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我为什么说,辩论是让孩子充实自我的最好方式?丨家长投稿

作者丨家长

来源丨小石头侃升学

(ID:xiaoshitoushengxue)


小石头最近收到一对母女的来稿,妈妈谈到让女儿学辩论的优点,女儿谈到自己学辩论的心得,两篇文章均行文有力,内容格局大气,所以在跟两位作者商议后,我们决定把两个话题组织成一篇文章和大家分享。


    妈妈    

孩子,去勇敢地

参加辩论吧!


何为“辩论”?思想家墨子曾说;“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明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换言之,辩论的作用就在于划清是非的界限,探察世道治乱的标准,判断区别事物同异的根据,权衡利害得失,解决存在的疑惑

 

今天,辩论多是以比赛的方式呈现,控辩双方针对同一个辩题从不同角度予以论证,最终达成共识。从而帮助辩手完成对一个特定观点不断清晰认识的过程

 

我认为父母养育孩子,当然不止于吃饱穿暖,更应关注其精神世界的充盈完善,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应该重视培养其视野的高度思维的深度生活的广度。这三个维度决定了孩子能走多远,并最终成为一个什么样的人。



视野的高度:是指一个人观察世界的角度是开阔而辩证的,满怀好奇和善意,同时兼具宏观的认识和微观的把握。


思维的深度:是指一个人应该通过不断的阅读和思考,找到自己看问题的角度和方式,对具体事情给出独到的见解,并善于辨识、吸纳他人的真知灼见

 

生活的广度:是指一个人和社会的相处方式,无论互联网如何改变这个世界,每个人都需要通过人际交往完成本职工作和日常社交



女儿所在的北京中学辩论队刚刚蝉联“京津冀三地华语辩论邀请赛”的三连冠,一路走来,收获颇多。


我想从家长的角度谈谈自己对辩论的粗浅看法,说说我为什么支持孩子参加这项活动:


第一,让孩子变得自信

 

每场辩论赛之前,孩子们都会充分准备,反复模辩,因为他们深知临场发挥的成败直接取决于自己对辩题的吃透程度和被对手刻意挑战时的应变能力,这种不惧强手,不畏发难的强大心理,就是自信



第二,锻炼思维和表达的精准度

 

辩论锻炼思维的完整性一个人独自思考,或者发表演讲,往往只探究事物的点和面;而数人辩论则能够相互补充,丰富想法,使得大家对问题的认识趋于全面,思考也更兼完善

 

辩论锻炼思维的准确性。法国作家福楼拜曾精辟地指出:“思想准确是表达准确的先决条件。”辩论就是要求双方对所辩论的问题有深入的思考,谁的思考越是接近问题的本质,谁就越能准确地描述、把握事物的属性。



辩论锻炼思维的清晰性。想得不清楚的东西也就说不清楚,词不达意只能证明思维的混乱。在辩论过程中要求双方以明白无误、有条不紊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这需以思路清晰、有层次地展开为前提。

 

辩论锻炼思维的敏捷性。凡擅长辩论者,都与平时善于观察、勤于思考、知觉敏锐有关,唯有如此才能在辩论时面对咄咄逼人的进攻和一连串的提问,成竹在胸,反应迅速,及时调动平时的知识积累和储备。

 

第三,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在每个辩论队中,都需要不同特质的孩子各司其职,精诚合作。



一辩选手负责立论,充分阐述自己一方的观点,最大限度框范出论题的内涵和外延。好的立论和申论,会开宗明义,让人眼前一亮。


二辩、三辩围绕立论展开“攻防”,选手在攻辩环节需对准备好的问题紧紧围绕立论展开,让自己的观点和立场进一步立体、生动,同时有效阻挡对方进攻。


四辩则做总结性发言,需对本方观点予以结辩,指出对方辩友的逻辑漏洞。要求选手有对全局的把控能力,并能为己方观点画龙点睛


这好比建房子,一辩夯实地基,二、三辩负责房子主体结构部分,四辩收尾并装饰整个工程。如此,大家默契分工,最终完成任务。这个过程会让孩子们携手体会奋斗的艰辛和美好,若干年后,团队培养出的师生情、同窗谊亦会给孩子们留下甘之如饴的终生回忆



    女儿    

辩论杂谈


长久以来,辩论在人们的印象中总是紧张激烈的,一如港台律政剧中呈现的庭审现场,控辩双方唇枪舌剑,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辩论真的是这样吗?我虽然只是个中学生,却有机会参加了不少赛事,想谈一谈自己对辩论的理解。

 

一场辩论赛的核心是“辩题”,先有一个带有争议性的话题,才会有正反双方,秉持完全对立的观点。这样,比赛才能营造出观点上的你来我往。所以,我曾经一直坚信“无冲突、无辩论”。冲突亦如埋在海水下面的冰山底座,看不见,但真实存在



记得我在上初中刚刚接触辩论时,对手是经验、见识远高于我们的大学生。当时,一位来自马来西亚的学姐口传心授:“对于对方辩友说的每一句话,你们都要在心里打一个问号,去质疑它的正确性。学会反驳,才能获胜。


从此,在赛场上我总会把自己和对方完全对立起来,以为这样才更有利于坚持自己的诉求,驳斥对方的观点。思想决定行动,在那段时间里,我疯狂上网搜寻各个流派的辩论技巧,观摩强手的比赛视频,痴迷于模仿高超的质询盘问技巧,得意于自己反驳对手观点时既犀利又尖锐,现场效果也很出彩——针锋相对、唇枪舌剑



为了让自己更有底气,每次赛前反复巩固“对方的观点根本站不住脚”这一信念,以此加深对自己持方的认同度

    

很快,我们学校的辩论队在各大辩论赛事中崭露头角,频频夺冠。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赛事的持续,不知道为什么,渐渐有些力不从心了。尽管我们的辩论水平在提升,可是却总感觉找不到核心交锋点,把握不到对方立论的内核,无法高屋建瓴。这种感觉,就像触碰到了一个天花板又无法突破,苦恼之余,我开始重新思考辩论这件事。



世间万物,都有多面性,而非正反两面,非黑即白。我们为什么要辩论?意义何在?古代思想家墨子云:“夫辩者,将以明是非之分,审治乱之纪,明同异之处,察名实之理,处利害,决嫌疑。焉摹略万物之然,论求群言之比。以名举实,以辞抒意,以说出故。以类取,以类予。有诸己不非诸人,无诸己不求诸人。”也就是说,辩论是应该用来解决实际事情的,而不是炫技,为辩而辩。

   

明白了这个道理,之后每当在准备辩题时,我会全面思考辩题的完整含义,不再局限于自己持方的视角;赛场上,我会耐心倾听对方的论点,将自己代入对方的角色去推演逻辑、理清思路,然后再找到我方和对方的核心差异。学会理解对方的观点,学会从不同的角度看待问题。观点在前,技巧在后,尽管战绩有输有赢,可现在的每一场比赛,都让我们在认知上有收获,感觉自己在成长。



风物长宜放眼量,随着我们接触到越来越多的辩题,视野也就愈发开阔,我发现真正的辩手,并非总是咄咄逼人,而是温和、坚定的。他不会轻易的去驳斥对手,因为看问题的角度是深入而多元的。正如一个辩题的正反双方所持观点都有意义一样,辩手所能做的,是将双方立论的观点挖掘到深层次,然后再进行联系、类比。


这确实十分锻炼人;真正的辩论,也并非一定要紧张激烈,那些看似热闹的场面,不过是人为设计的炫酷表演。辩手真正比拼的,反而是内在的积淀和对辩题的理解。比如辩论界尊重的黄执中学长,看他的现场发挥,从来都是不慌不忙、从容不迫,如同一个智者娓娓道来,直到结辩环节才让听者恍然大悟、心悦诚服。我想这才是辩手们应该追求的境界吧。



有种奇怪的观点,“辩论可能会毁掉一个人的价值观”。这话听起来挺恐怖,可是换个角度想想,我倒觉得如果真是这样,也不是坏事。因为辩论恰恰是帮你把固有的观念打碎、再加以重塑的过程。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才不会停留在原地,而是不断充实、完善。每一个问题都不是独自存在的,正如世界上没有孤岛一样;每一个问题的解决也没有唯一的答案,等待着你我去挖掘、发现。真理越辩越明,路越走越宽,看你怎么理解这个世界,怎么看待周围的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山高万仞无欲则刚”,的确如此。


· end · 


欢迎在下方评论留言,别忘了点赞支持!



小石头公众号长期征集短文素材啦。


只要是跟教育有关的,不管是个人真实经历,还是对学校的理解,孩子的成长,都可以。


一经采纳还有稿酬可以领取。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争论和辩论之论:争论是战斗是线性思维,辩论是游戏是辩证思维
先成家后立业还是先立业后成家辩论赛辩词 - 找教案
【经典重现】宫辉老师的辩论教程(西交)——辩之思
辩论赛四辩总结陈词模板
10种锻炼思维的方法,让你大脑更强大
辩论赛技巧常用句子58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