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雨中漫步的苏轼,写下千古名篇,后来发生的事,谁都没有想到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苏轼的千古名篇《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这首诗将苏轼最豁达的心态,最洒脱的个性,彰显的淋漓尽致。彼时的苏轼,被贬黄州已经三年了,他已经由最初的惶惶不安,变得豁达通透;他的生活,也由最初的极其窘迫,渐渐好转。这一天是三月初七,他和几个朋友往黄州东南三十里的沙湖,也叫螺师店,去买田。回来的路上,遇上了大雨,带着雨具的朋友已经先走了,于是,他们就被淋成了落汤鸡。众人都觉得太狼狈,只有苏轼不当回事,还写下了这首千古名篇,成为他的经典之作。

那么,在雨中潇洒漫步的苏轼,回来后怎么样了呢?数日之后,他又写下了一首词,《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这又是一首很洒脱的词,彼时,苏轼和一位朋友,同游蕲水清泉寺,在这里,他看到了一幕很奇怪的现象,原来这所清泉寺门前是兰溪,这条兰溪的水,是向西流的,所以,苏轼才会有“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的感慨。

那么,这首词和上一首《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有什么关系呢?关系就在于和苏轼同游清泉寺的朋友身上。

据《苏轼文集·书清泉寺词》记载,“黄州东南三十里,为沙湖,亦名螺师店,余将买田其间,因往相田。得疾,闻麻桥人庞安时善医且聋,遂往求疗……疾愈,与之同游清泉寺,寺在蕲水郭门外二里许……”

也就是说,在苏轼往沙湖买田回来那一天,因为淋了雨,生了一场病。听说麻桥有一位名叫庞安时的人,虽然是个聋子,但是医术很高明,于是就去找庞安时看病。痊愈之后,就和庞安时一起往清泉寺游玩,于是就有了这首《浣溪沙·山下兰芽短浸溪》。

将这两首词产生的前后过程联系起来,我们不难得出一个结论——洒脱的苏东坡老先生,在雨中漫步,写下那首传诵千古的《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之后,回到家里,因为淋了雨,就生了一场病!

也难怪,苏轼会在《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中说“微冷”,看来这个“微冷”,是真的。看来,为了这首千古名篇,东坡先生也付出了小小的代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怎样赏析苏轼名篇《浣溪沙·游蕲水清泉寺》?
苏轼和朋友游山玩水,发现不同寻常的奇观,写下《浣溪沙·游蕲春清泉寺,寺临兰溪,溪水西流》,其中的千古名句,饱含人生哲理
赏读苏轼千古名篇《赤壁赋》
一件极平常的事,被苏轼写成了极不平常的千古名篇,传诵千年
也无风雨也无晴
苏轼《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