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道德经(十六):有一种糊涂,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

《道德经》第十六章

一、原文(通行本)

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复。

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曰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

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没身不殆。

二、译文

使心灵的虚寂达到极点,使内心的清净笃实坚定。万物都在蓬勃地生长,我从中考察出循环往复的道理。

万物纷纷纭纭,最后又各自回到它们的根源。回到根源叫做“静”,“静”叫做复归于生命,复归于生命叫做自然规律,认识了自然规律才叫做“明”。不遵循自然规律而轻举妄动,便会发生凶险。

知道了自然规律,才能包容一切;包容一切才能大公无私;大公无私才能使天下信服;天下信服才能顺应天意;顺从天意才符合自然的“道”,符合自然的“道”,才能长久,终身不会有危险。

三、拓展思考

“致虚极,守静笃”是“道”对人的行为处事所作出的基本要求。

现代社会,物质生活提高的同时,也带来了精神生活的贫乏。多数人有着一颗浮躁焦虑的心,动不动就大动肝火。

《黄帝内经》中说:“怒则气上,怒伤肝。”是有一定道理的,美国亚特兰大疾病控制中心研究发现,90%的疾病都和情绪有关,经常生气发怒的人更容易生病。

有人说,生气是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自己。也是有一定道理的,明明是别人做错了事情,自己却发怒,最终受到伤害的是自己,这是多么的糊涂啊!

静是制怒的良方。驱除私欲杂念,保持内心的静定,就不会因为生活中的琐事而动怒,抱朴守静,做起事情来自然就容易成功。

三国时期的司马懿深知“守静之道”,即便蜀军以女人的衣服调侃,仍紧闭营门,不予迎战。最终诸葛亮病死在五丈原,司马懿以静制动的策略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经常发怒的人,应该认真体悟老子“致虚极、守静笃”所蕴含的道理,不要拿别人的错误来惩罚无辜的自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道德经全文图文欣赏及译文
《道德经》:明白道的人,不会违背自然规律,自然不会让人厌恶
34.《道德经的现实意义》 ——出生入死,生命规律(第十六章)
老子告诉人们,不懂常理,看不清生命的本质,人就危险了
究竟什么是“道”?什么是“德”?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