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被误解,是人与人之间的宿命
发表于2018-06-13 21:50:26
文:杨思远
来源:拉姐(ID:byjzlajie)



朋友老七找到我,诉说近日心中的郁结之苦。


她说,部门直属上司误会自己跨级沟通打小报告,于是乎整个部门都在孤立她。


她说自己也试图和直属上司解释了,但是人家就是不信,还是继续孤立她,这让她很难受,她问我怎么办。


其实,像老七这样被误解,无论是生活中,还是职场上,无时无刻不存在。


世界上没有两片相同的叶子,也没有两个完全相同的人。


所以,当你开口表达的时候,别人就会对你的语言进行加工处理,而在这个处理的过程中,误解必然会产生。


从这个角度而言,可以绝对化地说:被误解,是人与人之间的宿命。


-01-

误解的发生


也许你会好奇:误解,是怎么发生的呢?


心理学上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也就是说,当别人误解的你的时候,对方一定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这些需要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投射的需要


投射,是个很好玩的游戏,它就好像一个人照镜子,也就是说,自己是什么样的人,对方就会在他投射的过程中,变成与之匹配的人。


比方说,一个具有拯救者情结的人,在面对其他人的时候,很容易把对方解读为一个弱者。


他会无意识屏蔽掉很多客观存在的信息,只是选择性地看到对方脆弱的部分,或者,无意识地把对方所有的信息都解读为弱者的表达。


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满足他内在拯救者的情结,才能体验到有人臣服于自己的快感。


问题来了,如果投射是照镜子,作为拯救者,为什么看见的不是拯救者,而是弱者?


这就需要我们穿越拯救者披着的铠甲,走进他的内心去看看。


每个拯救者,实际上心里都有一寸不曾向外界展示的脆弱良田,同样渴望被人滋养。


但是囿于习惯了扮演拯救者的角色,他们无法表达自己的脆弱,所以,只能通过拯救别人的脆弱,来满足拯救自己的渴望。


通过投射的游戏,误解就这样产生了,哪怕你本身是大英雄蜘蛛侠,在拯救者面前,也可能只是一只弱不禁风的蜘蛛。


2.攻击的需要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错综复杂的,不是“你给我一个苹果,我还你一个梨”这么简单


很可能是你还了他一个梨,他非常不满意,心想着:“我明明希望你还给我的是香蕉,给我这个破梨干什么!”


于是,这个关系就产生了不平衡想要香蕉却要不到的那一方,内心就会滋生不满,不满就会攻击。


那么,怎么实施攻击呢?


把对方解读得很坏,就能释放心中的怨气,就能释放自己的攻击了。


你是一个心生悲悯的人,他就会说:你看,又假扮好人;


你是一个颇易感动的人,他就会说:你看,弱鸡一个,又哭了;


你是一个公私分明的人,他就会说:演什么道德圣人啊;


……


总之,你所有的表现,在他那里都可以变成不好的解读,以此满足他需要攻击你的欲望。


误解,就这样,在他的攻击和你的被攻击中,产生了。


如果你看不到这背后的心理逻辑,你可能也会很委屈:我明明给了他梨子啊,他为什么还这样啊!


但如果你知道他是要香蕉,你也许就不会那么委屈了,你可以选择给他一个香蕉,或者告诉他,对不起,我没有香蕉可以给你。


3.自恋的需要


还有一种误解最难搞,就是满足某个人自恋的需要。


之所以说这种误解最难搞,是因为这种误解通常都会披上理性分析的外衣,也就是说,误解的那一方通常都把原因分析得头头是道,甚至他还可以做个什么SWOT分析表之类的,推演出自己的结论,看上去毫无破绽,观众们都非常信服,唯独你,知道他在误解你。


这时候,你肯定有种百口莫辩的苦衷,只能被气得翻白眼,或者被气得爆粗口:胡言乱语,简直放屁。



最经典的画面,当属电影《霸王别姬》的那一幕:


程蝶衣被广大人民群众拉倒街道上批斗的时候,眼望着自己深爱之人段小楼也加入批斗自己的大军,他平静、无语。好一幅绝望的图画。


当然,此处的段小楼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自恋的需要,而是为了自保。


但是广大的批斗群众们,实际上都是在满足自己自恋的需要,就是想通过“你是错的”,来证明“我是对的”、“我是好的”。


自恋的人是不会承认自己有问题、有错误的,所以,自然也不会倾听你的解释,相信你的陈述。


对于这种误解,三十六计,躲为上策。


-02-

解释,还是不解释


面对误解,人们通常有两种做法:


1.去表达,去解释


就像上面的老七,她的做法就是面对直接上司的误解,选择用写邮件的方式去和上次解释这其中的误会。


奈何,上司嘴上说“没什么”,行为上却继续孤立她,这种无声的攻击,让老七感到更加难受。


表达和解释,对于消除误解无效,通常是以下两个原因:


其一,你不是在表达事实,而是在表达情绪。


比方说,如果老七在邮件中这样说:领导,我没有越级沟通打小报告,你凭什么污蔑我!你凭什么孤立我!


——这种叫做表达情绪,是在倾泻自己的愤怒,对方从你的表达中看不到真相,只看见情绪,所以自然也不会消除误解。


表达事实应该怎么样说呢?


应该这样说:领导,我知道我们之间最近可能有些误会,你大概以为我越级沟通了,但是我真的很诚恳地向你说一下,我没有这样做。如果有哪些细节让你误会了,我可以一一向你解释,希望我们的误会早点消除。


——通过这样的表达,别人看不见情绪,看见的是你诚恳的态度和有可能的一种真相,这才能达到消除误解的沟通目的。


其二、对方根本不在意真相,只在乎自恋


如果遇到这样的沟通对象,你这么解释都没用,消除误解机会是不可能的,所以也就别费力气了。


2.保持沉默不解释


面对误解,还有人会选择保持沉默不解释,之所以不解释,可能也有两个原因:


其一,不敢表达


有些人可能由于小时候的成长环境充满冲突,因此把这种冲突内化了,长大之后就变得很害怕冲突


当他们面对别人的误解的时候,通常都不敢表达自己真实的想法,而是选择用沉默的方式来压抑自己,以此来避免冲突的场景。


时间久了,这些误解就会向刀子一样,插进这些不表达者的内心,促使各种心理疾病的发生,比如抑郁症、焦虑症等等。


其二,不想表达


当然,也有人面对误解不想表达,通常来说,这种人的内心比较强大,误解伤不到他;又或者内心比较睿智,能够明白,消除误解最好的办法就是交给时间。


一个人究竟是个什么样的人,在时间面前,是藏不住的。


-03-

如何不被误解所伤


最后,我想说说,怎么样不被误解所伤。


"1528年阴历十一月二十八日夜,王阳明从一个美的出奇的梦中醒来,他让人帮他更换了衣冠,倚着一个侍从坐正了,就那样坐了一夜。


第二天凌晨,他叫人把弟子周积叫进来。周积匆忙地跑了进来,王阳明已倒了下去,很久才睁开眼,看向周积说:“我走了。”


周积无声的落泪,问:“老师有何遗言?”


船里静的只有王阳明咝咝的呼吸声,然后用他人生中最后的一点力气向周积笑了一下,说:“此心光明,亦复何言。


讲这个故事,是想告诉大家,想要不被误解所伤,就要做到“此心光明”。


也就是说,无论对方是因为想攻击,还是因为需要自恋来误解我们,我们都不需要把对方放在敌对的位置上,而是要通过这些误解,看到对方身上的局限,然后去理解他的局限,抱持他的局限。


当你能够用这样的光明的胸襟去容纳这些误解的时候,它就没有办法伤害到你了。


作家白落梅给张爱玲写了本传记,那本书写得很矫情,我不太喜欢,但是它的书名取得甚好:因为懂得,所以慈悲。


面对误解,愿你修得慈悲之心,光明之心。


作者简介:拉姐,让爱成为生命的根基;来自微信公众号:拉姐(ID:byjzlajie)

责任编辑:Spencer  杨小肥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误解
如何搞好人际关系--快乐过马路
人与人之间少一点误解,多一点理解,
人与人之间最好的相处模式:保持界限感
不要怕得罪别人,更不要怕拒绝别人
在人际交往中怎么停止逃避冲突?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