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比自律更底层的能力,那些省心的孩子是这样养大的

之前,和大家聊孩子的自律(自律的孩子,父母都深谙这些心理学效应),很多童靴都说,说到心坎上了,看完这4个心理学效应很受启发。

今天,再和大家聊聊另一个自律关系紧密,在我看来同样、甚至更加重要的核心能力——自驱力,或者说“自推”。

它是比自律更底层的能力,一个拥有强烈自驱力的孩子,自律性肯定不差。

要求六、七岁的孩子(特别男孩)做到严格自律,是件拔苗助长的事,但再小的孩子,都可以唤醒、培育他的自驱力。

老母亲都希望自家的娃是这样的:

能主动学习、看书,不需要我们唠叨个不停;

能主动练琴、画画,不需要我们在后面push、push、push;

能主动放下手机、关上电视,不需要我们用“河东狮吼功”迫使他们停止“放纵”。

这样不用我们“推娃”,就能“自推”的娃,谁会不喜欢呢?

能“自推”的娃,是因为他内心的自驱力被唤醒了。

美国心理学家Daniel Pink,在其畅销书《驱动力》中,将这种自驱力称为Motivation3.0。

在心理学家的传统认识里,认为我们的行为有两种驱动力:

第一种是生物性驱动力,就是想尽一切办法生存下来的动力;

第二种,来自外在动机,即寻求奖励,避免惩罚的动力。

但Daniel Pink认为人类还有第三种驱动力:

就是来自内在动机的驱动力,即我们想要主导自己的人生、学习创造新事物,通过自己做得更好的内在需要。

这样的内部刺激,可以让孩子对所做的事情产生持续的动力和热情。

那么,如何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呢?我陆陆续续也写过一些文章:

主要是从培养孩子自驱力的方法、物质奖励对孩子内驱力的负面影响,以及成长型思维对孩子的驱动作用等角度来讲的。

今天,还想和大家聊3个心理学实验,可以让大家对如何培养孩子的内驱力,有新的认知和发现。

1
棉花糖实验

低掌控感,会偷走孩子的自驱力。

20世纪60年代,斯坦福大学心理学教授沃尔特·米歇尔让数十名3-5岁的儿童单独坐在小房间里,桌面上摆着棉花糖。

研究者告诉孩子可以马上吃掉棉花糖,或者等待20分钟再吃,这样还可以得到一块额外奖励的棉花糖。

最后,只有20%的孩子等待超过了20分钟,得到了第二块棉花糖的奖励。

显然大部分孩子是抵抗不了眼前的诱惑的。

而几十年后,研究者对当年参与实验的孩子进行跟踪调查,发现等待时间长的孩子后来SAT(美国高考)成绩更高,事业和生活也较为成功。

很多育儿文章都引用过这个实验,来证明“延迟满足”对孩子的好处:

孩子想要玩具,不能马上买;
不要立刻满足孩子的需求,要让孩子“冷静”后再满足;
孩子哭闹时不要抱……

大家都认为,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故意不对孩子的需求做立刻反应,可以锻炼孩子的自控力,孩子也更容易表现优秀,走向成功。

其实,这些说法和做法都是不科学的。

米歇尔教授之后在自己的著作《棉花糖实验》中写道:

吃不吃棉花糖,真的不能代表什么。

因为这个实验并不严谨,只能说明延迟满足和后来的成功有一定的相关性,但并不是决定的因果关系。

“延迟满足实验”并没有考虑一些关键因素,比如,家庭环境。

有研究表明,家庭环境比较稳定和安全感较强的孩子,安全感和自控力更强。

而经常不被满足,安全感较差的孩子,自控力也更差。

换句话说,想要孩子拥有“延迟满足”的能力,请先满足孩子的需求。

还有一方面也需要考虑到,那就是:

当“获得第二块棉花糖”这种奖励式的外部驱动力过强时,反而会削弱孩子的内在驱动力。

记得,团队小伙伴就吐槽过他老公的“失败”育儿案例。

他老公想让儿子练围棋,并承诺只要儿子赢他一盘,就奖励10元,这样他就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攒够钱买那双心心念念的球鞋。

他儿子很痛快地答应了,也很认真地陪爸爸下着围棋。

并且,还总会主动邀爸爸下围棋。半年过去了,孩子终于靠赢爸爸攒够了买球鞋的钱。

等爸爸再喊他下围棋时,却怎么喊也喊不动了。

所以,咱们可以看出,只有满足了孩子的需求,让孩子拥有安全感,孩子才有从自我心中生长出来“自我控制”的前提。

但是怎么满足孩子的需求,也是有技巧的。

只有在孩子能感觉到是自己在掌控局面,而不是在他人的压制下,才会真正激发自己的能量,才不会在“需求满足感“失去时,重新陷入怠惰的局面。

《自我驱动的孩子》的作者威廉·斯蒂克鲁德就曾指出,低掌控感会偷走娃的自驱力。

所以,我们不应事事定好规矩,替孩子做决定,而要给孩子提供更多自我选择的机会,才能充分激发孩子的自驱力。

2
视崖实验

给孩子探索的机会,才能真正给他的内心带来力量。

所谓视崖,就是视觉悬崖,由美国心理学家沃克和吉布森(R.D.Walk &E.J.Gibson)设计首创,是用来观察婴儿深度知觉的实验装置。

这个实验装置的特殊之处,在于它不是真正的悬崖,而是通过设计造成了“悬崖”的效果。

装置布置很简单:

1张1.2米的桌子;

桌子一边是由红白格子组成的结实桌面(浅滩),另一侧是同样的图案,只不过在桌子的下面(深渊)。浅滩和深渊之间有0.3米宽的中间板;

桌子上面覆盖了一块厚厚的玻璃,这样在桌子透明的一侧,就形成了一个视觉落差,看上去就像悬空的一样。

说白了,这个装置和咱们平时走的玻璃栈道差不多。

只不过咱们大人知道走在玻璃上是安全的,但是婴儿没有这个意识的时候,他们还会向着“危险”爬吗?

婴儿对危险的感知是与生俱来还是后天习得的?

这是沃克和吉布森所好奇,也是他们想探究出个所以然的事。

吉布森和沃克选用了36 名年龄在 6 ~ 14个月之间的婴儿进行实验,将他们放在”浅滩“和”深渊“之间过渡的”中间板“上。

婴儿的母亲同时参与实验,先让婴儿的母亲在”深渊“一侧呼唤自己的孩子,然后再从”浅滩“一侧呼唤自己的孩子。

结果发现:

在实验中,有9名婴儿拒绝离开中间板。

当妈妈在”浅滩“的一侧呼唤他们时,所有剩余的27个婴儿,都爬下了中间板,并爬向了妈妈。

当妈妈在”深渊“的一侧呼唤他们时,只有3个婴儿极为犹豫的爬过了视崖,而剩余的孩子都拒绝爬过去,甚至有的因为够不到妈妈而大哭。

据此,吉布森和沃克认为,这些婴儿显然已经认识到了”危险“的所在。

并且,推测是人类生理机制的一部分造成了这种现象,他们认为深度知觉和避免从高处跌落的能力是自动生成的。

但这个实验的观察过程显然是不严谨的。

因为,选取的这些婴儿已经有6个月的生活经历,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很可能通过尝试和错误学会了知觉深度。

并且,美国纽约大学教授凯伦·阿道夫博士通过25年的反复实验,在其最新研究中提出了另一种可能:

婴儿并非不愿意爬过“视崖”,而是在停下来研究和探索。

如果他们明白了那是安全的,就会爬过去。

凯伦·阿道夫用25年时间反复测试了视崖实验,发现孩子愿意去试探、挑战有难度的悬崖、坡度:

她还发现婴儿在反复练习之后,变得越来精准,越来越熟练,后来会直接走过视觉悬崖:

孩子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学习感知身体和环境的关系,并且还能熟练运用!

在凯伦阿道夫的实验中,我们看到:只要你给孩子试探的机会,孩子愿意挑战和探索任何未知的领域,并且最终会掌握的很好。

如果没有后来的研究者对视崖实验的修正,我们不会发现这一点。


在孩子学习的过程中,放手让孩子挑战、练习,是很重要的一件事,不要以为小朋友什么都不懂——

他们很善于利用训练强化自己的身体,来适应环境,学习技能。

这不就是在充分调动孩子的自我驱动力吗?

我们要鼓励孩子敢于探索,因为所有的困难,都会变成成长的阶梯。

3
罗森塔尔实验

正面鼓励不一定能让孩子改变,如果孩子没有开启内驱力这个马达。

经常给孩子正面期待,会让孩子加快成长吗?

1968年,美国心理学家罗森塔尔做了一个试验。他在一所小学的1到6年级各选三个班的学生,然后告诉老师:

“这些孩子将来会有很好的成就。”

但其实这些孩子是随机选取的。过了8个月,他测试了名单上的孩子,发现他们进步非常快,老师对他们的评价也很高。

老师接受了罗森塔尔的暗示,对这些孩子另眼相看,经常正面激励,所以,这些孩子的成绩才会突飞猛进。

正面和积极的期待,对孩子的成长太重要了。

但是,这个实验在2015年的新研究中,有了新的变化。

研究者发现,罗森塔尔效应只能让一些人的成绩变好,但不能让全部的学生变好;

如果一个学生认为自己根本不行,没有自信,也没有自我学习的驱动力,那么这个效应,就不会起作用。

原来,只有让孩子产生自我学习的驱动力,罗森塔尔效应才会真正有益。

从上面的实验中,咱们可以发现,随着技术的进步、实验手段的完善,培养一个真正优秀孩子的根本因素正在逐渐浮出水面。

家长的激励、鞭策,也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孩子的行为,但是真正让孩子实现腾飞、走向强大的还是内在驱动力的觉醒。

就像孙悟空一样,师傅念紧箍咒的时候,他会收敛、会求饶,但仍难改泼猴儿本性。

等他真正发现自我、战胜自我的那一刻,才成为斗战胜佛。

最后,还要说一点,关于儿童的心理学实验,虽然在网上有很多文章,但很多文章的资料和观点都落后了。

咱们父母看的时候,需要细细甄别才是。

参考资料:

《棉花糖实验——自控力养成圣经》,作者:[美] 沃尔特·米歇尔(Walter Mischel),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6年10月出版;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6个经典心理学实验,颠覆你的育儿观!! - 今日头条(TouTiao.com)
孩子“开窍”的秘诀:自我驱动力的觉醒,开启开挂的人生
如何培养自律的习惯
一粒棉花糖
中科院博士是如何改变命运的?一颗棉花糖能否预测孩子未来?
孩子的命运,在20年前早已注定,看看他的父亲就知道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