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一个人最大的愚蠢:习惯性反驳
userphoto

2023.04.21 广东

关注

哈喽, 我是尤尤。

生活中你有没有遇到这样的人?

与朋友分享更高效的工作技巧,他会说:就只有你的才是好的吗?

劝减肥期的朋友少吃点,他会说:吃多吃少是我的事。

提醒同事开会要迟到了,注意下,他反怼:我又不是故意的。

不管什么事,只要遇到观点和意见不一样,就会条件反射式地反驳,容不下不同,听不进别人的话。

作家李小墨曾说:“始终要在言语上胜过他人,是我见过情商最低的行为。”

接下来我就和大家分析下,为什么有些人“习惯性反驳”。

01

习惯性反驳,源自心理本能

习惯性反驳,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杠精”,是一个人内心里为保护自己而产生的一种心理机制。

行为科学奠基人阿基里斯曾经说过:“习惯性防卫的根源是惧怕暴露出我们想法背后的思维。”是习惯性防卫的典型表现,背后潜藏的是不易察觉的自卑心理,心理学上称为:防卫式自卑。

比如前面说到的那位朋友,你分享给他更高效的技巧,是好意,但他却不领情。

是他看不懂你的方法更好吗,未必,更大的可能是:

他知道你的比他的要好一点,但是呢,如果承认你的更好,就相当于否定了自己,他接受不了“自己不如别人”,害怕别人发现自己的不足和错误,因而通过外在的强势和反驳,试图把提出不同意见的人“打”回去。

对他来说,暴露心中真正的想法是危险的,别人有可能会发现他的“错误和不足”,这样的后果让自卑的他们难以承受。

02

习惯性反驳,使人难以成长

学员兰兰,就曾是一个防卫式自卑的人。

她提交的方案,领导反馈“前面很不错,但结尾还需要优化”,防卫式自卑心理使她忽略了领导的肯定,只感受到被质疑、被否定、被打击:

他是不是指责我没能力?

是不是看不起我?

是不是觉得我的方案很low?

这一系列的联想,触发了她的反驳欲,开始为自己辩驳。

罗翔老师说过:“一个人成熟的重要标志,就是脑海中能够同时存在看似对立的观点。”

对立并不代表,一方就是对的,另一方就是错的、差劲的,可能是彼此的站位不同,环境不同,毕竟当你站在半山腰的时候,你只能看到山腰的风景,领略不到山顶的无限风光。

你要做的是,不要为了面子,为了争一口气,见人就怼,遇事就驳,接纳真实的自己,允许自己有不足的地方,能精进的就精进,精进不了也没什么。

老话说的好,“尺有所短,寸有所长”,你在这里不如他人,在别的地方,有可能你就是标准。

03

跳出习惯性反驳,做成熟开阔的人

前面说了这么多关于习惯性反驳的坏处,接下来我就和大家聊一聊,如何跳脱出习惯性反驳的怪圈,做个能包容,懂欣赏,受欢迎的人。

>>保持觉察,为自己开一盏绿灯

觉察,是一切改变的根源,也是知行合一的桥梁。

这个世界不存在真正的“知道却做不到”,如果你知道“反驳”无益,却依然习惯性反驳,那说明你不是真正的知道。

人是先有内在的意识、认知,而后才会有外在的行为。

练习觉察的方法,每次想要反驳的念头一闪过,先停10秒,问问自己“有没可能他说的也是一种办法”,用“增加”和“拓展”的思维方式,把自己带进更广阔的思维空间。

>>拥抱反驳,在接纳中强大

通用汽车传奇CEO艾尔弗雷德·斯隆曾说:“在没有出现不同意见之前,我不会做出任何重大决策”。

越是强大的人,越能接纳反驳。

因为他们知道,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取众人之长,才能长于众人。他们更关注的是目标,而不是面子,他们更想要的是结果,而不是证明“我是对的”。

希望看到这里的你,也能拥抱反驳,让越来越多的人,为你的思维大厦,添砖加瓦。

最后我想用一句乔帮主的话送给你:“只要利益不产生冲突,别人讲的话,一般不需要反驳。”

如此你将习得更加开阔的人生,丰富眼界和见识,迎来崭新的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你身边有没有一种人,对你说的所有话都习惯性反驳,喜欢反驳别人就是杠精吗?其实,杠精不是批判性思维,而是自卑的表现。
哲思 | 真正优秀的人,都有“绿灯思维”
人性最大的弱点:习惯性反驳
一个人最大的愚蠢:习惯性反驳;人生转运,从思维转弯开始,精辟
真正的高级是:慢和少;一个人最大的愚蠢是习惯性反驳
笔记35-红绿灯思维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