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如果只看一本中国建筑的入门书……
2015-08-12 04:00 | 豆瓣:

不只中国木建筑

“ 如果东方与西方具有截然不同的独自发达的科学文明,那我们的社会情况与今日相比,则会截然不同吧。例如,如果我们具有自己独自的物理学、化学,则以此为基础的科技、工业等等,也将独自发展,那我们就会生产各种适合我国国情的日用机械、药品、工艺品了。不,也许对物理学、化学等各种原理,将与西方持有不同见解,有关光线、电气、原子等的本质及性能,与现在使我们西方化了的科学不同,可能会出现异样的光辉。”

“ 我对于这些科学的原理,不甚了解,只不过想象而已,但主要在实用方面的发明,如果能向独创性的方向发展,则不仅衣食住的式样,进而对于我们的政治、宗教、艺术、实业等等的状态,也会给予广泛的影响,由此,我们不难推测东方是东方人的,东方人是能够开创另一个乾坤的。”

以上,摘自日本文豪谷崎润一郎的随笔集《阴翳礼赞》开篇第一节。如果不指明,恐怕很多人一开始与艺术君一样,会以为这是一个中国人写的文章。

现在,全世界都认为:就保留本国、本民族传统文化而言,日本可以说在全世界做得最好。尤其在建筑上,唐代的寺庙甚至都被他们保留下来。曾经有一句话说:如果你想亲眼看到唐代的建筑和城市是什么样子,就去奈良,想看宋代的建筑和城市,就去京都。

作为中国人,听到这句话心痛而复杂。我们不仅要问:为什么我们没有自己的京都和奈良?为什么非要去邻国看我们自己的文化遗产。

不想再谈这个话题了,艺术君今天主要想推荐一本书《不只中国木建筑》,如果只看一本我们中国建筑的入门书,毋庸置疑,非她莫属。

眼下,我们走出国门的机会越来越多,在世界各地见识的人家的建筑风格也越来越广。翻回头来,我们对自己的建筑的好奇心也越来越强,因为那里有我们中国文化的美和精髓。从一个简单的榫卯(有个 App 就是讲它奇妙的结构),到五台山的佛光寺大殿,只看看它们的截面图,艺术君总能感受到某种奇妙的节奏感,躁动的心情因此平静下来。那种结构上的律动、起伏,如同一曲巴赫,在规律之中,展现出美与和谐。


可是我之前也说过,看着那些曲线、构件、斗拱,我们甚至不知道应该如何称呼它们,更不要说它们背后的历史、故事,它们彼此之间细微的差别。

这时,你需要的就是这本《不只中国木建筑》。拿着它,你就能找回一些身为中国人的“魂儿”。

中国建筑繁复多样,如书中所言:

“柱栏樑栋栱檐枋楣杆梲椽,《康熙字典》里“木”部的字有一千四百一十三个,超过四百个都是与建筑有关的。”

如果堆砌术语,势必将这样一本入门书变成“入睡书”。该从哪里入手讲起呢?

作者赵广超先生,从“家”开始,第一章“起家篇”,讲述中国人将“家”与自然共处一室,以随风如夜之笔,把读者带入中国建筑的大门。接下来的“伐木篇”、“文字篇”、“高台篇”等等,完全摆脱教科书般的刻板,借着建筑与文学诗词之间的联系,用柔软的身段,娓娓道来。

娓娓道来,形容这本书,再合适不过了。

赵广超先生温润典雅的文风,让艺术君了解到:原来中国古代的建筑师们,曾经是那么优秀的项目管理专家;他们营造出的这些艺术品,兼顾形式、功能、自然和谐;他们在给各个构件起那些诗意满盈的名字时,你几乎能看到他们脸上的微笑、眼中的光彩。

建筑是结构和空间的艺术。这本讲述建筑的书同样如此,其中的板式让艺术君看到东方建筑的气息和留白,而图片与不同样式字体的结合,完全没有凌乱之感。你会觉得:排版的设计师,着实下了功夫,让人钦佩、赞叹。翻看本书的设计师,你会发现:作者赵广超先生的名字赫然在列,原来如此!



赵广超,生于香港,早年肄业于法国贝桑松艺术学院及巴黎第一大学。20世纪90年代回港,从事艺术及设计教育,曾执教于香港演艺学院及沙田工业学院。目前为香港理工大学设计学院客席讲师、香港大学专业进修学院设计系兼任导师,教授东西方艺术、设计与文化理论分析。 香港设计联盟(MODA)会员,为该会与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合办之全方位设计课程筹委成员。

难怪,没有对东西方艺术和设计的融会贯通,怎么能有这样一本书?

本书最后有“哥哥的话”,赵广超先生的哥哥赵光隆,是美国佛罗里达州棕榈郡教育署审计长,他说:

“我很高兴他可以在现代那种忙碌,任何文化、艺术一旦缺乏经济效益就会被淘汰遗忘的时候,将中国建筑历史、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呈现给我们。”

《不只中国木建筑》,不只在讲中国的木建筑,更是在讲中国的文化、中国的艺术。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中国美术学院建筑学院2011届毕业设计展
书单来了| 让你更具创意思维的7本设计入门书
浅谈艺术史入门书
追忆老建筑《夏克梁手绘图》2
画家赵琛
《印象手绘·景观设计手绘线稿表现》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