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白山物语5  柳蒿——白山黑水“第一蒿”

柳蒿,白山黑水第一大众野蔬,也是大清皇家指名的贡菜。

导语:二十几年的长白山区生活经历,加之十几年林业新闻工作者的经历,使我无论是有心体验还是道听途说,都足以给白山黑水的动植物撰写小传。譬如柳蒿

★柳蒿——白山黑水“第一蒿”

长白山下的黑土地上,有人类食用的野菜四十几种,其中,柳蒿不仅是长白山野蔬中的风流名菜,而且号称“白山黑水第一蒿”

摘好洗净的柳蒿芽。作者手机拍摄

百度先生解释:柳蒿,学名柳叶蒿(Artemisia integrifolia Linn.),菊科蒿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蒿”字的写法和“菜”字一样,是上下结构的形声字。“菜”是上“艹”下“采”,其意会形象是“好吃的草就要采”。而“蒿”字则是上“艹”表形,下“高”表声,其意会意义是“草中的高者”。柳蒿的确是草中的高者,身高可达1.2-1.5米,是杂草中的高个子。但这高个子喜欢在低海拔或中海拔湿润或半湿润地区的路旁、河边、灌木丛及草甸子边缘生长。所以,你要到野外采挖柳蒿,最好到低矮湿润的地方去,那里才是它们生长的乐园。

洗净的柳蒿芽进入厨房。作者手机拍摄

★柳蒿芽,是长白山中开春后最早萌芽的柳蒿。

在长白山中,一旦冰雪化尽,柳蒿那紫绿色的嫩芽便会快速拱出地面,因而成为山里人最早获取的野蔬之一。刚刚出土的柳蒿芽是东北人喜欢吃的野菜。它清新娇嫩,味道似艾蒿,但比艾蒿柔和。采挖回家后,用清水洗净即可蘸酱食用,但更多的吃法是将其放进开水中稍微焯一下,驱除一下它特有的气味再蘸酱吃或者凉拌、炒肉都可以。吃到嘴中,一股强烈的春的特殊味道,耐人回味。若是用土豆熬汤,则娇绿的柳蒿、白色的土豆、清凌凌的汤,色彩对比明显而和谐,很能惹动人的馋虫。

可蘸酱吃的新鲜柳蒿芽。作者手机拍摄

★柳蒿芽,是东北土著各民族人民最喜欢的野菜。

柳蒿,是世居白山黑水间的土著东北人的最爱。几乎在每个少数民族,柳蒿都有自己特殊的民族名字,并把它载入民族史册。例如,达斡尔把柳蒿名其为“库木勒”蒙古族把柳蒿称为“乌达力格—沙里尔日”鄂温克人则称之为“昆比勒”满族人更把柳蒿芽称作“黎蒿”“蒥蒿”,并当做最佳菜蔬。《吉林志略》中记载:吉林每岁给皇家进贡的物产中就有“藜蒿芽”。《盛京通志》载:蒌蒿在当时称作蒥蒿菜,清代每年春天由内务府督办,向祖先贡献时令的新鲜蔬果,其中就有来自东北老家的柳蒿芽。“黎蒿”和“蒥蒿”,都是柳蒿的谐音,实际都指柳蒿。

洗净的大柳蒿芽。作者手机拍摄

★柳蒿芽以其独特的风味,令其名贯古今。

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古人采集柳蒿的歌谣诗句,如“哟哟鹿鸣,食野之蒿”“蓼蓼者莪,匪莪伊蒿”。这种“蒿”,在中原和江南被称为“蒌蒿”,在东北被称作柳蒿。史载:八百年前契丹人跟随蒙古大军纵马西征时,大臣耶律楚材曾随军吟诗:“匀和豌豆揉葱白,细煎蒌蒿点韭黄”。诗中四种蔬菜之一的蒌蒿,就是柳蒿。行军的第二天,当耶律楚材吃到用鲜柳蒿烹制的面食时,不仅感慨大发:“今日换回十载梦,一盘凉饼翠蒿鲜。”这“翠蒿”,还是青翠的柳蒿

康熙东巡吉林油画。作者手机拍摄。

据传,1682年春,号称大清“千古一帝”的康熙皇帝率领七万之众浩浩荡荡东巡吉林时,吉林将军府准备的御膳中必不可少的一道菜,就是吉林特产——柳蒿炒猪肉。听说这也是康熙及其满族人最喜欢吃的一道“满族风味”。

那么,东北的柳蒿芽,为何如此受推崇呢

成长中的柳蒿。作者手机拍摄

★柳蒿营养丰富,被比作“人参菜”,是因为黑土地生长、白雪水滋润。

长白人参,是长白山的特产,传说有“生死人而肉白骨”的疗养功效。但有人却把柳蒿称作“人参菜”。为什么呢?

长白山生晒人参。头条智能选图

长白山中有句俗语:“黑土地、白雪水,关东的柳蒿味最美。”也有说:“猛虎纵横的黑土地,人参吸吮的冰雪水,长白山的野菜又娇又嫩味道美。”意思是说,长白山的黑土地是富含腐殖土钙质的黑土地,在这片黑土地上生长出的山野菜,是由发源于长白山天池的松花江水滋润长大的。而松花江水又是滋润过长白山老山参的白雪之水。还有,所有关东的山野蔬菜都是在冰封雪盖下冬眠了足足半年时间,养足了精神憋足了营养才拱出的嫩芽,所以,这方土地上生长出来的山野菜才又娇又嫩,味道格外鲜美,营养堪比人参。

黑龙江流域。头条智能选图

★达斡尔族把柳蒿称之为“救命菜”并为采柳蒿形成一个节日。

柳蒿的达斡尔语是“库木勒”或者“昆米乐”,他们把柳叶蒿称之为“救命菜”——这是个达斡尔古老的话题。前些年我到兴安岭林区采访时曾经请教过一位老奶奶。她说,几百年前,达斡尔族居住在黑龙江北岸,后来俄国人侵入黑龙江流域烧杀抢掠,清政府只好将达斡尔部族迁居到兴安岭地区。刚刚迁移到兴安岭的达斡尔人水土不服,饥寒交迫,贫不聊生,只好采食遍地生长的柳蒿芽来熬过饥荒,后来达斡尔人就把柳蒿称之为“救命菜”。

冬季的黑龙江兴安岭地区。头条智能选图

为此,我曾经查过达斡尔老奶奶说的那段历史:1643年,沙俄唆使哥萨克人最先闯入精奇里江达斡尔族居住区烧杀抢掠,遭到达斡尔族居民的英勇回击,最终迫使沙俄匪徒狼狈逃窜。1651年,沙俄再次大规模地入侵黑龙江,以武力威胁达斡尔居民向沙皇缴纳贡租,但达斡尔族人誓死抵抗,最终有661名族众英勇牺牲。

达斡尔汉子。头条智能选图

达斡尔老奶奶说过一句达斡尔的民谚:“没有江河的地方,达斡尔人不安家;没有流水的地方,不长柳蒿芽”,这是达斡尔的生死经验。所以,达斡尔把柳蒿芽当神草一样尊崇。达斡尔的男人要远离家乡打仗、围猎,都要带上一口袋柳蒿茶,那是家人晒干的柳蒿芽。一旦有病了,想家了,忧愁了,烦恼了,都会把口袋中的柳蒿芽拿出来,泡成柳蒿茶。喝下去病就好了,也不思乡了。——这是达斡尔的传统

兴安岭密林。头条智能选图

五六月间,达斡尔族不分男女老少都要全家出动采集柳蒿芽,用开水焯后晾干储存,以备冬天食用。采集柳蒿芽期间,达斡尔人载歌载舞,形成了“库木勒节”——这是因柳蒿而形成的柳蒿节。达斡尔女孩子会把晒干的柳蒿茶,装进自己亲手缝制的荷包中,送给自己心爱的男人,作为定情信物——这也是达斡尔的传统。你看,柳蒿在达斡尔族多么重要!

市场出售的柳蒿芽。作者手机拍摄

★柳蒿芽是关东众多少数民族的最爱。

事实上,在整个东北不仅仅是满族、达斡尔、鄂温克人喜欢吃柳蒿芽,即便是鄂伦春人也同样喜欢吃柳蒿芽。每到春天,这些民族都要在四五月份男女老少齐出动,大力采集柳蒿芽,加以炮制、晾晒,备做冬季食用。

市场出售的柳蒿芽。作者手机拍摄

据说,满族人喜欢吃的方法是柳蒿蘸酱,柳蒿熬汤,柳蒿炒猪肉、柳蒿汆火锅

我在过去的采访活动中,曾记录了许多长白山中的摇篮曲,其中新开岭下密林中有户满族人家的媳妇儿一边做着针线活儿,一边推动摇车,口中自编自唱的摇篮曲令人感动:“摇车长,摇车高,摇车中的宝宝快睡觉。宝贝睡了觉,妈妈采柳蒿。采回柳蒿热水焯,蘸酱炒肉包饺饺。”

热水焯后的柳蒿芽和柳蒿芽饺子。作者手机拍摄

我曾走遍东北,遍访东北密林中或江河边的东北土著民族,并品尝过他们的民族风味饮食。

鄂伦春人最喜欢吃的是柳蒿炖狍子肉和鹿肉火锅。而鄂温克人最喜欢吃的是用柳蒿芽炖鲶鱼。另外,鄂温克人还会用肥肉掺柳蒿芽剁馅包饺子。赫哲族是乌苏里江畔的渔猎民族,过去,鱼类是他们的主要食物来源。每当春天五六月份,赫哲人都要在乌苏里江畔大量采集柳蒿芽,然后炮制后加以晾晒储存。他们最传统最喜欢吃的美食,就是鲜鱼炖柳蒿

市场出售的柳蒿芽。作者手机拍摄

★柳蒿有很高的医药价值。

据《中国药典》《本草纲目》记载,柳蒿可药食两用,主治五脏邪气、风寒湿痹等症,有补中益气、生发、延缓衰老的功效。现代医学研究认为:柳蒿具有消炎解毒、降血压、降血脂、养肝健胃等疗效。据有关资料记载,柳蒿芽,具有很高的医药价值。它可补中益气,健脾强胃、滋阴降火、利尿通便等。据说,国外,已用柳蒿研制抗癌药物。

头条智能选图

★柳蒿根系发达,可防风、治沙。

据说,有关科研人员经过研究,认为柳蒿根系发达,根深叶茂,耐干旱,抗倒伏,可作防风、固沙的辅助性的植物。因而,国家在治理西北地区的戈壁大漠时,常常飞机播撒的各种植物种子中就有大量的柳蒿种子,以让柳蒿发挥更重要的生态作用。

头条智能选图

头条智能选图

(此文原创首发)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达斡尔人心中柳蒿芽的位置
019 | 来啦柳蒿芽,宠粉连夜更新了
达斡尔族的“库木勒”节
农耕原野舞曲棍:达斡尔族
中国人的春天到底“多费芽”?
一种具有达斡尔族风味的辣菜沫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