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慢,就是快

总编 :袁丽娜 图文编辑:潘存英|林芳 终审:袁丽娜

1、生活中的一件小事

中午,与女儿一起外出办事,随着门“呯”地一声被关上,我才想起忘了拿门钥匙、车钥匙,怎么办?得唤醒正在午睡的公婆来开门。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冲已经走到二楼的女儿说:“你去取吧!”

女儿先是拒绝,说:“谁离得近,谁去取。”

我“蹬蹬蹬”地跑下楼梯,来到了比她还低一些的台阶,不怀好意地看着她笑。

最后拗不过我,她一脸地不情愿上楼敲门,边敲边说:“哼,不愿做的事就推给小屁孩。”她说第一遍时我还不以为然,但嘟囔第二遍时,我猛地打了个激凌,“可不是,我的内心确实是没法面对打扰公婆午休的内疚,就选择推给孩子。”

意识到的那一刻,我迅速地跑上台阶,站在了女儿身边,选择和她一起面对前来开门的爷爷,那一刻,我能感觉到女儿的安稳,我们一起抱歉地冲爷爷笑笑。

其实这样的场景在之前常常发生,通常我都会为自己的“小聪明”洋洋得意,还觉得与女儿这样的斗智斗勇,蛮有趣的。

这一次,可以快速识别,并且进入担当模式,起源于刚刚参加完的一场工作坊,期间有这样的一幕:妈妈因无法面对内心的羞愧,将许多情绪推卸给了孩子,又因此自责、悲痛不已,甚至跪倒在孩子面前,深深地触动着我的心。

当时我第一时间代入的角色是孩子:如果我面前的妈妈是这样的,我肯定无法安心去做自己。然后立刻转念:我只有做一个立得住的妈妈,我的孩子才可以安心做她自己。

2、与过往不同的一次经历

而“做一个立得住的妈妈”这个念头,其实很早之前就已经植入我的心中,也是源于一场亲身体验:

我在浩途场域中练习“肆无忌惮”地做自己时,曾经使用手中的权利来推行规则,结果遭到了大家的一致对抗。因为当时是刻意而为,所以对于大家的反应是有预期的,但有一个抗议的声音竟将矛头指向了我最信赖的朋友。

那时的我,一下子慌了心神,就象一个天不怕,地不怕的孩子,在外面起了冲突,大家就会将怒火指向她的家长一样,而我是特别怕给父母惹祸上身的。

小时候,在姥姥家长大,我亲眼看到邻居是怎样登鼻子上脸地欺负姥姥,而姥姥只是忍气吞声,暗暗流泪,好多次我都想冲出去找她理论,但一想到自己不能时刻陪在姥姥身边,如果我离开时,邻居变本加厉地欺负她,而她不能自保,我岂不是在变相地给她添麻烦?

久而久之,凡遇到这样的时候,我便会收起自己张扬的翅膀,蜷缩起来,忍着。

而这一次,也不例外,我决定收手不再折腾了。

当我怀着忐忑的心向朋友说明发生了什么,以及给她带来额外的麻烦时,令我没想到的是,她很清脆而坚定地告诉我:“哦,原来是这样。没关系,这些都不会影响到我的,你不用担心我,去做自己便是!”

她回应中的坚定让我有一份从未体验过的安心,心里收到了一股可以自由飞翔的力量。这一份不同以往的亲身体验,让我清晰做一个立得住,能为自己负责的妈妈,可以带给孩子怎样的力量。

瞧,有了这一份亲身体验,还有工作坊中的触动带给我的快速转念,我是否就能够立刻做到呢?

答案是:NO!

3、坚定信念下的恐慌

开始高三学业的女儿,提出不愿再住宿舍,我立刻全力响应,在学校附近租了一套房子,没两天,她又提出想要报考艺术史,这意味着不仅要承担艺考的高额补课费,还有考上之后,高出普通大学几倍的学费,尽管看起来有些不合时宜,我依然不遗余力地支持,并且还用心地布置出租房,想要传达给孩子一份出租屋也不将就的生活态度。

从物质到精神,我都在践行着自己的诺言,“做一个立得住的妈妈”,尽自己最大所能支持着女儿,但实际上心里却有一丝恐惧不时飘过,在那份全力的支持中有很浓的“补偿”味道。

经历过工作坊的体验,我深深地明白,一个妈妈无法面对自己内在的担心和恐惧时,一定会传递给孩子的,并且是秒间同传。

如果说之前对女儿的支持,是一种看得见的外在支持的话,那么,此时,扽着内心的恐惧和补偿心,向深探索,便是我成为一个立得住的妈妈最重要的事情。

当我带着这样的定向,支持自己下潜,与自己的内心碰触时,真的好难又好慢。

4、陪自己直面内心的暗礁

让我担心和害怕的是什么呢?我又在补偿什么呢?

每个问题提出,答案自现。

我看到自己害怕的是:女儿重蹈我的“覆辙”,受困于父母的有限支持,而不能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我对女儿的每一份全力以赴中,都有一份对于当年的自己那份渴盼的补偿。

那年中考前,妈妈一再向我灌输考高中,上大学的理念,可从小在姥姥家长大的我,从未看见她和爸爸向姥姥提供过我的学费支出,我看到的常常是:我的每一笔支出都让姥姥捉襟见肘。

到中考报志愿时,我是深深认同妈妈的信念,也有强烈的求学欲望,但最终,考虑到姥姥家的现状,我选择了花费比较少的中专。

其实,每每看到姥姥的为难,我心里都内疚不已。在小学,在初中,每一次学校增加开支,她的发愁,纠结,拖延,最终又无论如何地凑起来,都深深地印在我心里。

作为一个孩子,要如何承接这些因为自己而给长辈带来的困苦呢,我学会了向外指责,指向远在千里之外的爸爸,“你怎么就对这个女儿不闻不问呢?”“姥姥帮你养这个女儿,不给生活费也就罢了,怎么连学习费用也不见给呢?”

当我深入到害怕中,带着一颗理解的心,看着那个向外宣泄的孩子时,看到原来,这是一种保护方式,如果没有这样一个人让我发泄,我想我会憋“死”的。

懂得了自己,才能懂得他人。

我有点明白姥姥、父辈作为成人,为何不能为自己的情绪、责任负责,常常撒向身边弱小的孩子,他们一定是没有觉察到自己的内在发生了什么,但那些积压得满满的情绪,一定得向外宣泄,才能喘息。

而当我对他们不再是抱怨和不解,甚至有些苛责时,我发现当我也有无法面对自己的情绪,推向孩子时,我可以在内心对自己笑一笑,“哦,亲爱的,你又开启过往的保护模式了,没关系,现在我们已是一个成人,我们一起来练习去面对情绪,练习为自己负责。”

修行的路上,常常会听到“慢就是快”,我一度把这句话作为挡箭牌,允许着自己一次次地掉坑,而不去触碰内在。而今,开始有些懂得:“慢就是快”中的慢,其实是指与自己的心在一起慢慢地去体会,耐心地聆听那些害怕、担忧、羞愧、内疚……外在行为上就会更加容易的达到“快”。就象一开场时,我终于可以在那个当下迅速站到女儿身边,而不再让她独自一人面对。


- 作者介绍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苦情式育儿,正在同时毁掉父母和孩子
有觉知的父母——家庭应用心理学之父母成长工作坊
母亲,母亲!
买买买,吃吃吃,是什么让你停不下来?
为什么妈妈在家,孩子更容易哭闹?
育儿百科告知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