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读者分享|教育能使一个农村孩子走多远?



写在前面

今天,大家有没有被“哈佛毕业典礼首位来自中国的演讲者——何江”刷屏呢?


这个小伙子来自湖北农村、上大学才第一次进城,家庭条件一般,母亲又不识字。他即将从哈佛毕业,去麻省理工学院读博士后,昨天又成为了哈佛大学的毕业典礼演讲者。何江之所以要申请毕业演讲,目的是想为饱受“读书无用论”困扰的乡村青年打打气:教育依然能够改变一个人的命运,能够把一个人从一个世界,带到另一个世界。


他的经历非常励志,也应该能够给很多农村孩子坚持下去的信念。


不过,今天我们要说的,不是何江而是我们公众号中一位读者的亲身经历。


在看到我们发出的《如果大多数寒门学子“读书致贫”,那么他们的出路又在哪里?》(“回复”寒门“即可看到)这篇文章后,她留言告诉我们,她自己也有过考上大学却为学费发愁,又差点被野鸡大学忽悠的故事。


不过,她的故事绝不仅仅是“与野鸡大学斗智斗勇”这么简单,而更是“一个农村女孩子,也能通过自己努力,在一线城市工作安家,过上小康幸福生活”的故事。虽然其中还有因父母缺乏理解,以及毕业后求职困难导致的抑郁症经历,但她最终也治愈了自己,做到了与自己、与父母的和解。


也许,你会觉得这个故事很普通,但的确也是“教育能使一个农村孩子走多远?”这个问题下,另一个非常有力的回答。文字也许轻描淡写,但经历过的人,会懂得其中的艰辛。


有人读过我们《寒门学子》那篇文章后留言:“小A的经历太过离奇,真的会有那么惨的人吗?”而今天的故事将说明,比小A惨的大有人在,但也能在生活触底后,反弹得更高。最难做到的,是在被生活无情蹂躏过后,仍旧保持对生活的向往和热情。


也有人曾留言说:“我们的文章大多都在讨论社会悲观的现实,能不能也给出一些励志的例子?”


今天的故事,就是专门来励志的。




文 |  晨月

编辑 | 陈琳

 

我出生于一个贫困到极点的农村家庭,父亲常年体弱多病,我和姐姐从小在节衣缩食的拮据生活中拼命勤奋求学。

 

这个家虽然贫寒,但也充满温暖。



家贫父患癌,我拼命学习考上大学


在我姐姐小学毕业那一年,我爸突然查出肝癌,当时这犹如惊天巨雷,给这个本来就风雨飘摇的家猛烈的一击。在无奈之下,姐姐选择了辍学打工,成为家里的唯一经济来源。母亲是个朴实但坚强的女人,从此一个人背负起照顾家人与农田劳作的重任。而我,就在这沉重的背景下继续勤奋努力学习,肩负着改变家里贫困命运的唯一希望。

 

在整个求学道路中,我一直严格要求自己,在年级考试中总是名列前茅。生活上从来都是以最低的标准对待自己,学习上却给自己树立最高标准。那时学校老师也很温暖,经常会给我提供一些学习用品。

 

高三那年,母亲突然告诉我,在外打工的姐姐不小心染上乙肝病毒,她需要治疗,也许不能再继续提供我上学的费用。我姐比我只大一岁,但是她坚持要我继续求学,将来改变家庭的命运。她不希望我重蹈她的覆辙,不希望我也沦落到辍学打工,以后一辈子只能做劳动力。

 

于是我继续在这压力中拼命学习。

 

高考那年,我的分数顺利考上了湖南的一所普通本科。接下来,巨额的学费是个大问题。二本的成绩也许不值一提,在我们那个贫困的村里,却是仅有的一两个考生考上。

 


艰难打工筹学费,

野鸡大学来忽悠


高考结束那个暑假,我去一家食品厂打工,一边打工一边等候录取通知书。那张通知书寄到时,带给我的不是激动和喜悦,却是忧愁。因为我知道这个风雨飘摇的家根本拿不出那么多学费。

 

于是一个野鸡大学的招生老师趁虚而入,极力吹嘘他们学校怎么怎么好,而且承诺以我这么高的分数进入他们学校,一定能拿到奖学金。那时我们也不怎么懂得教育资源的优劣,心里就想着能早些摆脱贫困最好,所以差一点就放弃本科而报名专科了。

 

后来我的很多亲朋好友,包括我高中的班主任,都极力反对我放弃自己好不容易考上的本科。他们告诉我到大学可以申请助学贷款、勤工助学,还可以申请奖学金。于是我终于在东凑西借了第一年学费后, 进入了我的大学。

 

勤工俭学到毕业,

求职困难却抑郁


在大学四年,我一直专心致志地学习专业知识,周末和假期就去做家教、餐馆端盘子、送外卖,还有推销报纸,各种勤工俭学的机会都尝试,而且也为自己赚取了一些生活费。

 

同时,我优秀的成绩继续保持。每年会有奖学金抵消部分学费。大学期间考了很多证书,有英语专八、国际贸易资格证,以及BEC高级,都是自己努力备考,没有通过培训机构,因为我也出不起那钱。

 

毕业之际,满心憧憬换来的却是严峻的就业形势。我毕业那年赶上的刚好是经济危机时期,我所学的商务英语很难找到对口的工作。

 

毕业离校之前的几个月,我感到自己在经济方面前所未有的紧迫感。觉得自己马上就要毕业,马上就该拥有自己的经济实力,所以从此开口向父母要钱已经变成一种羞于启齿的事情。

 

但是毕业季却恰恰是需要用钱的高峰期,频繁的来往人才市场、人际交往费用,以及考证费用,接二连三让我为难。我甚至因为没有自己的电脑,连毕业论文都是租来的一部廉价电脑写的。

 

最后那两个月我省吃俭用,你绝对想不到,我连学校食堂两块钱一份的菜都不敢去打,每天吃点泡面馒头打发自己的胃,那种窘迫感到现在依然刻骨铭心。



 

雪上加霜的是,当时我本来是报名考教师资格证的,而且也顺利通过了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笔试。我的考试能力绝对是没有问题的,但后面需要考普通话以及面试,需要四百块。

 

我至今依然记得那一刻我在电话中是怎样诚惶诚恐地开口跟家里要四百块,很不幸的是,接电话的是父亲。他的性格一向比较郁闷,在电话里他的沉默和低沉压抑的语气我至今记得。他虽然没有直接拒绝我的请求,但沉重的语气,依然让我感受到了那份贫苦带来的无限压力。

 

于是我做了这辈子最错误的一个决定:放弃接下来的考试。

 

一个错误的决定,引发了后来一系列的郁闷心理。如果我有那个证书,我当时毫无疑问是可以找到一个教师的职位的,我甚至痛恨为什么接那通电话的不是母亲,因为母亲性格比较开朗,就算再困难,她也会鼓励我毫无顾虑地去考那个证书。可是命运就是那样阴差阳错,那个考了一半的证书就成为我之后持续很久的遗憾。

 

更让我痛苦的是,那个遗憾不是因为我能力的缺失,而是源自那无奈的贫困。那种无力的恨与遗憾,真的只有处于同样贫困中的人才能体会到的。

 

而此时,全家乃至全村所有亲朋好友都在期待着我毕业之后如何改变命运。长期积累下来的压力就在那一刻决堤般冲泄而来,两个月的焦虑失眠,终于让我崩溃了。

 

我那时很清楚知道自己得了抑郁症,也试着自己去战胜,但是我自己的力量太小了。于是我想逃离这个世界,好多次走上轻生的边缘,但勇气终究不够,恐高症挽救了我的小命。

 

没有那个勇气逃离世界,反而让自己变成了全院皆知的名人。各种议论让我不堪重负,更加严重。


 



回家之后面对的是更严重的问题:父母亲根本不知道什么是抑郁症,也不知道如何理解。

 

他们用最直截的方式,否定了我十几年寒窗苦读的汗与泪。他们认为,要么就是因为我自私,害怕承担家庭的责任,所以选择逃离;要么就是我不务正业,谈恋爱导致学业不精,所以找不到工作。

 

所以我在家休养的那一阵子,名为休养疗病,实际上是一日日在加剧病情,那些日子我无时不刻都在想着一件事:逃离。


有时候,父母的爱如果找不到正确方式,也是很沉重的枷锁。

 

我不堪重负,只想逃离这个世界。哪怕是到一个完全陌生的地方,失去对一切亲人的联系,也许我会好起来。

 

后来我尝试接触圣经,想通过信仰改变自己。但在那种情况下根本看不进去书。


 


辛勤工作,

守得云开见明月


我知道自己抑郁最大的起因是工作。是的,我需要工作才能解决。同时也遭到家人的责备,说我还是懒惰不愿工作,可是我那时找不到一个可以理解我的人,请心理专家治疗又没钱。

 

后来我进入了一家物业公司,从物业助理开始做起。就是在那里,我认识了很多同龄的好友。我学历最高,也得到了大家的尊重。同时,那些没有技术含量,却实实在在的工作,能够让我有能力去面对和解决。

 

就在踏踏实实的工作中,我渐渐找到了成就感,找回了往日的自信。

 

不久后,我邂逅了生命中最重要的那个男人,他学历虽不如我,但是他乐观开朗,人品正直,有责任有担当。

 

于是,我的抑郁症不知不觉地好了。

 

我们在一座一线城市建立了一个美好的家庭,有了小宝贝。我在孩子出生之后,也完全忘记了自己曾得过抑郁症这回事。

 

为了照顾孩子,我辞去物业工作,凭着专八证书进入了一家教育培训机构。周末给学生补课,周一到周五带孩子。我的工作成效非常好,学生进步特别快,所以培训机构对我非常信任,许多重要客户的孩子都交给我来辅导。

 

现在,幸福的生活已经开始。我感谢那场经历带给我心灵的洗涤,也无比珍惜自己的和家人的生命,也依旧在努力工作。

 

说真的,前几年我心里是有些恨我父母的。并不是恨他们穷,而是恨他们对我的不理解。他们如果对抑郁症有一点点的认识,也不会在我最痛苦的时候,接二连三埋怨我,为我雪上加霜。那几年我每晚做梦都在跟我妈妈吵,梦里的我总是百口莫辩,醒来泪水已经湿透了枕巾。

 

慢慢的,我和父母达成了和解,对他们的恨也释然了。我承担了大部分赡养尽孝的责任,每个月给他们汇钱,让他们晚年生活富足。


 



现在的我内心很强大,也不畏于向人袒露自己的伤疤。

 

很多人羡慕我现在成功地兼顾了家庭和事业,可是我背后付出的汗水与艰辛,并不是每个人都能看到和理解的。

 

也许我算是比较幸运的,我同龄人中有的寒门学子真的跳楼自杀了。所以这是一个炼丹炉,挺过去就是凤凰涅槃,没挺过去就烧成了灰。

 

现在,我在自己的亲子关系中最关注这一点。对于自己的孩子,我不会把改变家庭命运的担子压在他肩上。我会允许他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只要他身心健康,乐观向上,肯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任,肯为自己愿想的生活去努力奋斗就够了。

 

有人说,现在的教育已经进入一个“拼爹”“拼妈”的时代。

 

诚然,我们的身边不乏这样超能的家长:名校毕业,经济实力雄厚,过硬的关系后台,上流社会的交际圈。也不可否认,在这些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在起点上就远远高出我们这些普通阶层人民的孩子。


然而我始终坚信:教育是一场漫长的马拉松比赛。


对于我的孩子,我想说的是:


孩子,你的父母目前也许没有上述优越条件中的任何一个,但是,我们可以传递给你的,是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是心存善念常怀感恩的生活哲学,是持之以恒锲而不舍的奋斗精神,是百折不挠越战越勇的韧劲,是学无止境奋斗无悔的决心。


相信这些精神与品质,才是真正让你受益一生的精神信仰与力量。


正如我那朴实勤奋的农民父母所传递给我的精神财富一样,是从小形成的那种来自骨子里的拼搏韧劲,和正得不能再正的三观,支持着我在人生路上从未偏离正确轨道,从未在人生追求的航行中迷失方向。


所以,我坚定不移地相信,不管我们处于哪一个经济阶层、哪一种社会地位,只要我们身上的这种韧劲和力量一直在,我们就一定能够追求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写在最后

 

昨天的文章,讨论到了什么是精英(回复“精英”即可看到),提到:


真正意义的社会精英,并不意味着他们的工作环境好、社会地位高,享受着他人提供的高档服务,而是他们有着远大的社会理想,有着肯关注社会基层从社会基层做起的人生规划。他们渴求在各自领域为社会创造更多的精神财富和物质财富、体现出自身更大的人生价值,而不在意自己生活的享受,社会地位的高低。


我们可以说何江是精英,但谁又能说,今天文章中故事的讲述者就不是精英呢?


现在的社会,每个人都能获取足够多的信息,帮助自己有效地学习和提升。寒门并不可怕,而只要找对方向,加上孜孜不倦的努力,绝大多数人都可以在自己所能达到的高度内,做到最好。现在社会已经较以前公平许多,任何普通人都有更多的机会、更多的途径,去达成自己内心认定的成功。


作者也坦言,自己并没有抹去阶层烙印,但这也不妨碍她努力挣得自己想要的。带着不那么令人喜欢的烙印,也一样有获得幸福的能力。


“努力就能成功”这句话已经听得人生腻了,“利用有效信息和知识,有效地进行努力”,才应该是硬道理,放在哪儿都四海皆通。


励志也不是一句两句鸡汤就能达成,这样真实的案例,往往更能深入人心。无论被生活如何苛待,他们都能将现实强力扭转,还有什么,是你不能做到的呢?



PS:

文中提到抑郁症,我还想友情提醒大家:如果家人有这样的症状,埋怨、辱骂只能适得其反,酿成惨重后果。必要时请求助专业人士,也请给患者谅解与帮助。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我国最牛的村,培养了60名博士硕士,334名大学,3个问题让人深思
这些大学可千万别报!7招教你辨别野鸡大学!
你知道穷人家的孩子得多努力才能跳出寒门吗?
被家族“拖累”的寒门学子:当命运不再向上
744分清华高考状元:母亲瘫痪、父亲疯了,5年后,他如今成了这样
“寒门孝子”刘秀祥:千里背着疯娘上大学,活成一代人的励志榜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