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王国维的这首词,写尽了人生的孤独与落寞
近代诗词大家王国维,深受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思想的影响,因此他的诗词中,常常抒写个人在茫茫宇宙中的悲剧命运,往往能触及到人们内心最深处的孤独与落寞。今天我们来欣赏王国维先生的一首《采桑子》。
采桑子
高城鼓动兰釭灺,睡也还醒,醉也还醒,忽听孤鸿三两声。
人生只似风前絮,欢也零星,悲也零星,都作连江点点萍。
王国维先生
这首词上阕写天将破晓却不能入睡的孤独心绪。
“高城鼓动兰釭灺”,釭[gāng]指油灯,灺[xiè]指灯烛熄灭。城中晨鼓响起,油灯早已经燃熄灭。“睡也还醒,醉也还醒”,词人想睡下,但却清醒着不能入睡,想喝醉,但同样没有效果,大脑一清醒,显然词人是失眠了,失眠的背后,自然是有心事。
“忽听孤鸿三两声”,这时,无法入睡的词人,听到了几声孤鸿的鸣叫。孤独的鸿雁,是词人内心的孤独与落寞的象征。“孤鸿”一词,将词人内心的愁绪勾引出来,引出下阕的人生感慨。
词的下阕写词人对人生的孤独与落寞的感慨。
人的一生就像风中飞舞的柳絮,欢乐也好,悲伤也好,都像风中的柳絮一样零星飞散,最终化作江水中的点点浮萍。
要深刻体会王国维的这首词,便要仔细品味词中的两个意象:孤鸿;柳絮。
王国维先生书法
一、孤鸿
鸿雁,本是喜欢成群结队的动物,失群的孤鸿,便会显得十分的孤独。同时,鸿雁又是十分忠贞的鸟类,它是许多忠贞爱情传说的主角,孤鸿便是不但失群,而且失爱,其孤苦可知。
因此,“孤鸿”这个意象,蕴含着漂泊、孤独、寂寞等情感。
在古诗词中,将“孤鸿”这个形象写到极致的,是苏轼的词《卜算子·黄州定慧院寓居作》:
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谁见幽人独往来,缥缈孤鸿影。
惊起却回头,有恨无人省。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在苏轼的这首词中,孤鸿独自在寒冷的深夜中飘飞,寻找栖息地,还时不时的受到惊吓,却始终找不到适合自己的栖息地,最后只能停留在寒冷的沙洲上。
孤独的鸿雁,正是孤苦人生的写照,所以王国维在深夜中听到孤鸿的鸣叫,才会涌发出如此强烈的情感心流。
王国维先生书法
二、柳絮
柳絮也是古诗词中最常用的意象之一,尤其是风中飞舞的柳絮,就像人在天地间无所归依的样子。
写柳絮词,最经典的依然是苏轼的一首词:《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
似花还似非花,也无人惜从教坠。抛家傍路,思量却是,无情有思。萦损柔肠,困酣娇眼,欲开还闭。梦随风万里,寻郎去处,又还被、莺呼起。
不恨此花飞尽,恨西园、落红难缀。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细看来,不是杨花,点点是离人泪。
王国维的“都作连江点点萍”,显然是从“晓来雨过,遗踪何在?一池萍碎。春色三分,二分尘土,一分流水”中来。苏轼自注:“:“杨花落水为浮萍,验之信然。”柳絮会化作浮萍,便是从苏轼这里出。
王国维先生《人间词知》手稿
王国维的这首词,显然有着苏轼二词的痕迹,他将苏词浓缩提炼,来表达他对人生的悲观感受。
周策纵《论王国维人间词》中说:“(王国维)往往以沉重之心情,不得已之笔墨,透露宇宙悠悠、人生飘忽、悲欢无据之意境,亦即无可免之悲剧。”
读王国维这首词,真有宇宙悠悠,人生飘忽之感。
【来源:楚兮文化】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邮箱地址:newmedia@xxcb.cn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王国维认为咏物最工的词——《水龙吟•次韵章质夫杨花词》赏析
人生漂泊与世事无常的深刻反思
苏轼诗词赏析
话王维国《人间词》之《采桑子-高城鼓动兰釭灺》的杨花
王国维:好的人生,不将就
【原创】王雅彬:我读《人间词话全解》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