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假小子”这词该过时了,谁规定女生就该是“女生的样子”

城市

“假小子”这词该过时了,谁规定女生就该是“女生的样子”

Marisa Meltzer 昨天

假小子(Tomboy)曾经被誉为原始女权主义,而今已经到了重新审视的时间──我们对“女生该有的样子”定义过于狭隘了。

去年热情丛书(Zest Books)和霍顿·米夫林出版公司(Houghton Mifflin)出版了针对年轻人的《假小子》(Tomboy)。这本关于年轻人的图片回忆录是 33 岁的利兹·普林斯(Liz Prince)根据自己的成长经历写的。比起一般女孩子的爱好,她更喜欢打闹粗暴的游戏,喜欢牛仔裤和汗衫。

“如果你到了高中还这么穿,那么其他人就会认为你肯定是女同性恋,”普林斯说。“但我那时就是想穿男孩的衣服,想和他们呆在一起。”

这本书非常成功。但 tomboy 这个书名里的单词(以及这个单词所代表的女性成长的时期,甚至这个单词能代表一个时期的想法)却在迅速地过时。当时,变性运动员卡特琳·詹纳(Caitlyn Jenner)更有可能成为运动场上的话题,而由卡罗·赖里·布林克(Carol Ryrie Brink)塑造的假小子凯蒂·伍德朗(Caddie Woodlawn)却得不到太多关注。

确实,过去流行的儿童文学里充斥着假小子:《小妇人》里的乔·马奇、《大地惊雷》里的马蒂·罗斯、《啊!拓荒者》里的亚历山德拉·伯格森、《超级大间谍》里的哈丽特、《杀死一只知更鸟》里的斯考特·芬奇、还有《花生漫画》里的派伯敏特·佩蒂以及长袜子皮皮。阅读这些故事、模仿或者只是幻想其中的冒险行为,曾经是女性成长中的宝贵经历。 

然而在 2015 年的文学作品里,这些女英雄连影子都没有。

女权主义者出版社的出版人詹妮弗·鲍姆加德纳(Jennifer Baumgardner)说:“没有人写这些故事。假小子对我而言一点儿当代感都没有。这种嘉奖式地描述女孩喜欢男孩东西的手法给人感觉很古老,就好像只要是男孩的东西就是好的一样。

这些年,至少在自由派的形容里,喜欢棒球或者想剪短发的女孩被称作是“性别不适者(gender-nonconformist)”或“跨性别者”,认为她的行为将被人指责而不是尊重。

她要么可能会被鼓励去超越另一种范式(穿着长裙、拿着魔棒、光彩夺目的恐惧公主),要么其成年后的性取向会受到密切关注。

 

《超级大间谍》(Harriet the Spy)里的哈丽特

在谈到上世纪 90 年代末《独领风骚》(Clueless)和《窈窕美眉》(She’s All That)等电影时,《假小子》的作者普林斯十分生气,“因为影片里的假小子角色在做了美容、并严格服从性别角色设定之后变得更受欢迎了,这种故事模式让我很恼火。”

但就在二十多年后,尽管住在纽约罗利的 43 岁工程师英格丽·鲍曼(Ingrid Bowman)11 岁的女儿亚历桑德拉(Alexandra)成天喜欢穿她哥哥的衣服、喜欢和男孩出去玩,但鲍曼也没有急着把她塞进塔夫绸的裙子里——可其他家长就会这么做。

“他们会说:‘你看,我们这个活动要求穿裙子,亚历山德拉能穿一次裙子吗?’”鲍曼女士说。“我就说:‘我不知道呀,你们都要穿裙子去吗?她穿她自己想穿的就行了。她现在看起来很漂亮。’”

克里斯汀(Christine)是旧金山格伦公园社区的一位社会学家,有一对 8 岁同卵双胞胎女儿——夏洛特和斯黛拉。这两个女孩儿已经过了小公主的阶段,至少夏洛特是这的——她之前喜欢戴头冠,现在喜欢紧身裤和运动装;而斯黛拉留着短发、穿着从男孩服装部买来的拳击短裤,压根儿没有小公主过。 

斯黛拉(左)和夏洛特与家人在一起。斯黛拉更喜欢男童服装部里的拳击短裤,而夏洛特喜欢紧身裤和运动装。

“可能人们会叫她假小子,或者以为她就是个男孩。我不会去纠正他们——这一点儿也不重要,”克里斯汀说。她也尊重姑娘们的要求,隐去了她们的姓氏。她和丈夫马特还养了两个儿子,10 岁的裘德和 13 岁的杰克森。“我们家里不会用‘假小子’这个词。这个词好像在说做女孩有种常规的方式,而这种是另一种方式。我只是想倾听,让斯黛拉说她自己是谁。”

斯黛拉(左)和双胞胎姐妹夏洛特在旧金山家中玩电游。

安吉丽娜·朱莉和布拉德·皮特似乎也想让女儿希洛表达自己是谁:这是一个叫“约翰”的人根据几张偷拍照片中希洛常穿男孩服装推测出来的。

但是,喂,谁说这些就得是男孩的服装?

安吉丽娜·朱莉和布拉德·皮特的女儿希洛·朱莉-皮特。

这个夏末,Gap 宣称将和艾伦·德詹尼斯(Ellen DeGeneres)新创立的生活方式品牌 ED 合作,为童装打造一系列印有引语(比如《仲夏夜之梦》里的“and though she be but little she is fierce” [虽然她很小,但她很凶猛])的恤衫、有对话泡泡印花的棒球帽以及条纹紧身裤。

为了契合德詹尼斯的极简美学,这些衣服都用的是像薄荷绿、灰色和蓝色这样的颜色。Gap 找了一些 7 到 12 岁的非专业模特来展示它们——这些女孩大都叫阿列克谢、瑞兹、瑞安、贝拉翠斯、托瑞、亚细亚——主要是看中她们的技能,比如滑雪、打鼓以及制造机器手。

“我们想展示这些做着不同寻常的事的女孩,以鼓励所有的女孩(还有男孩)做自己、听从自己的兴趣热情,并为自己的不同而感到自豪,”Gap 负责营销的副总裁格蕾丝·王(Grace Wong)在邮件中写到。“这个产品线鼓励女孩做自己;要强壮、自信;要有趣、漂亮;要搞怪、奇妙;穿粉色、蓝色或绿色;穿牛仔裤、裙子或者任何介乎两者之间的东西。” 

Gap 和艾伦·德詹尼斯新创立的生活方式品牌 ED 合作的一件衬衫。

这种新的赞同方式已经不只表现在自家衣柜里了。八月初,Target 宣称它们将取消玩具、家具和娱乐部门里的性别标识。紫色的易烘烤烤箱将不再是女孩的专属,而乐高星战系列的死星也从男孩区里解放了出来。

Target 的一则公司新闻里说:“在玩具区,我们也将移除性别的指示,包括不再把粉色、蓝色、黄色或绿色的纸贴在货架背后的墙上。”新闻一出,就吸引了超过 3000 条评论,其中包括一些愤怒的留言,比如“我再也不会在 Target 买东西了!!”,但更多的,是支持的声音。

有人留言说:“也许如果女孩觉得自己玩玩具卡车和乐高会被接纳,那我们就会在 STEM 领域看到更多的女性身影,”STEM 指 Science(科学)、Technology(技术)、Engineering(工程)以及 Mathematics(数学),“同样地,如果人们接受男孩玩娃娃,那我们就会看到更多的男性在育儿上担当更活跃的角色。”

这场论战其实早就赢了,在 1972 年的专辑《轻松做自己》(Free to Be You and Me)里,威廉就在唱他想要个娃娃。从那时起,“娘娘腔(sissy)”这个以前指代有女性气质的男孩的词就开始从美国文化中衰落。

美国帕克里奇的艾伯特·惠特曼图书公司(Albert Whitman & Company)的高级编辑温蒂·麦克卢尔(Wendy McClure)说,现在的儿童文学比威廉要大胆多了(比如在青春期服用一些医生开的抑制性激素的药物,变成[真的可以有个自己的娃娃的]威廉米娜。尽管这引起了一些争议,但让孩子有更多的时间来弄清楚自己的性别认同)。

“如果现在你读到一个性别不适者的故事,那主人公更可能是男孩,而不是女孩,”麦克卢尔在提到她编辑的一本叫《雅各布的新裙子》(Jacob’s New Dress)的书时说道。

这一切皆有可能,随着拥抱新的中性盥洗室以及对霸凌的零容忍,我们可能会再次感受到假小子的回潮。

50 岁的电影导演及演员林恩·谢尔顿(Lynn Shelton)回忆她在《拯救奥菲莉亚》(Reviving Ophelia)的黄金时代时说:“全都是关于穿薄了的裤子和 T 恤。我 9 岁、10 岁时曾比班里的男孩儿都要高,可有劲儿了,能够在操场上一手抓五个男孩,还拖着他们跑得飞快。”

穿过树林,摒弃浮华、拨开迷思,假小子曾经被誉为原始女权主义。

“假小子是那种蔑视女孩和女性身上不成文规定的女孩,她们在面对强大的性别规范时表现出的自我无意识,已经到了一种不自然的水平。她们勇敢、自由地接受挑战,到其他女孩儿不会去的地方冒险。”2009 年出版的《好女孩的诅咒:用鼓励和自信培养女孩》(The Curse of the Good Girl: RaisingAuthentic Girls with Courage and Confidence)的作者蕾切尔·西蒙斯(Rachel Simmons)说。

但 2014 年出版的《重新定义少女:家长怎么从孩子出生到青春期抗击女孩的刻板印象》(Redefining Girly: How Parents Can Fight theStereotyping and Sexualizing of Girlhood, from Birth to Tween)的作者梅丽莎·阿特金斯·沃迪(Melissa Atkins Wardy)认为,“假小子这个词没有一点儿建设性。因为如果女孩很勇敢、矫健或者强壮,那么她们就是假小子。而与之相对的一切行为都是女性化的。”

“这是我们故步自封并教导孩子演绎性别角色的方式。你的性别认同不应该决定你该成为怎样的人,或者你被教导要成为怎样的人,”她说。新罕布什尔大学的《无偏见语言指南》(Bias-Free Language Guide)(2013年出版,在网上被广泛嘲笑)里,“假小子”和“女孩子气”一同被降级到“有问题/过时”的序列里。取而代之的是像“性别不适的孩子”(children who are gender nonconforming)或者“性别多元的孩子”(children who are gender variant)。

千万别告诉时尚界这一季“假小子”这个词已经像瘪了的足球一样过气了,因为他们一直用这个经典的概念来称述那些穿着条纹衬衫、外套、乐福鞋和牛津纺衬衫的女性,一种林恩·谢尔顿在年轻的时候十分着迷的精简版安妮·霍尔造型。

纽约巴尼百货最近的一封打折邮件里称,Rag & Bone 系列是“以假小子的态度展现女性的魅力特征。”而英国运动服品牌 Sweaty Betty 发出的邮件里则隐晦地说,“假小子会贪求她所创造的东西——这个造型谁也不像。”

男性化的女装已经流行了几十年(从 1940 年代的宽肩膀到 1950 年代的沙漏身形)。“这个趋势还在上升,现在开始流行的男朋友牛仔裤以及皮革机车外套,”《假小子风格》(Tomboy Style)的作者利兹·加勒特·梅特勒(Lizzie Garrett Mettler)说。她这本书里收录了她近五年的博文。

即使梅特勒押上自己的个人名誉,但她也还是认为假小子是个“不完美的词”。她说:“(这个词)极度阳刚,是一个针对孩子的词。”

图书编辑麦克卢尔已经准备好彻底处理掉这个词了。“也许假小子这个词已经被大众接受,用来描述那些想穿工装裤或爬树的女孩,既然这些行为都已经被接受是一个正常女孩的行为,那这个词就没有存在的意义了。”

  

翻译 is译社 蓝山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被玩具毁掉的中国孩子
“娘”或“不娘”,这是一个社会学问题
“假小子”、“粉红男孩”如何自洽于这个世界?
怀孕时自己能发觉是男孩女孩吗?为什么?
是先天还是后天:男女差异究竟在什么时候决定
奇想国童书《威廉的洋娃娃》导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