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历史】2014高考历史命题猜想
猜想1 从古籍中的记载或者现实生活中的遗存切入考查商周时期的政治制度
【样题1】研究民俗的学者都注意到,中国的亲属称谓系统十分繁复精细,如男性长辈称伯父、叔父、舅父、姑父、姨父等;女性长辈称伯母、婶母、舅母、姑母、姨母等。这种不厌其烦的称谓方式,实际上反映了
A.“家国一体”观念的影响      B.尊卑贵贱等级观念的思想盛行
C.尊崇血缘亲疏宗族观念的影响  D.“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排他心理
【解析】本题考查宗法制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据题干可知,从各种亲属称谓方式上可以看出,它是基于我国古代宗法制度而形成的,体现的是血缘关系的远近、宗法观念的影响,故C项符合题意。A项说法体现了忠孝一体的观念,B项体现了等级观念,D项体现了盲目排外的心理,都与题干材料相背离,故排除A、B、D。答案为C。
【解后反思】本题设置的四个备选项都是宗法制的影响,且极容易错选B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题干的内涵是亲属称谓系统的精细化,这与“家国一体”观念、尊卑贵贱等级观念及盲目排外的心理无关,由此确定正确选项。
【样题2】公元前 782 年,周幽王继位。周幽王宠幸褒姒,“褒姒不好笑……幽王为烽燧大鼓,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至而无寇,褒姒乃大笑。”导致上述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A.“天子适诸侯曰巡狩。巡狩者,巡所守也。”
B.“元侯(大国之君)作师,卿率之,以承天子。”
C.“诸侯朝于天子曰述职。述职者,述所职也。”
D.“昔天子班贡,轻重以列,列尊贡重,周之制也。”
【解析】据材料中“有寇至则举烽火”“诸侯悉至”,可以看出周天子与诸侯之间的权属关系,即分封制下诸侯必须服从周天子的命令,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的义务,B项恰恰反映了这一点。A项反映的是周天子巡视诸侯国;C项反映的是诸侯有定期朝觐周天子的义务;D项反映的是诸侯对周天子负有交纳贡赋的义务。答案为B。
【解后反思】本题考查学生对分封制内涵的理解,属于史料论证题。解答时应注意两点:一是注意解读题干材料中的关键信息;二是迁移分封制的内涵,逐项分析备选项体现的有关分封制的内容,通过排除法确定答案。
【样题3】《礼记·王制》中记载周代命卿制度说:“大国三卿,皆命于天子”;“次国三卿,二卿命于天子,一卿命于其君”;“小国二卿,皆命于其君”。对材料中的“卿命于天子”的准确理解是
A.周天子通过“命卿”,强化对地方的控制 
B.天子所命之“卿”的地位高于天子分封的诸侯的地位
C.周天子通过“命卿”,加强了中央集权  
D.“命卿”说明诸侯国的官员任命由天子决定
【解析】据材料可知题干反映的是周代的“命卿”制度,这一制度有利于周天子控制地方诸侯,故选A。“卿”的地位低于天子分封的诸侯,排除B;中央集权制度始于秦朝,排除C;诸侯国的官员主要是由诸侯自主任命,排除D。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七上历史期中测试题
【干货时刻】中考专题:史料学
能力提升:中外历史纲要上第二课《诸侯纷争与变法运动》知识点:列国纷争与华夏认同
诸侯四起,今天来聊聊分封制那些事
中考压轴题猜想命题的结论2
中考压轴题猜想命题的结论3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