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像看“奔跑的鸡”那样看世界名画





网友们看到这个都笑喷了。而这位发帖人男友的回复也令人捧腹:你看那些照片,不觉得特放飞自己吗?

不过呢,我非常喜欢这个朋友的回答,因为我觉得这不经意的一句话,其实说明他有走进画里的能力,看到图就能想到场景。而这个能力是很多人缺乏的。正因为缺乏,所以看到很多绘画作品就会视而不见,不知道怎样欣赏一幅画。

大多数人的潜意识中,欣赏画作某种程度上和知道画作者的生平、了解绘画流派等划上了等号。于是艺术赏析变成了一种美术知识花样秀。我们看一幅画难道非得要知道它是什么流派,作者是什么人吗?其实未必。一旦抛弃这种追求画作知识的欣赏角度,而是设法走进一幅画,画的力量反而会以一种更直接的方式冲我们而来。

怎样才能走进画中?很简单,需要一点点很小的视觉训练。我们有很多关于绘画知识的书,但是关于视觉训练的书却少得可怜。而实际上只要稍加点拨,一个人很快就会发现,走进一幅画并不难。

《画的力量》这本书讲的方法就很好:

下面这一幅作品,它的作者是迭戈·里维拉。名画赏析的知识派可能会讲迭戈·里维拉深受“共产主义”的影响,同情劳苦大众等等。可能有人还会搬出他对妻子的背叛,这当然是一种评判角度,但其实不能算一种欣赏角度。而美术治疗师金善贤在《画的力量》里对这幅作品的解读,则是普通人更应该借鉴的欣赏方法。


首先你看这幅画作,中心这些花是漂亮的马蹄莲,高贵、纯洁、优雅。但这些美丽的花朵下面,卖花女被压得喘不过来气。她跪在低处,让人感觉沉重。这不难让人想到那句话:别人有多风光,但你看得到他背后的付出吗?

你再仔细看这两只脚好像不是她的,那是谁的呢?这时候我们会发现花篮上还有两只手,画儿最上面有一个帽子或者头。也就是说有一个人在后面帮助她扶着花篮。尽管一切看起来华丽漂亮的事物中都隐藏着劳动的辛苦,但好在这样的生活还是有人扶持,那情况似乎也没有那么糟糕,对吧?

你发现没有,提示到这个地步,原来可能你看都不会看,或者看了觉得也就那么回事的画儿,似乎突然有了意义。这就对了,在美术治疗的领域,欣赏一幅画的核心技巧就是这种视觉训练,教你关注细节,学会代入自己的感情,通过这样的观察,你就能发现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美。

我们再来看下面这幅画,这是米开朗基罗·梅里西·达·卡拉瓦乔的作品《老千》,这个人是天才画家,巴洛克绘画之父。好了,我们看这幅画的时候,一般人视线肯定是先被脸吸引,然后目光扫一遍,完了。没准还会问你一句:这有啥看头?


我们还是用上面提到的那个办法,注意一下细节。这三张脸的神态是不一样的,左边这位少年很淡定,中间这位很鸡贼,右边这位很滑头。左边这个少年浑然不觉中间的人在偷看他的牌,还用手势告诉了右边这位,而右边这位则是一只手偷偷地在背后换牌。

画的名字是《老千》,我们一看也知道这是赌博。细节我们看了一部分了,我们现在继续看。一般情况下,视线肯定是被左边这个白净少年吸引。我们不去研究知识,就单纯看这个,把它当一个照片看,我们就能感觉到这个赌博和那种赌场乌烟瘴气的赌博是不同的。这两个小孩子的穿着和神态首先是给人一种不一样的气氛——大家都陷得不深。其次,左边这个白净少年泰然自若的深情,让这样的一个危险的赌博活动,变成了一个简单的“游戏”的感觉。

到这里有人可能会问,我看了这幅画能怎么样呢?别着急!按照我们刚才说的,现在该第二步了,最主要的细节都注意到了,接下来我们要代入一下了。你选左边,还是中间,还是右边?如果你做一个测试,问问周围的人,要角色替换的话,他们愿意当哪个画中人,我想肯定会有不一样的选择。

这样的尝试使你和画中人发生了联系,你开始尝试着走进画家笔下的世界(而不是视而不见),这个过程才叫做欣赏作品。所以,当你看一幅画的时候,你看完细节,注意到画面的表现内容后,就可以带入这种情境中,去想画作者的想法,他为什么要画这个,他要表现什么?等等等等。你通过这些思考出来的东西就会对自己产生美的熏陶和各种暗示。

还是那句话,不是所有的欣赏都要我们掌握背景知识。以美术治疗舒缓压力为目的的欣赏可以不注重这些,近几年大热的小顾聊绘画系列就重知识,但是这本由美术治疗师金善贤创作的《画的力量》更重感觉,它是一种视觉训练,作者在引导你精细化自己的知觉和感受力。一旦你掌握了这样简单的技巧,那么通过赏画就能起到观察自我的作用,能够缓解自己的心理压力,调节心态。

当然,有一定的知识加上这种看画的技巧,是会锦上添花的,我们还是举书中的一个例子。

下面这幅画对于喜欢美术的人来说应该不陌生。这是文森特·梵高的作品。这幅画应该怎么看呢?首先,还是看细节,你看到这个邮差后面的背景墙了没有?如果你自己画过画,禅绕画或者其他画,你就会明白,背景这些花花画起来是很费时的。那么要传达作品现在呈现出来的感觉,画家要花很多时间。这个投入行为本身就蕴藏着一种爱在里面,说明这个事儿重要。


那这个时候,问题就来了,梵高这是画的谁啊?是一个普通的邮差吗?如果对画家了解,知道相关知识,我们就知道梵高画的这是他的朋友约瑟夫·鲁林。在法国阿尔时期,约瑟夫·鲁林是梵高的莫逆之交。梵高这个人性格与社会不相容,所以他朋友很少。但是即便在阿尔民众想要把梵高关押在精神病院的时候,约瑟夫·鲁林还是守在梵高身边。他用自己宽厚的品性理解着梵高的敏感。

那么当你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看着这幅画中弯弯曲曲的花纹,联想到梵高作画要画很久,这里面一定倾注了一些感情,你难道不会感到一丝鼓舞吗?当我们陷入困境时,想到这样一生遭受厄运、极度痛苦、十分孤独的画家的身边,还有这样一个朋友的存在,这给我们的内心也是一种抚慰吧。

上面这三个例子都是《画的力量》这本书里的,美术治疗师金善贤教给我们另一种赏画的方法。她能让我们在消沉低落时,从画里面感受到力量!但是如果你太粗心,不去放开自己的感知能力,你看到的就是一副看不懂的画,再加上有很多画“不好看”,这样,你就会视而不见,错过很多。

这是我喜欢这本《画的力量》的原因,虽然跟讲究知识流派的那种赏析比起来,这样看似乎有点野路子,但是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通过这种视觉训练,会让你在看到美术作品时,可以与自己产生深刻的交流。

欧美有一些心理学治疗方式,本身就是借绘画、舞蹈、音乐等艺术形式来进行的。画作为一种情绪的舒缓载体,普通人去欣赏它,其实更重要的东西恰恰不是绘画的知识,而正是这种感性化的东西。它使我们可以经由视觉反馈而进入到画家所营造的那个场景之中,通过场景所包含的感性化的信息,从而使得我们能够获得某种启示或者共鸣,舒缓压力,给生活带来希望。

总之,就是教你一种走进画里的技巧,你可以在名画中遇见自己,也可以看到表情包感受到更多快乐,就是这样。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女神请我一起看画展,我要怎么样才能谈笑风生| M周刊
3000名小学生模仿名画刷爆朋友圈,围巾宠物齐上阵,网友直呼搞笑
你认为怎样才是一张好画?
中国名家名画之九——黄均工笔人物画
快速提高美术修养的100幅世界名画献给你(下)
世界上最负盛名的画作,应该有这10幅中国画!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