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嘿,早餐

2016-10-28 08:01 | 豆瓣:林大芬

汪曾祺《胡同文化》中有一段话让我印象特别深刻,"北京人易于满足,他们对生活的物质要求不高。有窝头,就知足了。大腌萝卜,就不错。小酱萝卜,那还有什么说的。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这个“嘿”字,落在句尾,语调上扬,生动泼脱得让人雀跃,尾音绕梁,使我每次想起都会觉得情绪跳脱饱满得想要起身张口“嘿”一句,所以语调词用得恰到好处真是一种难得的艺术,譬如《蜀道难》之“噫吁巇,危呼高哉!”,振臂一呼,气势立显。

其实是突然想要聊聊早餐,扯到这些似乎就有点远了。人说三餐之中早餐最为重要,可惜人们对待早餐的态度却并不太隆重,譬如请客吃饭,要么午餐,及至晚餐,甚少有人一起约个早餐,于是乎早餐就变得有那么一点随意,这跟国人的面子观念有关,要拿出去的,总得要慎重一些,需得经过挑选,倘若只有自己,便更容易将就。

祖上并非川渝人,所以饮食习惯多少保留了些以前的影子,依稀记得小时候不太有早餐这个概念,因为与其余二餐并无不同,米饭、佐菜,一样不少,齐齐整整地摆上桌,家里有个习惯,无论多晚,必须吃完早饭方可出门,于是那些贪睡起晚了的早晨,不得不哭丧着脸吃完一碗米饭然后匆忙奔向学校,接受迟到带来的惩罚和羞辱感。

上高中之后突然发现其实早餐是完全独立于其余两餐的存在,荣昌中学的食堂不大,但我现在仍然记得最常吃的几样早餐,南瓜饼焦黄软糯,烧麦咸腻粘牙,麻圆浑圆饱满,锅饺是做成船样的酱肉包底部油煎,浸润油亮,这几样早点似乎供应量有限,倘若起晚,便只能吃上别人买剩的白馒头。摸透这个规律之后,同寝室的同学就轮流早起,买好大家的早饭,再回寝室洗漱。最妙的是食堂的面条和米线,需端上自己的饭盒,刷卡之后将饭盒递给打调料的阿姨,等挑面的师傅将面或者米线装进打好调料的饭盒,再自己端走。人多的时候秩序难免混乱,大家的饭盒总有相像的地方,所以会有端错饭盒的时候,我记得在自己的饭盒上绑过一根小绳儿,后来不知被谁端走,于是不得不端回最后剩下的那个饭盒,半年后原来绑小绳儿的饭盒兜兜转转又在打面的窗口回到了我手中。故事很校园,可是面条是真好吃,红亮亮的辣椒油包裹着滑溜溜的面条,又香又烫,吃完再精神饱满地去教室,感觉整个灰暗忙碌的高中生活都热辣活泼起来。米线是清汤,简单的番茄、豆芽熬成的汤,不知为什么喝起来鲜美异常。有时候也会托走校的同学从校外带早餐,猪油泡粑松软油滑,银丝卷香软细腻,糍粑块酥麻香脆,点亮了那些无精打采的早晨。

大学时候时间变得充裕了些,人也毫无道理地变得懒惰起来,没课的早上往往失去了去吃个早饭的勇气,因为需要起床,洗漱然后穿过一个广场去买早饭,光是想想都觉得挺累,所以宁可虐待自己的胃,在床上多趟几个小时,或者备点饼干面包之类的干粮对付过去。不过食堂的春卷、鸡蛋饼、牛肉饼、酸菜饼倒是很合口味,面条味道就显得平常了一些,胜在价格公道。

工作之后好像对待早餐更粗糙了些,尤其是冬天,睡眠时间显得格外宝贵,所以早餐的时间就这样被挤压分割给了赖床,再在匆匆上班的路上随便买点什么边走边吃对付过去,甚至有好多顶着空空肚子上班的上午,感觉胃就是在这样一天天的轻视下开始有点抗议。重庆的路边早点摊大多摆在公交车站、轻轨车站旁,方便赶时间的上班族,品种也算丰富,绵软的油条配上煮好的豆浆,热气腾腾的包子馒头,酱色的茶叶蛋,香腻的油茶,密封好的粥或者银耳汤……贡献了大半个山城一上午的能量。

近来对早餐的认识有了些变化,也更愿意腾出时间来花在早餐上,晨起跑步过后,有时会顺便在路边买点油条、馒头、糯米团回来,然后坐在桌边慢慢吃完再去上班,上次试了试将冷馒头切片微煎,表面微焦,松脆绵软,口感极佳,内心很有成就感。或许年龄大了,对早餐更多了些尊重和耐心,也渐渐悟透了些浅显的道理,生活不就是这样么,简单但值得花心思,人最应该学会的,其实是尊重和善待自己。

查看原文  ? 版权属于作者  商业转载联系作者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实用小技巧】如何切出薄如蝉翼的肉片——农家小炒肉
有一种炫富,叫常州宁的早餐~
早餐
冬天到了,不想起床做早饭,教你用馒头做早餐,好吃便宜又实惠
谈谈小时候的早饭,你小时候吃什么?
早饭还在买包子吃?用家里最常见食材做个精致早餐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