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中庸研读第13讲:第24-25章解读

中庸研读第13讲:第24-25章解读

教学内容:《中庸》第24--25章解读

教学目的和要求:理解“至诚之道”的功用,可以出神入化,“至诚之道”就是中庸之道;理解“诚”的外化作用,真诚不只是一种内在品质的修养以及自我道德的完善,而且还要通过外化影响到他人及万事万物,使之都能得到完善。

教学重点:“至诚之道”的功用;“诚”的外化作用。

原文

第二十四章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

注释

前知:预先知晓。

祯祥:吉祥的预兆。

妖孽:妖怪,即不祥的凶兆。

见乎蓍龟:呈现在蓍草龟甲上。见,通“现”,呈现。蓍(shī)龟,古时用来占卜的蓍草和龟甲。

动乎四体:体现在身体仪态上。四体,四肢。

如神:像神灵一样微妙,不可言说。

译文

最高境界的真诚可以预知未来。国家将要兴盛,必定有吉祥的前兆;国家将要衰败,必定有妖孽作怪。它呈现在蓍草龟甲上,体现在身体仪态上。祸福要来临时,好事一定会提前知道,不好的事也一定提前知道。因此,最高境界的真诚如同神灵一般。

解读

    本章论述“至诚之道”的功用。做到了至诚,也就可以预知未来的吉凶祸福。而真诚之所以会有如此出神入化的功用,则是因为“至诚之道”就是中庸之道。遵循中庸之道,国家的发展必然顺利昌盛;违背中庸之道,国家的发展必然受到阻碍,各种乱象就会随之而生。中庸之道遵循的正是事物发展的必然规律。至诚之人心无杂念,自然可以排除外物的困扰,洞悉世间万物的发展趋势,也就可以预知未来的盛衰兴亡和祸福吉凶。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只有达到了至诚的境界,也就是达到真诚的本性善,不被私心杂念所述惑,一心一意为了社稷的兴亡盛衰着想,就能洞悉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的前兆,而能够预知未来的吉凶祸福。

至诚可预知未来,非常有道理。心诚则灵,灵到能预知未来吉凶祸福的程度,这似乎有些夸大。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 国家将要兴盛,必定有吉祥的前兆;国家将要衰败,必定有妖孽作怪。

“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的现象,虽然历代的正史野史记载很多,但毕竟有点神秘。其实,撩开神秘的迷雾,这里的意思不外乎是说,由于心灵达到了至诚的境界,不被私心杂念所迷惑,就能洞悉是万物的根本规律,因此而能够预知未来的吉凶祸福、兴亡盛衰。

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之;不善,必先知之。故至诚如神。蓍草用于卜卦,可呈现出阴阳数据,采用易学术数可预知未来,还是有些道理的;龟甲成像预知是人们的想象。至于动乎四体有可能是一种巫术的表演,用来与天地沟通。总的都是在说明对国家兴亡抱有至诚,只有对国家的兴亡抱有至诚之心,出现符合人性善的局面,一定会预先知道的;出现不符合人性善的局面,同样会预先知道的。所以人只有达到至诚就可如神一样预知未来。

最高的真诚,没有私心、名利欲望的搀杂。人的本心本来就是与天地宇宙相通的,而且是相互感应的。任何事物以及任何人,都是处在时间和空间所构成的某一个位置上,这个位置联系着过去与未来,联系着四面八方,联系着我们能够感受到的,也联系着我们所不能感受到的,万物互联。所以,宇宙间不存在任何互相之间毫无关系的两个事物。当我们把个人的乃至群体的名利、好恶抛开的时候,所留下的就只是自然而然的本心,过去的一切会留下痕迹,未来的一切会显示出征兆,由此而可以事先知道未来的趋势乃至未来的事情。

国家的兴盛与衰亡,都不是忽然之间的事情,而必然有前因后果。在天地之间,阳气上升的时候,天气即将温暖,阴气上升的时候,天气即将变得寒冷,阴阳之气的变化是天地所显现的征兆。圣贤被尊重,道义被遵循的时候,国家必然是即将兴盛的时候,圣贤被诋毁,道义被违背的时候,国家必然是即将衰亡的时候,圣贤与道义地位的升降是国家兴亡的征兆。

相对来说,这些征兆是比较容易被感知、被认识的,只是常常会被人们有意无意地忽略或轻视。至于龙凤出现,麒麟降临之类的祥瑞,妖魔的出现,孽障的横行,灾异的频繁发生之类的征兆,则更是容易被人们忽略的,然而,被人忽略却不等于就不会发生。预知这些,其目的是为了趋吉避凶。虽然说天地之道不可违,但是,人却不是毫无作为的。人可以事先预防,事先找到解决与对应的方式方法。

至诚之人,通过本心就可以预知未来之事。我们的成语中有“聚精会神”、“专心致志”,可以说,“精”能“聚”为“一”,则能与“神”来相“会”,“心”能“专”到“至诚”,则能使“志”与“心”合而为一。

有时,也可以通过算卦占卜而显现出来。蓍是一种多年生的草本植物,像竹子一样分节,可以采来制作成50根蓍草棒(大衍筮法也有采用55根蓍草的),根据一定的方式方法而起卦,然后根据卦象来解读吉凶,这是算卦的方式。龟是多年生的动物,按照某种方式方法得到大龟的腹甲,用烧烤之后的工具在龟甲的相应位置灼烫,龟甲便会出现裂纹,然后根据裂纹的方向、长短、形状等等得知吉凶,这是占卜的方式。

无论是算卦还是占卜,如果有个人好恶之情或功利之心搀杂,都难以准确,因此,必须以至诚为前提。投石入水,水生波澜,以石击地,地面亦有震动。蚂蚁搬家蛇过道则大雨必来到,蚂蚁与蛇尚且能预知,何况是人呢?所以,世事变动,人的四肢也会有所反应,好比未被火烤到之前便能感到热气,未接触冰雪之前便能感到冷气。但是,我们为什么会经常失去预知吉凶的能力呢?因为我们的心经常被外在的一切所遮蔽,因而不能达到“至诚”的状态。

祸福出现之后,便已经无可挽回了,所以,只有在祸福还没有出现的时候事先预知,才能因势利导,才能防患于未然。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这样的“先知者”,而都是“事后诸葛亮”,都只会“亡羊补牢”,那就像用百姓做试验一样,万一侥幸成功了就大家一起庆祝,一旦失败了只好玉石俱焚,这不是治国平天下之正道。只有达到“至诚”之后,才能心物合一、天人感应。

《周易·文言传》说:“夫大人者,与天地合其德,与日月合其明,与四时合其序,与鬼神合其吉凶,先天而天弗违,后天而奉天时。天且弗违,而况于人乎?况于鬼神乎?”不要理解为这只是为了赞颂达到“至诚”的“圣人”、“大人”,应该认识到以下两个方面。

其一,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达到“至诚”之路上迈进,这个路便是“明心见性”之路,也是“致曲达诚”之路,这个“至诚”的境界并非只有成为圣人之后才能具备,在我们没有任何思虑的时候,我们的心本来就是“至诚”的,我们的修养所需要的只是使这个“至诚”能够恒久不被任何事物所遮蔽,所以,首先要从自己的“至诚”做起。

其二,“至诚”的修养是永无休止的过程,任何人不能自己认为已经达到了“至诚”,自己一说便不再是至诚;敬畏圣人之言,见贤思齐,贤贤而且任贤。

古人对很多自然和社会现象抱有神秘感,感到在很多事情上不能把握事物发展的规律,就相信冥冥之中有超自然的神在操纵,很多人借助占卜来预知吉凶祸福,还有很多人通过一些奇异的自然现象联想到社会现实,以为神在主宰这一切。

我国历史上很多历史事件都与这种预知吉凶的行为有关,也有不少政治人物借助迷信来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占卜是一种古人认识和把握大自然和自己的命运的尝试及实践。古代的许多科学发现都萌芽于巫术、兆示及占卜中。如:古代的文字、书法与龟占有关系;哲学、数学同易占有关系;天文学同星占有关系;地理学、建筑学与风水占卜有关系。直到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有许多人仍然在使用各种占卜术,也有许多人研究《易经》博大精深的哲理和数术。

 

原文

第二十五章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

注释

自成:自我成全,自我完善。

自道:自我引导。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真诚并不只是自我完善就可以了。成己:自我完善。

成物知也:成全万物是智慧。

时措之宜也:适合在任何时候实行。时措,随时施行。

译文

真诚,是自己成全自己。道,是自己引导自己。真诚贯穿万物的始终,没有真诚就没有万物。因此,君子把真诚看得非常珍贵。真诚,并不只是成全自己就完了,还要成全万物。成全自己是仁义,成全万物是智慧。这是发自本性的德行,是结合了内外的道,因此,适合在任何时候实行。

解读

本章再一次谈论了真诚的作用。尤其强调了“诚”的外化作用。真诚不只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一种内在品质的修养以及自我道德的完善,而且还要通过外化,影响到他人及万事万物,使万事万物都能得到完善。至诚之道,不仅要成就自我,更要成就他人,只有当真诚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时,世界才会真正的美好无欺。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主观上“诚”是第一性的,而客观上存在的“物”是第二性的。以“诚”这种主观精神来说明世界的产生和发展的学说。这是思孟学派对儒家思想的重大发展,从而为儒家思想奠定了哲学的基础。

 “诚者自成也,而道自道也。真诚无论是天生的圣人,还是后天通过修身受教的贤人,都是依靠自我达到真诚的,而对中庸之道也是要通过自悟而得。真诚悟道是自我内心实现人性善的过程。

诚者,自成也。这里的就是尽性。万物有诚,才能完全发挥自身的天性并成就自身。道自道也。万物无不各顺其性,这个依顺是天然的、自然的,故称自道(导),对人而言,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人若能率性,就符合了天命,则自然走的是正道。

“诚”是在改变自己、完善自己。而改变或完善自己会遇到自身的阻抗。所以找到诚的动力是最重要的,《中庸》中的一种方法是发现最能让我们动情的事情,情绪情感是做好这件事情的动力。《中庸》中另一个方法是自信,自信人性的无限性涵容性,整个天地自然中的一切都蕴含在人性之中,有了这种认识和自信,人对自己的感受就会变得庄严而神圣,从而不屑于不甘于下流和庸俗,而致力于展示人性中光明的一面神圣的一面。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是故君子诚之为贵。人的真诚,贯穿人对待天下万事万物由始至终发展的全过程;如果人对待天下万物不真诚,人就将会失去天下万物。所以,君子是以真诚为贵。至今也是有很深刻的道理。

诚者,物之终始,不诚无物。终始,学者都解释为开始和结束,即诚是事物的开端和结束,但通观全书,应该仅指开始终始是偏正结构,比如说皮包象牙,后者才是要表明的意义。物之终始是在强调是万物的开始。万物顺其本性才能发展到完备(自成)。是万物的开始,所以说不诚无物

 “为万事之基,万物之始,虽然是贯通万事万物的始终的,但中庸非常强调的是的起始地位。事情从无到有是一个过程,是人的创造力逐渐展现的过程,是各种因缘在人的努力下转化成功事件的过程。如果中断,整个事情就会半途而废。

君子诚之为贵,既然的意义如此重大,万物必应不离于诚。自然之物没有自我意志的选择,其存在的自然状态就是的状态,但人有自主性,既有种种虚妄而偏离,所以人该努力修养自身回归于诚之者,人之道也。君子即为修道者(成诚),因此贵在努力使自己真诚。

有想法和有追求的人很多,而实现理想的人很少,所谓求道者如毛,成道者如角。原因之一是没有将至诚的状态保持始终。所以君子最重要的品质之一是诚,只有彻头彻尾的诚才能保证人认识到自己内在的追求,才能保证自己内在的追求转化为现实中的事业。

 “诚者,非自成己而已也。所以成物也。真诚并不是自我实现就可以了,所以要体现在对待天下万事万物上。真诚体现在对待天下万事万物上,做到了,即会尽己性、尽人性、尽物性,这非有意的施为,而是自然的演进,同时也是的必然要求。

诚不只是认识自我,完善自我,提高自我,诚不是引导人只做个自了汉。自了汉是把自己当人,尊重自己的身心,而忽略了其他生命的存在。而诚是主张自度度人的,要改变世界,要造福众生,

 “成己仁也。成物知也。性之德也,合外内之道也。故时措之宜也。能自我实现真诚为仁,能真诚地对待天下万物为智。仁和智是人本性善德的表现,融合在自我实现真诚与真诚对待万物的中庸之道中,所以任何时候施行都是适宜的。真诚为仁对待万事万物方为智。

 “成己尽其性,充分发挥自己的本性,实现自己的潜能。它是诚的外展,在内达到了,发之于外即可尽性修道以仁,而诚之者,人之道也诚之就是使自己达到率性,而先率性才能尽性尽性方能成己。故知,这个进程要使用和体现从本质上来说源于。由率性,而人性向善,持有、施展此善性就是仁。

 “成物即使尽人之性尽物之性,要做到这两点,要在前面以仁为本的基础上,以智而行

所谓成己成己之性,而非成己之功尽己之性即发挥善之天性,以仁和智而待人做事,如此,在成人的同时也便达到了成己,就是自我实现。

成就自己、完善自己是把自己从动物性的层面提升到人的层面,有了人的尊严、能力和智慧。成物就是要让自己的理想转化为现实,转化为能为社会增加更多福利的现实。

应该说大多数人的追求更多的停留在物质的层面,其实这不是他们的错误,而是我们的社会精英们没有注意到他们的生存问题,没有体会到财富创造的艰辛。所以要改变世界,要求人要具备不同领域的知识。而成物也是人性本有的功能,在这种功能展现时,又要遵循人性和自然的规律,所以这就要讲求时节因缘,成物是不会一蹴而就的。

性之德也。,功用、效果。是人天性施展的产物,朱熹注仁者体之存,智者用之发,是皆吾性之固有

合外内之道也。,包括他人和它物,主要施展与内,主要施展与外。合通二者,即把尽己性尽人性、尽物性贯通起来,这三者本是连通一体的,是发作之后的自然连贯的施展。内以仁而至内圣,外用智而至外王,合二为一,内圣、外王成一体。

时措之宜。即处置,应对。,合适、恰当。措之宜就是中和时措之宜即是时中。能够以而行,顺应天性,成己成物,这就是做到中庸了。

儒家强调道德自我觉醒。人要真诚,要自觉地行道。真诚,从自然的方面来说,是事物的根本规律,是事物的发端和归宿;真诚,从人的方面来说,是自我的内心完善。所以,要修养真诚就必须做到物我同一。这里最值得注意的是真诚的外化问题,也就是说,真诚不仅仅像我们一般所理解的是一种主观内在的品质,自我的道德完善,而是还要外化到他人和一切事物当中去。这叫“合外内之道”。自己真诚了,他人真诚了,真诚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世界也就美好无欺了。

真诚,是自己成就自己;大道,是自己引导自己。真诚,是事物的开端和结尾,没有真诚就没有事物。所以,君子把真诚视为最珍贵的品质。真诚,不是成就自己就可以了,也是用来成就万物的,成就了自己,是仁;成就了事物,是智慧。这是发自天性的品德,是统一内心与外在的道理,所以在任何时候实施都是适宜的。

仁德是伟大的,智慧是无限的,只有至诚的高贵心灵才能够达到。我们做到诚意真心,保持正道而行,就是体现出自然规律中的真实无妄的品德,这也是人道效法天道的体现,也就是做到了天道与人道的统一。在太阳的照耀下,自然界万物都在依据自己的天性自由发展,在自然万物的开始和终结之时,表现出的是生命的本真状态。

 

【学习札记】

至诚心田无杂念,观察敏锐有预见。

感知微妙悟征兆,体天行道善为先。

自我完善效青莲,风雨波折只等闲。

举止正直皆适宜,内圣外王仁德显。

 

中庸研读第13讲学习总结

本讲研读了《中庸》第24--25章。第24章论述“至诚之道”的功用。做到了至诚,也就可以预知未来的吉凶祸福。而真诚之所以会有如此出神入化的功用,则是因为顺应了中庸之道。25章继续谈论了真诚的作用。尤其强调了“诚”的外化作用。真诚不只是一种内在品质的修养以及自我道德的完善,而且还要通过外化,影响到他人及万事万物,使万事万物都能得到完善。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庸:至诚之道,可以前知。
《中庸》第21-24章
《中庸》感悟之21-25章
至诚之道,可以前知。国家将兴,必有祯祥;国家将亡,必有妖孽。见乎蓍龟,动乎四体。祸福将至,善,必先知...
读《中庸》
《中庸》中的经典语句赏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