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月经量少会长癍、早衰?这才是你最应该知道的调理方法

朱诗平 岭南药膳

女人似水, 以水为养,月经即“经水”正常,是女人成熟、青春、健康的标志。月经量少为女人之“水”异常的一种表现,也是妇科常见、难治的疾病之一。临床很多疾病可以导致月经量少,如子宫发育不良、性腺功能低下、子宫内膜结核、多囊卵巢综合征、盆腔手术损伤、卵巢早衰等。

我之前写过几篇关于女性月经的文章

月月的那些事儿——月经不调的中医调理

月经失调(1)气虚型

月经失调(2)血虚型

明确指出月经与脾、肝、肾三脏关系最为密切。

《证治准绳》

经水涩少,为虚为涩;

虚则补之,涩则濡之。

女人如花似水,以肾为根,以血为本。《傅青主女科》提到“经水出于肾”,肾为水脏,藏天生之水——“精”,女性得此水以润养。精水化气生血,下注胞宫,主宰女性生长、发育、盛衰。

《素问·上古天真论》提到“女子肾气盛,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可见肾精足,精水所化生之气血充盛,血海得以满盈,则月经正常来潮;《医学正传》曰:“月水全赖肾水施化,肾水既乏,则经水日以干枯。”由此可见若肾病,先天精水不足,气血生化乏源,天癸生而乏,血海满溢量少,则月经稀发,量少。

如先天禀赋不足者,其肾精匮乏,物质基础少,化气生血充盈血海不足,或其他后天疾病、流产、感染等原因伤及肾经,导致肾之功能受损,影响其正常发挥生精之力,血海不可多泻,临床表现为经量减少。

《傅青主女科》曰:“盖以肾水之生,原不由于心肝脾;而肾水之化,实有关于心肝脾。”即肾水生化,充盈血海,使经血应时而下与心(主要是肝火)肝脾的功能正常密切相关。

肝为肾之子,肝藏血,主疏泄,调节血量。 肝气舒畅调达,经络畅通,肝气入于肾,肾水满而能宣泄,肝所藏之血亦能得到正常疏泄,经量正常;若肝气郁滞,经络阻滞,其疏泄的功能不得发挥, 肝气不能入于肾,肾水满而不能宣泄,肝所藏之血得不到疏泄,则经量减少。

内心里难过 我的青春啊

女性在生理上常表现出“气常有余,血常不足”的特点,“守得一份血就能守住一份青春”。血足,则血海满溢,有余可应时而泻,表现为月经规律;血亏,则血海满溢不多,少量经水应时而下,表现为经来量少。

脾为后天气血生化之源,主运化,先天肾水亦要仰赖后天水谷精微的滋养。若脾气郁结或脾气亏虚,则其不能运化水谷精微以养肾水,肾水生化障碍则血海充盈不满,经行量少。

临床常见的几种类型。

1 气血不足,冲任失调(月经量少)

某,女,25岁。近一年来月经量逐渐减少。现病史:经量逐少。个人史:12岁初潮,月经周期40天,经行4-5天净,末次月经10月30日。过敏史:无过敏史 婚育史:未婚 家族史:无家族遗传病 舌质:尖红 脉象:数脉

【辨证及治法】辨证分析:气血不足,冲任失调。治则治法:和养调理。

【处方】

炒潞党12g 制黄精12g 炒白术10g 云苓12g

炒当归10g 生熟地10g 川石斛10g 川芎6g

白芍10g 女贞子10g 炙甘草3g

【按语】按语:妇人以气血为本,气血不足,则冲任失调,经量渐少。而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本着治病当注重顾及脾胃的观点,多注意兼顾调治脾胃的运化功能。临床处方,习惯某些药物炒用,一则藉以改善药性之偏,一则使其焦香,增进健脾之力。最常用茯苓,因茯苓味甘淡,甘则能补,淡则能渗,甘淡属土,具健脾和中、利水渗湿之功,其药性缓和,补而不峻,利而不猛,既能扶正,又可祛邪,为防治脾胃之虚要药也。

2 脾肾两虚(月经量少、月经逾期)

某,女,36岁。经行量少1+年,月经推后1次。现病史:患者既往月经规律,经期5天,周期28天,量中。1+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经量减少,约减少既往的1/3,色暗红,无血块。曾在华西附二院就诊,激素水平检测结果基本正常,未予药物治疗,自服VitE症状未缓解。末次月经6月16日~6月20日,量少为既往经量的的1/3,色暗红,无血块。现停经48天。 刻下症:口干喜热饮,怕冷,易疲乏,久坐后腰酸近一年,纳眠可,大便时干时稀,小便黄。舌质:红 舌苔:薄微黄 脉象:细 既往史:无特殊 婚育史:月经14初潮,经期5天,周期28天,痛经(—),已婚,怀孕6次,生产1次。

【辨证及治法】辨证分析:脾肾两虚。治则治法:健脾补肾,养血益气调经。

【处方】

党参30g 白术10g 茯苓12g 熟地黄10g

当归10g 白芍15g 川芎10g 黄芪12g

枸杞子10g 菟丝子15g 补骨脂10g 砂仁6g

【按语】患者以 “经行量少1+年,月经推后1次”为主诉,结合病史,四诊合参,属中医的“月经量少”的范畴。“经水出于肾”、“肾主冲任”。加之中年女性,曾流产多次,多产伤肾,肾气不足,精亏血少,冲任不充,血海亏虚,加上脾虚气血生化不足,无血下注胞宫,以致经行量少。肾为腰之府,肾气亏虚,腰失濡养,故久坐腰酸。脾主运化,脾失健运,水湿内生,渗泄大肠,故见大便时干时稀。怕冷,易疲倦,脉细亦为脾肾两虚的表现。本案抓住月经病的中心环节,从肾、肝、脾论治,注重脏腑辨证在月经病调治中的重要作用,辨证论治,调经治本,并巧妙运用肾、肝、脾三脏之间的内在联系,辨证处方,最终达到恢复月经期、量、色质正常的目的。

3 阴(血)虚血热夹瘀(月经量少、月经先期、黧黑斑)

某,女,39岁。月经周期提前伴经量减少25年,面部色斑8年。 现病史:患者既往月经14岁初潮,周期20-23天,经期4-7天。诉自初潮起出现月经量少,仅能浸透1-2片卫生巾,未曾系统治疗。近8年,自诉面部色斑逐年增多,以面颊为主。末次月经:6月29日,4天净,量少,色暗,浸透1-2片卫生巾,无块,伴下腹隐痛,腰酸胀,无乳胀。平素白带量少,色微黄,无阴痒。刻下症:压力大,心烦多虑,口干不苦,纳欠佳,多梦,易失眠,二便调。舌质:红舌苔:薄白脉象:细 既往史:无特殊婚育史:14岁初潮,周期20-23天,经期4-7天,量少,无块,下腹隐痛,腰酸胀,无乳胀。已婚,孕5次,人工流产4次,顺产1次。

【辨证及治法】辨证分析:阴虚血热夹瘀。治则治法:滋肾养阴,凉血消斑。

【处方】

太子参30g 麦冬15g 五味子10g 生地10g

淮山药15g 茯苓10g 丹皮10g 黄柏10g

枸杞10g 白芍15g 生蒲黄10g 首乌20g

丹参15g

【按语】患者以“月经周期提前伴量少25年,面部色斑8年”为主诉,四诊合参,当属“月经先期、月经过少、黧黑斑”范畴。该患者于初潮始月经异常,提示患者先天禀赋不足,肾气虚衰,冲任不固,不能制约经血,且患者平素多虑,阴血暗耗,阴虚生内热,热扰冲任,精血失于制约,两因相合,则致月经提前而至。复因患者多产伤肾,耗损精血,精血亏虚,冲任亏虚,血海满溢不足,故月经量少;且金刃直接损伤胞宫,血海留瘀,或因热灼津液成瘀瘀血阻滞,冲任阻滞亦则致月经量少;瘀血内阻,气血不畅,颜面失荣,故可致黧黑斑。中医治则治法:滋肾养阴,凉血活血,化瘀消斑。

4 肝郁脾虚,血瘀气滞(月经量少、痛经)

某,女,28岁。经行腹痛进行性加重3年余 现病史:既往月经:患者17初潮,周期28-30天,经期5天,量中,无痛经。自2005年无明显诱因出现经行腹痛逐渐加重,需服用止痛药,下腹坠胀冷痛伴肛门坠胀,腰部酸胀,乏力困倦,月经量较既往减少2/3,色暗夹血块,块出痛减。末次月经:12月9日,5天净,量色质及痛经症状同前,经前乳房胀痛,烦躁易怒,小腹胀满,经前便溏,经期食欲下降。刻下症:月经周期第11天,怕冷,手足心冷,烦躁易怒,纳可,睡眠欠佳,多梦,二便调。舌质:淡红舌苔:淡红脉象:沉细 既往史:无特殊婚育史:患者17初潮,周期28-30天,经期5天,量中,无痛经,近三年经行腹痛进行性加重。孕0次,产0次。

【辨证及治法】辨证分析:肝郁脾虚,血瘀气滞。治则治法:疏肝健脾,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处方】

当归10g 白芍15g 醋柴胡10g 茯苓12g

白术10g 丹参15g 制乳香6g 制没药6g

元胡10g 炒川楝子10g 蒲黄10g 益母草15g

炙甘草6g

【按语】患者以“经行腹痛进行性加重3年余”为主诉,四诊合参,当属祖国医学“痛经”的范畴。患者平素烦躁易怒,提示肝郁,肝郁气机郁滞,气不行血可致瘀血停滞,不通则痛,可致经行下腹痛甚,夹血块,且块去痛减,经前乳胀。肝郁即木郁克土则可致脾虚,症见经行泄泻,月经量少,结合舌脉当辨证为“肝郁脾虚血瘀”证。中医诊断:月经过少,中医证候:肝郁脾虚,血瘀气滞。治则治法:疏肝健脾,活血化瘀,行气止痛。

5 肾虚血瘀证(月经量少、腰痛)

某,女,24岁。月经量少两月余。现病史:既往月经规则,量正常。两月前,曾因工作熬夜2次,之后一直腰酸,两次经来量较前明显减少,甚则点滴而尽,经色黯红。LMP:6月30日,3天,量少,经行第二天仅点滴而尽,无痛经。 刻下症:时腰酸甚,无腹痛,睡眠饮食可,二便调。 婚育史:14岁,4—5/30天,痛经(+),未婚,否认性生活史。 舌质:淡暗 舌苔:薄白 脉象:脉细尺弱 辅助检查:2008年6月12日B超示子宫附件未见异常。

【辨证及治法】辨证分析:肾虚血瘀证。治则治法:补肾养血,化瘀调经。

【处方】

党参10g 当归10g 白芍10g 菟丝子12g

川芎5g 白术10g 茯苓10g 熟地10g

覆盆子10g 沙苑子10g 枸杞子10g 益母草15g

路路通9g 炙甘草5g

【按语】月经过少不外乎肾虚、血虚、血寒及血瘀所致。患者先天禀赋不足,且几日来劳思过度,损伤脾气,故脾虚化源不足及肾气不足,致冲任气血亏虚,血海满溢不多,致经行量少。

患者先天禀赋不足,肾气虚弱;劳思过度,损伤脾气,则脾虚化源不足,致冲任气血亏虚,血海满溢不多,致月经量少;气为血之帅,气虚则血瘀,又血失肾之温煦,则经血色黯有血块。腰为肾之腑,肾虚则腰酸,舌淡暗苔薄白,脉细尺弱均为肾虚血瘀之证。中医证候:肾虚血瘀证。治则治法:补肾养血,化瘀调经。从患者病史、经量、色质及舌脉出发,以“有劳累熬夜史,月经量少、色黯红,腰酸,舌淡暗苔薄白脉细弱”为辩证要点,重点把握“肾虚血瘀”之病机,治疗上补肾八珍为主,佐以理气活血通经之药制香附、淮牛膝、益母草,加王不留行行气散瘀。全方共奏补肾养血、化瘀调经之效。

参考文献

1.郭晓虹, 尤昭玲. 尤昭玲教授诊治月经量少临床经验[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3, 33(7):63-64.

2.《名老中医典型医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月经过多医案
妇科国医班秀文50年治疗月经病的诊断、用药全在这里....
闻诊 闻诊大全5
脏腑病机之奇恒之府病机(女子胞病病机)
经 病
妇科推拿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