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应激状态与情绪健康的关系

摘要:通过阐述不同人格对应激事件情绪应对的差异,以及不同情绪对应激事件处理的影响,总结在应激状态下容易产生的负性情绪及提出解决负性情绪的方法,来表现应激状态与情绪健康的关系。

关键词:应激状态,人格特质,负性情绪,应对方法

心理应激反应是人的身体对各种紧张刺激产生的适应性反应。而应激状态则是指个体在应对危机状况时,在情绪,认知,行为方面发生的变化,这些变化可能导致个体在生理上以及心理上产生症状,严重的可能会有发疾病,因此,即使调整应激状态是保持情绪健康的关键,而良好的情绪状态对个体及时摆脱应激状态也是非常关键的。

一.不同人格对应激事件情绪应对的差异

应激是 “由人和环境之间的特定联系所导致的一种心理状态”(Lazarus),当环境的压力超过了个体所能承受的范围时,他就必须调动其它资源进行应对。面对应激事件时 ,个体对事件性质和强度的认知评价被称为主观应激 ( SubjectiveStress)。主观应激是个体应激应对过程的起点,存在着个体差异。根据艾森克的三维度人格结构模型,人格被划分为外倾—内倾,神经质—稳定性,精神质—超我机能。不同人格特质的个体在面对应激事件时,主观应激反应会表现出较大的差异。对成人被试的研究发现,高神经质的个体更多地将应激生活事件解释为消极、负面的事件,而且倾向于将其评价为高强度的应激源。也就是说,当应激事件刺激高神经质个体时,负面的情绪将在这类被试身上体现的更加明显。而一些正面的应激事件到来时,他们却不容易感知到而很难产生正性的情绪。而外向的个体对积极和消极情境的感知都较为强烈,因此,无论应激事件会给个体带来什么样的情绪,或欢乐喜悦,或悲伤抑郁,外向的个体都会产生比较明显的反应。高责任心的个体则会比较客观地评价应激事件,感知到的应激源强度较低。这种被试在面临突发的应激事件时会表现的十分镇定,在应激事件发生之后,能够起到组织,安抚他人情绪的领导者的作用。

应对风格 (CopingStyle) 是指个体面对不同的应激源时所采取的应对方式 ,一般分为 “主动 - 被动”两个维度。良好的应对风格使个体能够有效地解决问题 ,避免出现过度的负面情绪。已有的研究表明,个体的应对风格与人格特质有着密切的关系。个体面临应激情境时 ,自然而然 “选择” 或者表现出来的应对风格可能直接源于人格特质,其应对效果具有跨情景的一致性和稳定性。如神经质的人多采用回避和被动消极型的应对风格 ,责任心较强的人则多选择问题解决型的积极应对风格,外向/内向性高的人可能同时出现理性、 积极思考的应对方式和压抑、替代等消极的应对方式。当然,个体对应激情境的主观评价的应对风格也受到个体主观应激的影响 ,例如,对负性事件认知评价越强的个体就越容易出现消极被动的应对风格。

由此可见,应激状态与情绪健康的关系会受到人格因素的影响,不同人格特质在遇到应激事件时情绪健康的状态是不尽相同的。如汶川地震之后,外倾的人可能更容易从应激状态中走出来,积极的投入重建家园的工作中去,而内倾的个体则可能长时间的被负性情绪所影响,无法恢复应激状态之前的情绪健康状态。

二.不同的情绪健康状态对应激事件的处理与应对

当应激事件出现时,以怎样的情绪面对应激事件,对能否安然度过应激状态也是至关重要的。当然,负性应激事件对个体的刺激,必然会使个体产生负性的情绪。这是正常的现象,不同的是,负性情绪的程度在不同个体身上表现出了差异。如伤人这一应激事件,有些个体可能只是感到惊恐,然后就能恢复比较平静的情绪状态,而有些则感到惊恐过度,甚至出现生理反应,以至于强迫性回忆。这样的情绪使自己陷入了应激事件中而难以解脱,长期会造成身体健康的下降,这样会更加难以从应激状态下解脱出来,导致循环。

而中性应激事件给不同个体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的。比如考试这一应激事件,有些个体更倾向与体验积极的情绪,比如振奋感,愉悦感。他们认为考试是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好机会,可以好好把握,相信自己能够将自己的成果展现,这样,应激事件的解决往往会使很好的结果,他们会在应激事件的过程中始终保持良好的心态,考试的结果也会比较理想。而另外一些个体则会产生不同的情绪反应,即焦虑状态。

三.应激状态下容易产生的负性情绪

1.焦虑。考试焦虑是一种典型而普遍的应激现象 ,不仅影响考试结果,而且往往对考生的生理和心理健康如免疫功能、认知能力、情绪状态等产生不利影响。这种情绪主要表现在考试前或者是答题期间,而这种焦虑的情绪不仅仅影响了情绪健康,而且会是考生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头晕、头痛、消化不良、睡眠失调、免疫机能下降以及思想不集中、记忆减退等症状。

2.惊恐。这种情绪状态往往出现在比较大的危机发生之后,比如512汶川大地震。灾区的灾民在应激状态中,普遍都会表现出惊恐的情绪。他们害怕可怕的经历再次发生,害怕自己无法控制自己而崩溃,害怕失去亲人或者亲人收到伤害,害怕孤独变得无依无靠。在这种状态下,他们不敢独自在家、严重失眠、满脑子都是对地震的恐惧而无法思考、过度警戒而对些许风吹草动做出过度的反应、肌肉紧绷、心悸、呼吸不顺。这种恐惧的情绪不仅会产生在灾民当中,对其它关注灾区情况,或者阅读有关灾情情况的民众也会产生在情绪健康上的影响。

3.担忧。在应激时间发生的时候,担忧也是会经常产生的情绪。比如考试之前,考生会担心自己会不会在考试过程中出现状况或者失误。而在灾难性应激事件发生之后,那些处于应激状态下的个体的这种情绪表现的更加明显。他们会担心自己的未来,会担心自己的亲人朋友,会担心自己的家园。

4.无助感。在灾难面前,人们感到了自己的渺小,在灾难面前,只能承受而无法改变现状。更有人会感到已经到了世界末日,自己的前途茫茫。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而自己一时又无法承受这种变化,因此,在应激状态发生时,无助感也是比较普遍的一种情绪。

5.悲伤。悲伤是在灾难性应激事件之后最容易产生的一种情绪。这种悲伤的情绪往往会在惊恐感和担忧感慢慢的消去之后产生。当一切已经恢复平静,自己的安全也有所保障时,悲伤的情绪将慢慢浮现出来。这种情绪主要是为自己死去的亲人,朋友感到难过。这种情绪的表达方式也很不相同,有些人会选择用嚎啕大哭的方式宣泄自己的情绪,而也有些人,则会表现的很麻木冷漠,来抑制自己的情绪,显然,后一种方法对情绪健康是非常不利的。

6.愤怒。这种情绪的产生多是应激状态下的个体对应激事件为什么发生在自己身上的情感的抒发。他把灾难或者应激对象的产生归于了上天或者是他人。他认为上天是不公平的,认为他人做得不够好,不能理解自己的痛苦,他人的能力是够的,不能帮助他改变现状。总之,这种情绪的产生是因为应激状态下的体试图找到一个可以宣泄情绪的对象。

7.愧疚。与愤怒不同,这种情绪的产生是因为应激状态下的个体将应激时间造成的后果多归于自己。他们会认为后果之所以这么严重是因为自己的行动不够迅速,自己的能力不足,自己没办法救自己的亲人朋友,自己只能眼看着灾难的发生却无能为力,他们甚至觉得自己生存下来就是一种错误,希望在灾难中失去生命的是自己而不是别人。长期带着这种情绪生活,会使人对生活失去信心,觉得自己对任何事情都无能为力,这样的状态,对健康会造成很大的影响。

除此之外,不同人格特质的个体可能会出现不同的情绪,但是这些情绪都会是负性情绪,对情绪健康造成影响。

四.对应激状态下正确处理负性情绪的建议

应激事件一旦发生,以上所说的负性的产生是机体适应强烈变化所做的防御,是十分正常的心理反应,当这些情绪出现时感到手足无措是没有必要的,可是,如果放任不管,任其发展,不仅反应会加重,而且还会引发更严重的心理和生理症状,严重的影响了身心健康,因为健康的情绪是健康的心理以及生理的有利保障。尽快调整自己的情绪状态,进行心理重建是非常必要的。但是,应激状态下的心理承受能力是下降的,不科学的方法不仅不能抚平创伤,可能还会造成二次创伤。

因此,拥有良好的应对风格,才能保持良好的情绪。尽管研究表明应对风格和人格下面是我对如何在应激状态下保持情绪健康提出的几点建议:

1.通过积极的心理暗示消除考试前考试中的焦虑。对于考试的焦虑,可以采用暗示的方法,告诉自己我能行,我能成功,给自己以暗示,这样会增强自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焦虑的感觉。

2.参加户外运动,听轻音乐等愉悦的活动。考试的焦虑会使考生感到紧张,难以集中经历。适当的放松可以消除紧张感。有人认为那样会浪费掉许多学习的时间,会不会使焦虑感更加强烈呢?根据记忆的提取说,我们在应激状态下往往会由于过于紧张而造成记忆提取的失败,因此,在应激状态下学习不仅没有效率,还会对情绪健康造成影响。因此,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放松在焦虑状态下保持良好的情绪状态,不仅能消除焦虑,还能提高考试的成绩。

3.不要压抑自己的感情。灾难发生之后,很多人会告诉应激状态下的个体:“要坚强。”其实这是很不科学的。因为面临如此大的变化与冲击,心理上必然会受到创伤,情绪将产生巨大的波动,合理的宣泄情绪是保持情绪健康的好方法。所以,不要压抑自己的痛苦,不用在他人面前表现的坚强,要慢慢的抒发,慢慢的适应。

4.要勇于面对现实。有些在应激状态下的人会否认现实,强迫自己去遗忘,强迫自己逃避,将自己封闭起来。表面上可能忘记,但是痛苦的经历必然会遗留在潜意识当中。因此,勇敢的接受现实,面对现实才是保持健康情绪的好办法。

5.要试着和大家一起分担。痛苦如果能够和他人一起承担的话,心理上所承受的痛苦就将减少,这是社会心理学上的一种现象,也是在应激状态下调节情绪,保持健康的一种好的方法。但是有的人害怕将自己的痛苦转移到他人身上会给他人造成困扰,其实这种担心是没有必要的。因为在同样的应激事件的背景下,与他人形成共情,这样可以产生一种信任感,不仅帮助自己尽快回复情绪的健康,同时也帮助了他人。

6.多和亲人朋友在一起。因为应激事件生以后会产生无助感,会感到恐惧与担忧,感受不到温暖,因此,与他人在一起会给彼此安全感,这对消除恐惧感,无助感,担忧感是非常有效的。

7.保持生理上的健康。保证基本饮食,以提高身体素质,只有良好的生理基础才能战胜疾病,只有有强健的体魄才能保持良好的心态。

五.总结

不同的人格特质,在应激状态下的反应是不同的,对应激事件的应对风格也是不同的,好的应对风格对应激状态下负性情绪的解决是有利的。而不同的情绪状态也可以使个体在应激状态下保持好的心态,使其更容易从应激状态下解脱出来。因此,应激状态与情绪健康的关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合理的方法可以构建一个良性循环,尽快从应激状态下走出来,而放任不管或者解决的方法不合理,造成的结果可能就是陷入恶性循环当中,加重负性情绪,最后导致很严重的后果。

总之,应激事件是客观存在的,只要以科学的方法积极的态度应对,应激状态不会影响我们的情绪健康。

参考文献:1. 李育辉 张建新《中学生人格特质主观应激与应对风格之间的关系》,心理学报

2.      张智君 霍 燕 《大学生考期应激的特征及原因分析》,心理学报2001,33(2):155—139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新视野 | 培养健康的心态与人格
心理压力与情绪管理
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抑郁症状有何不同?
你所有的痛苦都来自大脑的错觉,这些智慧希望你也能拥有
第九章心理危机干预
回避悲伤,你会更加抑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