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痛悼!首届国医大师周仲瑛逝世,享年96岁

深切缅怀 沉痛哀悼

国医大师

周仲瑛

(1928~2023)


讣   告

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第七届全国人大代表,著名中医学家、教育家、中医学泰斗,首届国医大师,首批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首批全国老中医药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首届中国中医科学院学部委员,全国中医药杰出贡献奖获得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中医临床国际贡献奖获得者,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江苏省中医药学会终身名誉会长,南京中医药大学终身教授、主任中医师、博士生导师,原南京中医学院院长周仲瑛同志,因病医治无效,于2023年10月2日5时20分在南京逝世,享年96岁。

南京中医药大学于2023年10月2日至5日在南京市鼓楼区汉中路282号汉中门校区17号楼设置追思吊唁处。

周仲瑛国医大师遗体告别仪式定于2023年10月6日上午9:00 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大周路206号南京殡仪馆致远厅举行。

特此沉痛讣告。


国医大师周仲瑛治丧委员会
2023年10月2日
 

问:您的经验是怎样逐渐积累提高的?

周仲瑛 口述丨王志英 等整理

经验累积多了,胆识就大了。前几年,我到西医院抢救几个急危重症,都是很危重的,我是搞中医的,你总不能像人家一样用西医抢救吧!还是要遵循中医理论,使用中药。所以我多年来得出的体会,中医抢救急症仍然要注重中医的理论和辨证论治,才能显示优势,要想单纯用中成药,要想中药西用,要想让中医抗菌消炎的作用比西药还强,那你是走错路了。

周仲瑛(1928~2023)

我曾治过一个病人,印象很深,是位住南京鼓楼医院的张某,那是个高层人士,他是化脓性胆管炎外科手术后,肾功能衰竭、尿少。我们看后认为应该通利,这时不能胆小,果然通下两天小便就出来了。

做医生不能考虑对象的尊卑,该怎样就怎样,要胆大心细,按照中医理论,并要灵活应用,这其中的灵活就显现出理论的深厚和经验的丰富。

还有抢救我们学校的一个同学,缺氧、昏迷、抽筋、电解质紊乱,严重中毒性休克,高烧三十多天,住西医院抢救难以逆转,院方说他是你们中医学院的学生,你们中医也来看看吧!

虽然是中医抢救成功了,但压力是很大的,你们看如果不用中医的疗法治疗怎么办。抢救病人责任太重了,遇到危重病人常觉得心力交瘁,中医不像一些人想像得那样简单,要取效还是很难的,这要看你的学识了。肺科病房的主任说他们前两年遇到的两例这样的病人全部死亡。这可不是像有人所说的那样老中医都是骗人的。

颜德馨(1920~2017)与周仲瑛(1928~2023

过去中医看危重病很多,有实践锻炼机会。

我在接手流行性出血热科研课题时,可以说受命于危难之时,院长把任务交给我,当时我对出血热还不太了解。先是发热期,用清解四号,搞成一病一方,当时死亡率很高,大约为20%。

但我相信实践出真知,我先跟着查房,共同研究分析,制订治疗方案,逐渐积累了感性知识,通过不断思考问题,根据中医理论,综合运用卫气营血、三焦、六经辨证,认识到应立足治疗疾病的全过程,各个期都要抓,一个期有一个期的特点,如急性肾功能衰竭期死亡率是很高的,更要注意。要对各个病期病证进行分析,从中抓住特点,然后辨证、遣方、用药。

我们先后在临床搞了十多年,治疗127例。提高了疗效,最后的死亡率下降为1.17%。

这样的疗效证明中医是能解决实际问题的,中医是有自身的优势和特色的,与西医比较是各有优势。

周仲瑛(1928~2023与路志正(1920~2023)

我们有辨证论治和整体观念的优势,有个体化治疗的优势,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能与西医互补,解决各自不能解决的问题,是平等互助,互相补充的关系。如果没有这个认识就难以发挥自身作用。

我曾到某医院抢救过一个原发性血小板减少症的病人,血小板下降到2万~3万,发热、神昏、全身紫癜、腹水、肺部感染、气管切开、插管,我给她一方面清热泻肺,一方面凉血化瘀,居然几天就血止、喘平、神清了。

周仲瑛(1928~2023与焦树德(1922~2008)

有很多事例能说明中医的疗效是无须怀疑的,当然对中医个案的疗效要有个正确的认识。西医否认中医,说个案不能说明问题,个案不能重复,个案没有统计价值,这个观点是不当的,个案体现了中医的个体化治疗,辨证论治。

个案能为我们提供进一步研究的切入点。个案的重复性应是在同等条件下的重复,而且不是机械的重复,必须是在原则相同前提下灵活的重复。中医不像西医那样一病一药不变,往往在一张方子上要加减的。

中医是否要用统计学?要用对照、双盲进行处理?这种方法适不适合中医呢?还需要研究。要将回顾性总结作为前瞻性的研究基础。这是从偶然到必然一步一步地发展的。

中医近百年来发展缓慢,很多制约因素导致引用现代手段滞后,现在这样的进步已经不简单了。是否要完全按照西医的研究方法来要求中医值得思考,这两种医学体系是不一样的。

从左至右分别为邓铁涛(1916~2019)、任继学(1926~2010)、路志正(1920~2023)、朱良春(1917~2015)、周仲瑛(1928~2023

以下为“中医书友会”曾发过的周仲瑛先生文章,努力学习先生学术思想和经验,是对先生最好的纪念:

周仲瑛:高血压高血脂的6个药对
周仲瑛:学西医不是要改造成西医
周仲瑛讲中医临证技巧
周仲瑛漫谈“酸甘化阴”法治疗胃脘痛
中医基础必读:周仲瑛讲药物配伍
国医大师周仲瑛治疗脑瘤验案一则
哮喘用药之首:麻黄的寒温配伍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92岁国医大师周仲瑛新冠肺炎防治建议(附防疫配方)
国医大师周仲瑛:立足点要在中医,否则以西代中,没有出路
国医大师周仲瑛对青年中医治学的五点建议
国医大师周仲瑛的降脂方
【纪录中医】永不褪色的铅笔(国医大师:周仲瑛)
周仲瑛(1928年—),首届“国医大师”,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降脂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