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游戏,你到底是天使还是魔鬼

爱玩是孩子的天性,游戏就像天使一样吸引着孩子。我们很多家长对此很困惑,甚至谈“玩”色变,常常把“玩物丧志”挂在嘴边,不惜一切代价控制孩子的游戏活动。在家长眼中,游戏就像恶魔一样“偷走了”自己优秀的孩子。


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并不这样觉得,他认为游戏只是一种工具,它是孩子认识复杂事物的一种手段,可以帮助孩子学习新的概念,提高儿童的认知能力。


根据皮亚杰的理论,在孩子不同的发展阶段,适合进行不同的游戏:

l  前运算阶段:

2-7岁的孩子处于前运算阶段,孩子已经发展出了语言能力,可以对外部世界进行抽象概括。但是孩子的抽象水平是不高的。最为典型的一个特点就是自我中心的特点。如果你给孩子看一个故事,故事的主人公离开了房间,然后他的鞋子被别人从鞋柜放到了床底下,这个时候你问孩子主人公回家后会去哪里找鞋子呀?孩子一般会回答:去床底下。这个年龄阶段的孩子还不太能够从他人的视角去理解和看待世界。



所以皮亚杰认为,这个阶段的孩子需要玩“象征性”游戏。我们小时候最常玩的象征性游戏就是“过家家”,在游戏中孩子要“扮演”一定的角色,这些角色通常是孩子生活经验中的,家庭生活就是孩子最为熟悉的场景。所以“过家家”的游戏中有爸爸、妈妈、宝宝,有医生、理发师、幼儿园阿姨。随着孩子成长,他们能够想象出来的象征世界越来越复杂,故事情节越来越丰富,他们不断使用象征的方法,理解他人的认知能力就慢慢发展起来了。


l  具体运算阶段

7-12岁的孩子处于具体运算阶段,孩子的逻辑思维能力发展了起来。所以孩子开始能够为游戏建立规则,游戏规则的复杂性反映了玩游戏儿童的智力水平和认知能力。孩子会逐渐地根据一定的规则形成社会团体,游戏锻炼了儿童参与有规则的社会关系的能力。



这个时候鼓励孩子多和小伙伴一起玩,不仅仅对孩子的认知发展起到重要作用,还是孩子学会如何与人交往的实践机会。有些孩子会在这个时期不太会融入集体,一方面可能源于上一个阶段需要发展的理解他人的能力还不够成熟,另一方面可能是理解规则的能力没有发展起来。家长在这个过程中,教孩子人际交往的规则并培养孩子遵守规则的意识是十分重要的。


 


游戏它就像是一辆汽车。汽车方便了我们的生活,让我们可以更加高效地到达目的地。但同时,汽车的不当使用带来了交通拥堵、环境污染、城市噪音等等问题。可是这些问题的本质并不是汽车的“原罪”。游戏也是如此,只有当孩子不当地游戏时,才产生了厌学、逃学、成瘾等问题。面对可能的问题,更需要家长根据孩子的发展特点,有针对性地引导孩子健康积极地参与游戏。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认知发展的四个阶段,父母这样做有利于孩子的学业、身心健康
为什么孩子天生就爱玩游戏?
儿科医生:玩好“躲猫猫”,对孩子竟然有这么多好处
孩子一生一次的大脑发育黄金期,做好这几点,孩子想不聪明都难!
8种游戏,在家帮自闭症孩子发展语言
自闭症康复师手札(二十四)——游戏:毒药还是良方?游戏教学的一体两面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