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陶瓷器形之 底与足


平底 


 陶瓷容器底部形式之一。指整个底面平坦,无明显起伏变化。有轻微孤凹的底形也可归入平底范畴。唐以前,平底为陶瓷器最基本、最常见的底形、唐以后的部分罐、壶、缸、盘等器仍作平底。

尖底 


早期陶瓶底部形式之一,瓶底作尖锐的圆锥形。见于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尖底瓶。


陶瓷器形知识 足 


陶瓷器底部以下类似腿的支撑部位。早期陶器的足以鼎的三足为代表,鼎足形状有柱形、锥形等多种;以后,相继出现饼形实足和圈足,圈足是瓷器最为常见的足形。此外,还有袋状足、高足、珠足等种类。随着时代的更迭。陶瓷器足部形状也有相应变化。 


锥形足 

 陶器足部形式之一,为上端粗大下端尖细的实体,形似锥体。陶爵和马家浜文化陶鼎的三足即为锥形足。


蹄足 


瓷器足部形式之一,足下端形似兽类的蹄。这种足式见于六朝青瓷砚、香炉以及唐代三彩三足腹等器上。
兽形足 


 陶器足部形式之一,常见于陶鼎等器、造型为柱形足上端与器腹相接处装饰为一兽面。


乳状足 

陶瓷器足部形式之一,属袋足的一种,区别在于足下端凸出似乳头,常见于新石器时代陶鬲上。

袋状足 

 或称袋足,陶器的一种足式。位于器腹下部的三足如口袋状中空,与器腹相通,外观一般上粗下细。陶鬲和陶斝的三足即为典型的袋状足。鬲为煮食器,袋状足的出现,可使器物加热面积增大,足食具发展的一个进步。


二层台圈足 


又名双圈足,瓷器圈足形式之一,流行于清康熙早期景德镇窑的瓶、罐、盘等器物上。造型为内外两重圈足,内圈足略浅,由外圈足支撑。

珠足 

瓷砚的一种足形,作若干个长圆的实心葡萄珠状,均匀粘附在圆盘形砚池底边。珠足从隋代起取代以前的蹄足,数目往往有8至10个或更多。足上均施釉。

柱形足 


陶瓷器的一种足式,如直立的实心圆柱,支撑着器腹。一般由3至4个组成。常见的如鼎或香炉的三柱足。
高足 


陶瓷器足形的一种,安装在陶豆、陶瓷盘、杯、碗的正下部,有圆柱形、圆筒形、竹节形、上小下大的喇叭形等样式。高足有实心的、也有中空的高圈足、还有的足壁有镂孔。新石器时代陶豆的高足多为喇叭形圈足、镂孔圈足、竹节形等,细而长的高足习惯上称为柄或把、如大汶口文化蛋壳黑陶高柄杯。从隋代至唐初,南北青瓷窑大量烧造作为食器的高足盘,盘足中空、较粗矮、足底外撇、足壁多装饰多重弦纹、有的盘心饰印花。元代起流行高足杯,又称为把杯或马上杯,多为酒具。其高足有圆柱形、竹节形或喇叭形,也有实足。这种高足杯明、清景德镇窑一直持续生产。

卧足 

 瓷器足部形式之一。器外腹垂鼓,自然连接到底部,器形似伏卧状,底部中心内凹。卧足多用于明、清的碗上,鸡缸杯和少量瓶等器物也有这种足式。


假圈足 


陶瓷器足部形式之一。器物外壁看够似有圈足、足与腹壁界限分明、但实为平底。


圈足 

 陶瓷器足部形式之一,造型为平置的圆圈状。圈足有高低深浅之分;圈足壁有薄厚之分。成型方法有镶接和旋削两种。圈足的造型始于新石器时代、龙山文化、马家窑文化、大汶口文化等诸多文化陶器均安装圈足。瓷器产生后,圈足更被广泛使用。它们多为施削而成。各个时期的挖足工艺略有区别,致使圈足的深浅、薄厚、足壁倾斜程度不同,成为鉴定其时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饼形足 


 陶瓷器实足的一种,造型作圆饼形,外壁与器身之间有明显转折、足壁多微向外撇,底面不施釉,六朝至唐、宋的壶、罐、瓶、碗等器常采用这种足形。

实足 


 陶瓷器足部形式之一、为实心的整体,常见的足形有饼形足,陶质鼎、鬲、爵、砚等器的柱形足、锥形足、兽形足、珠足等也多为实足。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青铜酒器之爵、斝、觚、觯
安阳相州窑
灵秀之美:隋代白瓷
故宫陶瓷馆史前陶瓷(二)白陶、黑陶
远古炊器的演变:几千年前的锅长这样
器形术语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