果真的抄了个近路,行程62公里,算是捡个便宜。如今电子地图已经做的很不错了,靠导航驾车更是省心省力,对安全也有利,唯一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因此取消主动思维。人的最大优势是具备缜密的思维能力,这优势可以带来数不胜数的好处,如果凡事听从电脑,盲从网络,等于是主动缴械,放弃自身优势,显然,这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美国在30多年前拍了许多科幻电影,展现的,就是这种事儿。

刚爬山不久,可以看到竹山乡的全景。随后的一段路,人烟极少,全程一辆汽车也没看见,农用车与摩托车,也仅仅看见2辆。翻过几道山梁之后,汇入一条乡道(XG45),经过弥勒市的西二镇,再往西,一路盘旋着下山,最终来到山谷的最深处,回到南盘江,回到滇越铁路。

站房建筑荡然无存的西洱站

此时抵达的,是西洱站。该站也是个裁撤站,距离禄丰村站29公里,我虽然抄了近路,但也行驶了62公里才到达。这62公里由于过于狭窄,耗时整整3个小时。一路上基本都位于1700米的高度,而车站海拔仅为1153米。事实上,禄丰村站与西洱站之间,还有2座被裁撤的车站,糯组站与大沙田站,可惜这俩站都位于南盘江西岸,需要绕行更多的路才能到。我在禄丰村站出发时测算了一下,全程约290公里,这种山地平均时速20公里,需要整整一天时间,无奈,只好放弃。

西洱站,距离禄丰村29公里,海拔1153米。

刚到西洱站,就碰上一列货车驶过。据说,开远以北,目前每天行驶4对货车,这个数字是否准确,我不知道。

西洱站的站房建筑已经不在了,唯有站台尚存。昔日站房的地方,如今是一片空地,堆放着村民的杂物。轨道另一侧,是密集的民居。看上去西洱村规模不小,但很安静。

从西洱站到盘溪站

西洱村的旁边,就是南盘江。刚才说过,滇越铁路4跨南盘江,在抵达西洱站之前,铁路已经完成第3次跨越,从西岸来到了东岸。

从西洱村往南去,沿着南盘江有条简易公路,可以直达盘溪镇。这一段的路面还算不错,路上,经过了小河口站,由于铁路在河东,公路在河西,中间无桥可过,只能隔着南盘江,远远地观望。

小河口站,距离西洱站9公里,海拔1140米。

从小河口站的老照片看,这也一座4等站。但观望了好一阵,也没能看到昔日的站房,估计是拆除了。

小河口站之后,下一站就该是盘溪了。抵达盘溪之前,公路又一次盘山,从小河口站的1140米,升到了1700米。站在高处往下看,铁路一直紧紧傍着南盘江。

翻过垭口,视线豁然开朗。一个坝子出现在眼前,这里就是盘溪镇,它属于玉溪市华宁县。盘溪镇地理环境与气候都很不错,南盘江在坝子中央贯通,年平均气温20度,无霜期345天,盛产柑桔,此外还有个温泉。

一路下山,进入坝子,来到镇子里。途中见到好几座清真寺,这一带虽说彝族人占比很高,但回族人也不少。盘溪站位于镇子的东北方向。我到的时候,刚才在西洱站碰上的那趟货车,正在发车,驶往一下站:巡检司。

盘溪站,距离小河口站10公里,海拔1155米。

盘溪站的站房建筑很有意思,上半部分似乎有年头了,下半部分显然是后来增添的装饰层。在法国运营时期,这个站是3等站,按理说,不应该有如此之宏大的建筑。

盘溪坝子并不大,离开车站,往南几公里,便又一次进入山区,此时公路迅速升高,脱离盘溪坝子。镇子往东去的路,居然是条省道——沿铁路驾车,全都是乡道与无名路,见到省道,顿感十分奢侈,可惜只奢侈了几公里,就离开了它,回到乡道上。因为这省道是往东,前往弥勒市区的路。

盘溪站到巡检司站的公路实在狭窄

接下来的这段乡道走得很紧张,以至于连张照片都顾不上拍。因为路是新铺的,高出路基许多,路面只有5米宽,对面有车来,需要尽量往边儿上靠,还得防止掉下去——这段路来往车辆挺多,半数左右是农用车,车上装着许多农作物,超宽,弄得每次会车,都不太轻松。

翻过一座1700米的山,随后下降,进入一片谷地,抵达南盘江时,首先看见了拉里黑站。实际上,在盘溪站与它之间,还有热水塘站与西扯邑站,但都得从西面迂回一圈才能到,故放弃。

拉里黑站,距离盘溪站30公里,海拔1092米。

这座车站,是法国经营时期增建的车站,也是个4等站。

拉里黑站之后,走了几公里,便进入一个小型坝子,叫巡检司。巡检司是历史上的一种基层官署,地位在县政府之下,但要说它相当于现在的乡政府,也不太像,它更多体现的是治安功能,有点儿像现在公路上的检查站。

巡检司在西南一带比较多见,眼前的这个巡检司是个镇,属于弥勒市,但它距离开远市更近些。巡检司车站目前仍在使用中,从盘溪站到这里,铁路距离40公里,我的行车距离为51公里。

巡检司站,距离拉里黑站10公里,海拔1083米。

巡检司站建于1909年,昔日站房已经不复存在。

以在用车站而论,巡检司站的一下站,是十里村站,那里已经非常靠近开远市。但实际上,这段路程中,还有灯笼山站、小龙潭站和打兔寨站。查看地图,前方又一次出现铁路与公路分道扬镳的情形。不过,我对此早已习惯,没把它当回事儿,没想到,悲剧即将出现。

巡检司站到小龙潭站之间的艰难行车

地图显示,离开巡检司镇,往东上山,走数公里后,沿一条小路往南,这路叫巡小路,巡自然是巡检司,小应该是小龙潭。也就是说,我沿着它,能直接抵达小龙潭站,但中间的灯笼山站无法抵达,只好放弃。巡检司站到小龙潭站之间的铁路距离是20公里,公里距离41公里。开始的20公里,平安无事,路况很好,加大油门,疾速行驶,走着走着,觉得不对劲儿了——为什么一辆车都见不到呢?这一路走来,即使是很狭窄的简易路上,偶尔也能见到一辆汽车或是农用车,可这条路上,连个拖拉机都没有见到,犹如当年第一次穿越羌塘。

正在疑惑中,忽然看到前面的路面被翻起,一块块水泥支离破碎,一片狼藉。心中顿时明白了,原来这段路有阻碍,已经停用。或许刚才某个路口有告示,而我没注意。破碎的路面是一段、一段的,每段大约10-20米,前几段破碎不厉害,小心翼翼驾驶,还能安然通过。可越往前走,破碎路面越密集,破碎程度越严重。无奈,只好下车修路——以树枝为挖掘工具,宽大的芭蕉叶为运载工具,用土把破碎严重的水泥块缝隙填满,夯实,形成一条路。

这个活儿用语言表述,几句话就完事,可当时根本不是这样轻松。时间有限,我不能在此浪费太多,必须全力以赴,拼命干。事后回想,要是拍几张照片、拍几段视频就好了,可当时的我,已经顾不上了。汗如雨下,流进眼角,刺得很痛,都没工夫擦,只想尽快冲过去。就这样,艰难地走了五六公里、也许是六七公里,终于渡过难关。

临近小龙潭站时,首先途经了一座发电站,规模很大,在导航仪的误导下,我甚至驶入了厂区和宿舍区。对宿舍区留下的印象很深——周围都是秃山,景色不佳,但院内一片幽雅,一座座6层住宅楼间距很大,车位上停着许多小车,空地上种植着很多植物,路的两侧则是高大的热带植物,透着从容。

再往前,下到谷地,又一次看见了南盘江,江畔不远处,是小龙潭车站。

小龙潭站,距离巡检司站20公里,海拔1045米。

小龙潭站已有百余年历史,从下图可以看出,当时是座4等站。但历史建筑已经见不到了,取而代之的,是座新式站房,但已人去屋空。

80年代的小龙潭站。

一路走来,许多车站的进出都很随意,即使是一些正在使用的车站,汽车也可以直接开上站台。令我感到遗憾的是,小龙潭站不远处,是滇越铁路第4次、也是最后一次跨越南盘江的地方,那里有座金属大桥,誉为“花桥”,本应该去看,就是因为刚才连续修路,体力消耗很大,到了小龙潭站时,仍没有缓过气,匆忙中,把“花桥”的事儿忘了。或许,这将是日后我再走一次滇越铁路的理由。

小龙潭站附近的“花桥”。

小龙潭站的周围,是个巨大的露天煤矿,尤其是跨过南盘江,沿公路前往开远的时候,路边的大坑极为壮观,几十台挖掘机散落在坑里,奋力挖掘,一辆辆重型卡车,来往穿梭。正因矿区的扩张,导航仪又一次迷失方向。在它的指引下,我在矿区里来来回回折腾了半个小时,最终靠自己的判断,才找到正确的路。

小龙潭站附近,巨大的露天煤矿。

昔日因铁路而曾经繁华的开远市

翻过一道山梁,开远市区映入眼帘。滇越铁路在云南全程465公里,只经过了2座城市,一个是宜良,一个是开远。开远比较出名的是化肥。60年前,一些东欧国家援建的化肥生产设备,船运到越南,再沿滇越铁路运到这里。

开远市区的北侧,有座小车站,叫十里村站。估计是这个村到市区有10里地的意思。

十里村站,距离小龙潭站11公里,海拔1052米。

从巡检司沿铁路线到十里村,铁路是31公里,我开车走了79公里。

十里村站仍在使用中,但它不是法国创建滇越铁路时修建的。

铺设铁路,首先得整理地形,然后构筑道床,道床上铺设轨枕,轨枕上铺设钢轨。我国的轨枕,最早基本上都是木制,沿滇越铁路旅行,可以看到3种轨枕。第一种是现代的,钢筋混凝土制成的轨枕。

第2种是木枕,轨枕也叫枕木,就是因为最早的铁路线,都采用木制轨枕。

第3种是金属枕,钢制品。它的寿命比木枕长,但造价高,维护成本也高,只有为数不多的几个国家使用。

看来,当年法国人修建这条铁路时,用得都是钢制轨枕。据说,钢制轨枕适用于曲线半径小、多雨、白蚁多的滇南山区。

每根轨枕都有文字标识。法国人修建滇越铁路时,所有金属制品都是在法国生产,然后用船运过来。成本之高,由此可见。滇越铁路修建历时6年,总花费1.65亿法郎,平均每公里34.1万。

花费如此之高,品质也许是其中的一个因素。从轨枕上的年代即可看出,这些80多年前、90多年前的轨枕,依旧完好,事实上,沿线许多钢制桥梁,历经百余年,同样完好无损。一分钱、一分货的道理,每个人都懂,但在实践中,往往被忽视。动辄进行价格战,以便宜为武器,打压对手,买家更是乐得于此。事实上,如果压价是以牺牲品质为代价,实不可取。看似廉价,但品质有问题,最终的花费,可能更高。

一路走来,至少看到2种造型的轨枕。一种较高,但窄一些;一种较矮,但宽一些。它们的长度一样,都是1.8米,厚度7毫米,单根重36千克,每节钢轨下铺12根。

百年前的轨枕设计图。

凡是被裁撤的车站,站内轨道亦被拆除,拆下来的各种材料,堆放在车站里。令我不解的是,这些独具特色的钢制轨枕,并没有出现在昆明的铁路博物馆中。我觉得,它可是个很好的历史回忆呀。

离开十里村站,走了几公里,便进入开远市区,在市区中部,是开远车站。开远在历史上叫阿迷州,这个车站当时自然是叫阿迷州站。从阿迷州改成开远,是1931年的事儿,据说是当时本地的一位县长改的。

开远站,距离十里村站5公里,海拔1077米。

开远站是昔日滇越铁路上的2等站,站台长600米,比4等站的350米长了许多。遗憾的是,开远站的历史建筑已经没了,取而代之的,是一座钢筋水泥大楼。

如今的开远站依旧在使用。从这驶出的货车,往北去宜良、王家营,往南去河口、越南。其实,在历史上,这里就是个重点站,不仅规模大,滇越铁路的一些行政管理机构也设在这里。

开远的下一站,是大塔。可在历史上,开远与大塔之间,还有一座玉林山站,那个站本身并无神奇之处,但附近有座桥,值得一看。

当我沿着铁路,往郊外走去,天色渐暗。看来,今天的旅程只能就此打住。

明天,我将从红河州的开远市,沿滇越铁路继续南行,直到边境:红河州的河口瑶族自治县。在这段路上,有着更为精彩的篇章,玉林山七孔桥、特等站碧色寨、五家寨人字桥、白寨全钢大桥、边境县城河口。想到这些,我兴奋地几乎整晚睡不着,盼望着天快些亮起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滇越铁路
滇越铁路百年纪念(收藏自果味的日志)
【分享】百年米轨 宜良记忆
从红河到边境 自驾车行走滇越铁路游记之三
洋酸角树——守望百年滇越铁路
【分享】徒步百年米轨,感受时代变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