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APP
userphoto
未登录

开通VIP,畅享免费电子书等14项超值服

开通VIP
你的餐厅有“场景力”吗?

八路 · 2020-02-17 10:15 来源:味觉大师

随着90后、00后逐步成为餐饮消费主体、消费升级意识的觉醒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大规模入侵,餐饮消费已经进入“场景时代”,消费者对菜品价格的敏感度逐渐降低,而对价值的敏感度提高了,并且对消费体验要求越来越高。

当消费变成一种表达的时候,餐饮的文化意义高于经济意义,人们越来越愿意为特定场景的解决方案付费。许多餐厅着手于出品的差异化或爆品的打造,而对于场景体验带来的软价值的发掘还远远不够,懂得年轻人的大品牌,也在不断创新场景设计。

最基层的功能场景化需求,基于消费者不同的消费场景诉求,比如咖啡品类中,有商务诉求的消费者会选择星巴克、COSTA,有休闲诉求的消费者会选择漫咖啡、咖啡陪你,而方所这类品牌则满足了消费者文化思想的需求,场景为产品提供了可能,产品也成为了场景需求的解决方案。

除了消费群体在改变之外,复杂的产品线让很多餐厅成本上升,经营程度越来越大,所以市场越来越细分,出品越来越精细化。不论是从原材料、环境、服务还是创新,都有了很大提升,在大前提下类似的情况下,同品类餐厅运营效果相差很大。出品不单单是从口味上有优势,在认知、视觉、感染力上也有着及其强大的能量。

而差别在于对餐厅的主题场景设计与品类属性、品牌策略与基因、目标客群需求是否相匹配。蔡澜港式点心餐厅就是很好的例子,它区别于其他类型的茶餐厅,清晰定位年轻消费客群,以生动有趣的手绘形象为核心,主场景便捷明亮,非常吸引目标客群。同时出品的配色、分量、品类、口味、摆盘都做出新颖富有设计感的创新,明档的设立也组成了视觉场景,甚至还有听觉、嗅觉共同作用,每个细节的落实,会让整个主题场景完整一分,最终完成品牌想要消费者感知的情景氛围,全方位突出“场景力”。

体验场景的过程通过设置一些固定的套路、品牌特定的玩法,变成顾客的一个生活印记。比如星巴克推出太妃榛果拿铁,杯子从绿色转换为红色的时候,消费者就知道圣诞节快到来了,这种伴随式的场景体验,形成了品牌和顾客之间的共鸣,也是一个餐饮品牌在消费者心中最深刻的印象。

饱腹已经退居成了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更多需要的是从餐厅场景中带来一些精神慰藉,“场景力”的增强,也是餐厅软价值的增加。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举报
打开APP,阅读全文并永久保存 查看更多类似文章
猜你喜欢
类似文章
【热】打开小程序,算一算2024你的财运
销售想要快速增长,餐厅应该做什么?
跟海底捞、西贝这些大牌学营销,为啥越学越糟糕?
《中国餐饮报告2018》:消费者口味从“吃调料”转向“吃原料”
平均每天553家餐厅关门,为何这些品牌能逆势发展?
网红流量只是入口,“情绪价值”才是餐饮业的未来!
「经营理念」餐饮人如何玩转场景消费?
更多类似文章 >>
生活服务
热点新闻
分享 收藏 导长图 关注 下载文章
绑定账号成功
后续可登录账号畅享VIP特权!
如果VIP功能使用有故障,
可点击这里联系客服!

联系客服